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来稿照登 -> 正文

[张再兴]微渐至于不逆——释《震》(一)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9-26     点击次数:

内容提要:

雷霆之怒,声闻于天。这就是帝辛二十二年冬,大蒐于渭的战事描绘。《震》篇以商纣王气势汹汹的征伐开始,最后索索而归的故事,告诫姬周核心,以商纣之强,尚不能以武力遂志,我们就更不要妄图依赖武力获取戡商的胜利了。这是篇中之义。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呢?这就是“以杞包瓜”的戡商政策,微渐至于不逆。拿基辛格的语言来说,就是“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地点、与有限的敌人、进行有限的战争、获取有限的胜利。积这些有限的胜利而成绝对的胜利”。这是《震》篇大义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对立而统一!

 

主题词:

震 大蒐于渭 震虩虩(赫赫)→震来厉→震苏苏→震坠泥→震索索→合婚→斡旋 以杞包瓜 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地点、有限的敌人、有限的战争、有限的胜利 积分 微渐 不逆

 

1 · 0 《震》篇的历史背景

 

《周易》是文王所作,作于羑里,在商纣王“大蒐于渭”之后。古今没有任何一位《周易》注家认为在大蒐之前。

大蒐前后的商周关系,构成《周易·震》的历史背景。不妨将这些历史资料罗列如下,使我们在理解《周易·震》篇大义时,不至将其从历史环境中游离出来,人为地当成高尚神圣的哲学命题来研究。这些资料以 1 )~ 20 )一一罗列之。

姬周从古公亶父在岐山立脚开始,对殷商的依附是迫切的、诚恳的。正是投靠了殷商,才得以立国。殷商也依靠姬周的力量,作为他在西北边境的屏障。两者是卓有成效的合作与同盟关系。

据《竹书纪年·武乙》所载:

1 )三年,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按:武乙给姬周以立命之地);

2 )二十四年,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

3 )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

4 )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瑴(珏),马十匹(谢祥荣先生按:此赐按三公之礼);

5 )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后汉书·西羌传》注引《纪年》:“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历伐西落鬼戎,俘其二十翟王”;

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文丁即位。文王生于武乙元年,武乙被雷震震死这一年,文王三十五岁。

由上记载,姬周与殷商,在整个武乙时代,都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同盟关系。

再看文丁时代。《竹书纪年·文丁》:

6 )二年,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败绩;

7 )四年,周公季历伐余无之戎,克之,命为牧师;

8 )七年,周公季历伐始呼之戎,克之;

9 )十一年,周公季历伐翳徒之戎,获其三大夫,来献捷。王嘉季历之功,锡之圭瓒、秬鬯,九命为伯,既而执诸塞库。季历困而死,《纪》曰“王杀季历”。

这一年,文王四十五岁。

由《竹书纪年》所载,姬周对殷商是忠诚的,真正地成为殷商在西部的屏障和依托,季历也十分忠臣而勇武,完成了一系列对殷商和姬周都有利的政治军事任务。但文丁错误地囚杀了季历。这一政治事件,播下了姬周决心戡商的种子。

帝乙时代:

10 )王季被囚杀以后,发生了姬周兴兵击商的军事事件。

“文丁十一年囚杀王季,十三年去世,其子帝乙即位。此时或再过一年,文王乘机兴兵击商,实有可能”。 谢祥荣 先生以陕西周原考古队 1979 年,“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发掘出岐周时期的卜用甲骨一万余片 …… 其中编号为 H11-164 的卜骨上有‘用踝( hu á i )商'(按:用字残破,尚能辨认)三字以证之”(《周易见龙》 P131 )。“用踝商”, 谢 先生解释为“击踝”,似乎偏颇。《甲金字典》认为“像人跪降献戈状”。说明姬周的确有对商动武、而后缴械投降的记录;

11 )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从《太平御览·八三》辑得:“(帝乙)二年,周人伐商”。可证明谢祥荣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在王季被文丁囚杀后,姬周确有贸然击商的军事报复行动。谢祥荣先生说这一鲁莽行为为文王所为,似可讨论。但因无其他资料,也只好让文王背过了。

但是,姬周很快地调整了对殷商的政策,与殷商的关系得到彻底的改善。确是文王所为,这时 可能 接受了姬周政权。

12 )《竹书纪年·帝乙》曰:“三年,王(商王)命南仲(姬周大将)拘昆夷,城朔方”,说明殷周已经恢复了原有的君臣与合作关系了。

13 )不久,帝乙嫁妹与文王。《诗·大雅·大明》曰:“大邦有子,俔( qi à n )天之妹。文定厥(其)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丕)显其光”。岐下人民为这一次的合婚而兴高采烈,举国欢腾。《周易·归妹》也专门论述了“归妹事件”。不过,文王并未疯狂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指出合婚并不是姬周的最终目标,终结目标是“何(荷)天之衢”。

