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来稿照登 -> 正文

[张再兴]革人须缓,鼎己宜勤——释《革》《鼎》(一)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6-14     点击次数:

内容提要: 从现代哲学意义讲,革与鼎,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周易》并不着意于哲学原理的论述,而是讲革殷之命与鼎己之新的戡商战略问题。而这一战略政策,恰恰是对立统一哲学原理的有力佐证。《革》篇说,革殷之命,要缓缓而行,如盘庚之迁殷,三宣其义,最后达到革而信服的效果;革人须鼎己,否则,敌人未革而自己先垮,哪里能有革命呢。所以,对自己要随时更新,保持活力。敌人不及(不我能即)的先进政治是鼎己的根本。不及商而战的政策,要随时温习摩挲,如鼎耳之金炫玉炫。

 

主题词: 革 鼎 巳(已)日 乃 孚 革言三就 鼎颠趾得妾以子 不我能即 鼎耳革 鼎黄耳 鼎玉铉

 

1.0 《革 . 卦辞》翻译

 

1.1 《革》篇大义

见篇首《内容提要》,主要论述革命的缓急原则。文王主张革命要缓缓而行,当如盘根之迁殷一样,三宣其义,待人民理解后再革之,动口不动手,达到革而有信的效果。过激的革命,革面而已,不革其心。

 

1.2 聚讼不已的“巳”

《革》卦辞有“巳日乃孚”一句话。对“巳”字的解释,历来聚讼不已。筮占家则更为迷茫。一年三十六个巳日,那一个巳日才是“乃孚(吉利)”之日呢?所以不解释,也没有能力解释。只有儒家才比较认真对待这个字,也做了些解释。

大体而言,儒家义理派学者解释为已经之已,基本继承《彖传》的解释。王弼、孔颖达,宋朱熹,直至现代的《周易》大家如南怀瑾、宋祚胤等就是这一派。源远流长,蔚为大观,为主流。

另一派则根据汉易,以纳甲法解释为“己( j ǐ )”。主要依据是《革》卦的下卦为离,巳( s ì )的“月令排位”近于“后天八卦”的离位,“离纳己”,所以“巳”就是“己”。显然是汉以后的解释,晚了几百年不说,而且又转一层增加了他们的“纳甲”理论,显然是牵强的。虽然是勉强的,但运用起来却很具哲理。他们说,如果将一日分为甲乙丙丁 …… 十时的话,己时是午后两三点钟。常言道:“日中则仄,月满则亏”,正是革命之时,是符合《周易 . 革》篇适时革命的命题的。

以上是主流。其外,还有李镜池、高亨的“借为祀”之说,可能就是信口开河、猜谜吧,不去论他了。

 

1.3 巳就是已的文字学根据

虽然从《彖传》开始,严谨的易学家都将“巳”解释为“已”,但并没有对何以是“已”作详尽解释,所以才有“己”、“巳”、“祀”的聚讼。

我们同意“‘巳'就是‘已'”。它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冂( ji ǒ ng )是国界,甲骨文、金文、篆书的冂( ji ǒ ng ),就像工字打横。在国界上发生了许多温情委婉与铁火热血的故事,“巳”就是战争遗产处理——俘虏交换“已然”的“已”。

“巳”读如 y ǐ ,不读 s ì 。“巳”是“亂(治)”字的组字构件之一。亂(治)字的本义是在国界上交换俘虏,表示战争事务“已了”,就是治。亂(治)字省去冂(国界)、和处于冂符上下的“手”后,就成“辝”字。虽然《说文》说“辝”是“辭”字的简省、异构,读若辞,其实应该读若台( y ì ),义为“已然”、“已了”。

“辝”字再简省去辛而为台( y ì ),在甲骨文,台就是正写的“巳”与倒写的“巳”的组合字,上下结构。隶楷为“采采 芣苢 ”的“ 苢 ”字去掉草头,现在又变为“以”字。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台( y ì )”被借为“据以”、“所以”之“以”,又借为怡然之怡、怠慢之怠,而且久借不还,于是另以“台( y ì )”之上半截作为“已然”之“已”字应用;而“台( y ì )”之上半部之甲金文正是“倒巳”字,所以说“巳”就是“已”。然而,甲金文的“巳”是胎儿的象形文字,与“已”相混,后世才另造“已”为“已然”之“已”。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 P301 ):“巳,学者们说:‘猶已、矣、止词'。卜辞‘巳雨'猶‘已雨'、‘于毓祖乙巳'猶‘于毓祖乙已'或‘于毓祖乙矣'”。也是将巳解释为已的。

这一过程比较复杂,电脑上又不能写象形字,要用文字裹裹绞绞的描绘字形,文字学又十分枯燥无味,难免发“晕”。对于一般读者,不妨当回俘虏,直接接受“巳”就是“已”吧。对于有深层次要求的读者,请看文末附录——“冂上发生的故事”。说明将“巳”释为“已”之不误。

 

1.4 《革 . 卦辞》翻译

【原文】《革》: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为对卦辞做出合理翻译,还必须对卦辞中的词语做些解释。

革,是名词,是动物剥下之皮。动物剥皮,是以动物的死亡为代价的。因此用剥皮表意政治制度的变革,非常切贴,而且是商周时期发明的名词。《周书 . 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革命就是要命。卦、爻辞中的革字,也应当作革命解释;

巳,前面和附录都已经做过仔细研究,说明“巳”原本就是已经之“已”,不再赘述。已日,是经过较长时日之意。

乃,现代汉语的义项甚多,依据卦辞逻辑,当为“于是、尽”的意思。《虞夏书 . 尧典》:“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如五器,卒乃复”,就是规定诸侯以五种能代表自己身份的玉朝觐,同时以活羊、死鹅等作为朝觐礼物。仪式结束后,全部归还诸侯的玉,以示承认其等地,并以归还之玉作为诸侯执照。是一次社会的认证与排序游戏。这里的乃,就是于是、尽的意思。

孚,就是信,诚信、信任之意;

“已日乃孚”,张立文《白话帛书周易》引王弼《周易注》:“即日不孚,巳(已)日乃孚也。”《周易正义 . 孔疏》曰:“巳(已)日乃孚者,夫民情可与习常,难与适变;可与乐成,难以虑始。故革命之初,人未信服,所以即日不孚,巳(已)日乃孚也。”大约是说,民情喜欢墨守成规,不喜欢变革,所以革命之初,人民徘徊观望。革命既久,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人民适应了这一环境,所以拥护革命。联系《革 . 上六》的“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革命过激,革面不革心的实际情况,王、孔之疏无疑是正确的;

贞,根据《说文今释》:“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古乃假鼎为贞,后益作鼑字,以鼎为声,金文复多假鼑为鼎。鼎贝形近,故鼑乃讹变为贞'”;又,《说文》:“籀文以‘鼎'为‘贞'字”。根据以上各家训义,说明贞、鼎之为一字,有很长的历史。我们认为,在《周易》成书时代,“贞”与“鼎”就是一字。鼎,在商周乃是以青铜铸造的镇国之器,取象于重而稳、沉而定,以象国家的鼎定不移。《左传 . 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洛,观兵于周疆。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 …… '”贞鼎同字。在《周易》,“贞”就应该训为“ 鼎也,定也,不移也 ”。现代汉语的“坚贞不屈”就是“坚定不屈”的意思,保留了“贞”字的鼎定不移义项。

《左传 . 宣公三年》的“楚子问鼎”故事,也证明《鼎》之鼎就是国的象征。

经过这些名词解释,我们就可以将卦辞翻译出来了。

【译文】《革》:革命须循序渐进,缓缓而行。革命既久,乃得人和。这样的革命是顺利而亨通的,理当坚持,不可动摇。

 

2.1 《革 . 爻辞》翻译

 

【原文】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译文】初九,殷商之固,其如用黄牛之革绑之缚之的一样,短时难以变革。改命换政,当待时日。

这里必须说明,“巩用黄牛之革”,显然是说某件东西很坚固,如像用黄牛之革捆绑的一样。在商周之际,最牢实的捆绑材料就是黄牛皮了,牛车或战车就是用黄牛皮将车厢捆绑在车轴上的。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是用以比喻殷商王朝的巩固。我们之所以说是用以比喻殷商之固,显然是根据《革》篇全文逻辑和《周易》六十四篇文章含义补上的,是否对,读者可以斟酌。既然承认革就是革命,文王所革者,除殷商而外,更有何人呢?

 

【原文】六二, [ ] (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译文】六二,革商之命,假以时日。人民拥护,革之无赦。如此而为,不有咎害。

本爻辞中的“巳”就是“已”,前已述及。“已日乃革之”,就是时机成熟、得人民拥护而后革之之意;

征,在这里表示行为过程;

 

【原文】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译文】九三,武力戡商,定有凶厄。不予改变,麻烦不小。革命须缓缓而行,如盘庚之迁殷,三宣其义。动口不动手,而后革之有果。

征,甲骨文象脚趾走向城围,象意征伐。这里的征,泛指武力。征凶,因武力戡商而至于凶厄之意;

贞,鼎也,定也,不移也。贞厉,不改变武力戡商政策而有灾难之意。这是文王的告诫。可是在文王死后三年,武王即以四万五千人武力戡商(当时上纣王有七十万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直接违背了文王的戡商政策。可见文王在世时,姬周内部武力戡商(虎变、豹变)的欲望是何等的强烈,也可以看到文王与武王在戡商政策上的分歧。