帝乙九年,帝乙亡,帝辛(纣王)即位,时年文王 56 岁。

帝辛时代。《竹书纪年·帝辛》:

14 )“(帝辛)元年,命九侯、周侯、邘(鄂)侯”为三公。谢祥荣先生认为“是把商纣认为势力较强的几位侯伯以虚位,一有必要,便可将其集中到朝歌,作为人质,变相地监视起来”(《周易见龙》 p132 )。这一发现很重要,是后来文王囚居羑里而不被杀的政治基础之一。

15 )帝辛时代,文王坚持“发展、壮大”的既定国策,国力渐渐强盛,为帝辛所忌。为震慑诸侯,于“帝辛二十二年冬,大蒐于渭”。这一年文王七十八岁。

“所谓大蒐,即大规模的军事检阅,相当于现代的军事演习。而演习的地点是‘于渭'。笺曰:‘此言大蒐于渭者,随渭水所经之地而蒐之,不止一处也'。而于渭水流域,正是岐周疆土之所在。所以这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实际上是在岐周疆域展开。商纣的目的,显然是直接威胁他心中的劲敌 …… 演习的时间是二十二年冬季开始。二十三年,他便囚西伯与羑里。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是在大蒐的过程中便把周侯昌囚禁了起来”(《周易见龙》 P133 巴蜀书社)。

蒐,《说文》曰,人血所生之草。“大蒐于渭”,不是一般的军事演习,实际就是流血的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是轰轰烈烈的,如雷霆闪电,威势赫赫。所以用震——雷霆来描述其气势与规模。

16 )“(帝辛)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

这一年文王七十九岁。说是囚禁,或可以说是西伯自己将“办公桌”搬到了商纣的“国宾馆”里去的吧。这样,姬周可以以实际行动显示对商纣的忠诚。既然是“国宾”、“三公”,所以才能在“宾馆”混六年而不被杀。直到闳夭之徒以“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史记·周本纪》)将文王换出来为止。当然,这种“国宾”就是人质而已。

这种可能是存在的。文王主政姬周后,并没有对殷商发动过武装战争。即令是帝辛二十二年的大蒐,姬周也没有正面对抗,当然存在自我囚禁示诚的政治基础。至于后世,如刘邦之赴鸿门宴,毛泽东之于重庆,就多不胜举了。一个国家、民族的领袖,他的生命当依据国家、民族的需要而存在。文王爱生命,更爱姬周,他有这样的勇气与智慧。

17 )《史记·周本纪》:“(西伯)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18 )“(帝辛)二十九年,释西伯,诸侯逆(迎)西伯,归于程”;

19 )“(帝辛)三十年春三月,西伯率诸侯入贡”;《左传·襄公四年传》:“文王率商之叛国以事纣”;

20 )“(帝辛)三十三年,王锡命西伯,得专征伐”。

1 )~ 20 )记录了姬周与殷商两三代人的合作、同盟关系,以及各种矛盾过节;同时也记录了文王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过节的。从羑里释放回国后,这种合作、同盟关系(哪怕是表面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直到“得专征伐”。

有人说,商纣王不杀周文王、反而给予“得专征伐”之权,是商纣王同楚霸王一样,“富于妇人之仁”,《史记》就有这样的倾向。在重要的“失误”环节,两者有相同的语言描绘与调侃。如说纣王曰:“此一物足可释西伯,况其多乎!”其实,政治永远是形势博弈的结果,不是戏剧。

由文王对殷商的、一贯的政治原则可以看出:文王在处理大蒐事件的政策取向是: 服软、示诚、内敛。具体做法就是纳贡、合婚、自囚。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商纣)。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辤)方国(安宁边界)”(《诗·大雅·大明》)。目的就是求得发展壮大所需的时间。

 

这一段历史,表明商周之间既合作又矛盾的国际关系;既剑拔弩张又没有撕破脸的暧昧关系。正是这种混沌迷茫的状态,才掩盖了文王按“以杞包瓜”战略最终枯死殷商的大政方针。

 

2 · 0 《震》篇翻译

 

2 · 1 释字

2 · 1 · 1 释虩

虩( x ì ),《说文解字》:“‘履虎尾,虩虩',恐惧”。就是踩着老虎尾巴,虩虩而惧。但是,现代文字学家不完全同意。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叔夷钟跋》( P74 ):“‘虩虩成唐,有严在帝所。'按成唐即成汤,王静安已言之也 …… 虩虩即赫赫也。此文言云虩虩成汤,犹《诗·小雅·出车》篇之言赫赫南仲、《节南山》篇之赫赫师尹、《鲁颂·閟宫》之言赫赫姜嫄也”;“《易》文以‘笑言哑哑'与‘震来虩虩'为对文,哑哑状笑言之容,则虩虩亦状震来之容也。”

康殷《古文字学新论》( P190 ):“虩(去虎)似有日光四射之意,加虎为附声。周金文中‘虩虩成唐,处禹之堵(土)',愚以为即‘赫赫成汤,处禹之堵(土)'。虩虩盖即赫赫的本字,后世以赫字代之。”

《说文》解释为恐惧,在今人看来,已非常权威。因为《震·彖》就将虩虩解释为恐惧的。《说文》再次强调,你看有多权威。

在我们看来,《彖传》为了宣传他们的政治哲学、治国方略,不息曲解卦辞,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也并不是虩虩就没有恐惧之义。应当说, 赫赫,是寇人者炫耀于人的威势;虩虩,是受寇者内心的反应, 二者兼而有之。

 

2 · 1 · 2 释鬯、匕、不丧匕鬯

鬯,《甲金字典》:“甲金文象盛鬯酒之形”。显然,《甲金字典》的解释,很不令人信服。康殷《文字源流浅说》( P511 ):“疑象用滤酒器——筛属以滤酒状。用以示这用秬酿制、并经过滤的酒。彝铭有‘秬鬯',《说文》讹作鬯 …… (鬯之下部)从 U (注:甲金文式样,无法写出,以 U 代之)。 U ,器也”。根据鬯字的甲骨文金文,康殷的解释比较合理。这就是,鬯象以筛形的器具滤酒,这是古老酿酒工艺的精制程序。于是,将这种以秬酿造、并经过精滤的酒叫鬯酒,简称鬯。而鬯字下的匕字,则是酒罈子的讹变。

这样一来,我们有理由将“不丧匕鬯”的匕,理解为盛酒器,乃鬯的同义重复。如若不如此理解,那么这个“匕”字,到底是匕首的匕字?表示女性的妣字?抑或汤匙的匙字?都与文意不协。

作为精滤酒的鬯,是祭祀必不可少的物品。“不丧匕鬯”,显然就是没有掀翻姬周的宗庙和祭祀用的鬯酒的意思。就是国家并不因大蒐而灭亡。

 

2 · 2 《震》之卦辞、爻辞翻译

 

【原文】《震》: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译文】《震》:雷霆之威,给人警示。哲人曰,“坏事变好事”。

大军征伐,势如破竹。我有戒备,其奈我何。国家无恙,祭典如常。

 

震,就是雷霆。但这里是军事威势的状词,不是自然属性的雷。自然雷击中祭祀品的机率基本为零,只有军事行动才能掀翻祭祀。况乎《震·上六》的“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都是战事、人事描绘,所以震就是军事行动的代名词。《周易》作于羑里,于帝辛二十二年大蒐之后,显然这里的震,就是这次大蒐的代词。

震,亨,因震而亨。雷霆之威,给人警示,得到教益,所以亨通。得到什么教益呢?卦辞没有说明。以当时的历史环境揣度,大约应该是: a )国家还不强盛,还要努力发展; b )不可无武,防止战争之强加于我; c )不要依靠武力戡商。总之,震是国际形势,亨通是因震而得的教益。

哑哑,拟声词。哑哑而笑之声。“笑言哑哑”有坦然面对大蒐的无畏气慨,亦有对大蒐的蔑视,没有丧失国家的欣然。显然,“亨通”与“笑言哑哑”具有不同的内容。按现代文章组织法,应在这里分段。

百里,张善文《周易译注》:“百里,喻地域之广,兼指古代诸侯以‘百里'为封地。荀悦《汉纪·哀帝纪论》:‘古者诸侯之国,百里而已,故《易》曰震惊百里,以象诸侯之国也'”。可见,震惊百里,为军事气势描绘;所震者,诸侯。

译文中,为什么要增加“我有戒备,其奈我何”字句呢?《震·六二》爻辞:“跻于九陵”,就是有准备而躲藏的意思,这里将其移到卦辞里来了。

 

【原文】初九,震来虩虩,後笑言哑哑。吉。

【译文】初九,战争之来,势如雷霆,使人簌簌。我有戒备,其奈我何?吉祥无咎。

虩虩,寇人者的赫赫威势,同时也是被寇者的簌簌恐惧。

后,今本《周易》是先后的後,不是王侯之“后”。文章逻辑是,先有赫赫威势,後有哑哑笑言。

 

【原文】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译文】六二,寇来汹汹,其奈我何?不有大灾,莫非蚀财。我避于九岭,敌溃于野原。溃军勿逐,久必擒获。

厉,有利害、凶猛之意。表雷霆之威势,亦有麻烦之意。

亿,揣度。《论语·先进》:“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亿就是揣度、臆测、筹划的意思。结合爻辞,是说寇之于我,不会有好大的麻烦,大概要蚀点财而已。

贝,我认为是以贝之两扇的严密合缝,由借方开出的“信用凭证”,为记忆提示式合约。交出一扇贝的一方,在秋后以物资赎买回来,完成一次特定的贡赋。在信用这种意义上,说贝是货币,也挨一点边边。不过,这一论点还是处于揣度状态,特别需要达人批判。总之,贝就是财产的代名词。丧贝就是蚀财。

跻,《说文》曰:“登也。从足,齐声。《商书》曰:‘余颠跻'”。这里的《商书》指《商书·微子》。对于颠,《说文》曰:“顶也”,解释过于偏颇、狭隘。注家解释跻,则认为是登、降同字,所以颠跻就是倒台,从山顶滚进深渊。

其实,“颠”应该是“彼”。站在树下,树的上梢就是颠;事情原本来是这样,结果弄成那样,叫颠倒;平稳的反面是颠簸;思维正常人变为疯子,叫颠(癫);颠是覆的反义等等。拿颠的现代义类比《商书·微子》,颠跻就是彼适、远遁、逃逸,甚至是跑到敌人那边去的意思。这样解释颠,与《商书·微子》的文字逻辑是和谐的,也符合微子的个人历史。所以,这里的“跻于九陵”,就是彼适于山陵、躲避于山陵之意。九,数之极。这里的九陵,就是山陵的泛称,崇山峻岭。

勿逐,不要追逐。显然,商纣王的那次大蒐,姬周躲到山陵后,在丘陵地带将来寇之兵打得落荒而逃。或许打败纣王的不是文王本人,而是姬周莽撞的同盟国而已。《震·上六》之“震不于其躬,于其邻”,就说明文王并没有与商纣正面接触。而是商纣伤了姬周的邻居,或被周之邻居所伤。在商纣大败的情况下,本应乘胜追击,但文王基于更为高远的战略目标,才有“败兵勿逐”的军事抉择。在爻辞中对打败来寇之兵这一事实做了文字减省。

七日,应该理解为过一段时间,而不要机械地理解七日。“七日得”,久必擒获之意。

 

【原文】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译文】六三,雷声依旧,韵渐清悦;强弩之末,已非我灾。

苏,拟声词。“震苏苏”,如乐曲一样委婉舒缓的雷声,以状军事失势,如不穿缟素的强弩之末一样。

 

【原文】九四,震遂( zhu ì )泥。

【译文】九四,雷声依旧,已渐疲软。如坠泥潭,殆难奋势。

遂,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释文》:‘荀本作队'。遂,借为队( zhu ì ),队即古坠字”。遂( zhu ì ),不是现代汉语的遂( su ì )字。它构字原理是“△(隊字去掉左包耳)”加辵,辵为示动符。而“△”象着箭矢之豕,加示动符辵,强调坠下。“震遂泥”,是雷声疲软,如入泥潭,难以奋势之意,以状军事之失势乏力。

 

【原文】六五,震往来厉,亿 [ 丧贝 ] ,无丧有事。

【译文】六五,战争已去,给人教训。赔点钱财,免于灾难,并不妨碍将来的戡商大事。

厉,同励。“震往来厉”,雷已停止,给人教训与激励之意。

亿,或为《震·六二》“亿丧贝”之省。《震·六二》的“亿丧贝”为大蒐事件的结果估测;这里的“亿 [ 丧贝 ] ”,则是战后的对商政策设计。就是准备纳贡贿财、调和国际关系。

有事,《竹书纪年·帝辛》:“(五十二年)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从周师伐殷”;《左传·昭公十七年》:“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洛与三涂”;现代日本人也将针对别国的军事行动叫“有事”、“周边有事”。可见古今中外,“有事”就是战事、征伐的代名词。“不丧有事”,并不妨碍戡商之事之谓。或许赔款示好,正是卓有成效的“有事于商”呢!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张再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