“革言三就”,是应用盘庚迁殷、三宣其义,而后迁殷而中兴的典故来说明缓缓革商之命的合理;同时有“动口不动手而革命”的寓意,盘庚的革命就是动口不动手的革命。而这个故事,在殷末已是老幼皆知,亦是现代国学家所熟知的。文王引用入文,不为唐突。

孚,诚信。有为语词,无义。有孚,得民拥护之谓。

 

【原文】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译文】九四,虽然武力戡商致有凶厄,却不是不要戡商。不用怀疑,得民拥护的革命是吉祥的。

悔亡,是对武力戡商的否定;亦是对放弃革命的否定。

孚,信也,拥护也。有为语词,无义。

 

【原文】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译文】九五,改命须缓缓而行。如狼似虎的改命,民不拥护,行之有败。

虎变,如狼似虎的变革,以状改命之激;同时以虎之扑食象喻凭藉武力革命。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社会,但走急了也是灾难。一九五八年的人民公社运动,吃饭不要钱,是一次共产主义尝试。但是,需要几百年走的路,几年就走完了。是虎变、还是豹变?能得人心、得人拥护吗?

占,问也。未占有孚,不问是否有诚信、得到人民拥护之谓。“有孚”之有,为语词,无义,或相当于“其”。

 

【原文】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译文】上六,改命须缓缓而行。如虎似豹的变革,革面而已,不及其心。武力戡商,致有凶厄。安定情绪,守定归静,至于吉祥。

豹变,同虎变,见上。

征凶,因武力征伐而凶之谓;

贞,鼎也、定也、不移也。居贞,如鼎样镇静安祥之谓。

文中,“君子”与“小人”对待。君子当指掌握政策的人,小人是被革命的对象,这里,当是殷商的蔑称;

“豹变”与“革面”对待。君子革命如虎之凶、似豹之急,人民害怕而表面应付之,所谓革面不革心。改造小农经济而为大农业是历史之必然。但是,走急了就是灾难。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后来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政府豹变、人民革面的典型事例。“小岗村”的农民就是表面的公社制,实际的分田到户,革面不革心。

 

2.2 “虎变、豹变”所表达的戡商谋略

这样一说,就给某些周易专家以口实,说这些例子正说明《周易》博大精深,今古咸适;句句是真理,适用于任何领域;文王早在三千年前就预测到, 1958 年的公社化运动是虎变、豹变,注定人民革面不革心。

有这样神吗?其实,文王所关心的,是姬周的现实问题,哪里能管到后世呢?

当时姬周内部武力戡商的情绪甚高,文王批评他们是老虎、豹子。老虎、豹子的革命,靠什么?就是牙齿、爪子、体力,一味的凶而已。类比国际争端,就是凭藉武力,哪里有点政治拼搏之味?这样的革命,胜利了也不巩固,人民革面不革心,要反的。文王不但关心能否胜商问题,更关心胜商后人心归顺问题、治乱问题。文王所主张的戡商方式是“戡商大计,不在即戎;商之灭亡,在其自朽”的隔岸戡商策、以杞包瓜策,自强不息,壮大自己。壮大自己就是消灭敌人,并不直接与殷商硬拼,将戡商的方式从武力厮杀引导到政治、经济的比拼上来。反对老虎、豹子似的戡商,《释 < 夬>< 遘> 》论述甚详,不妨再回头看看。

事实是,文王主政姬周五十年,并没有发动对殷商的战争,就足以表明文王戡商的政策取向。取得的效果是,文王的德政不但达到了鼎己的目的,还深入到“敌占区”里了。所以在武王武力灭商时,得到七十万奴隶的阵前倒戈,“以开武王”。周王朝建立后,除殷遗族武庚有过一次叛乱外,加上封微子为宋等政策的配合,政权是稳定的,宋也服从,达到既革面又革心的革命效果。

 

3.0 《鼎》翻译

 

3.1 《鼎》篇大义

鼎,硕大厚重之烹饪器,为王家和诸侯所特有,故而为王权的象征,取象于鼎的厚重不移。然而作者在《鼎》篇却论述的是“鼎当常新”的哲理,是一篇关于政权建设的论著。鼎足不可折,但当常倾,以利出否( p ǐ ),保持政治活力。鼎以常倾而稳。

 

3.2 《鼎 . 卦辞》翻译

 

【原文】《鼎》:鼎,元吉,亨。

【译文】《鼎》:鼎者定也。国如鼎定,稳重不移,亨通之象。如何定鼎,其如爻辞。

作者开篇明义,要求国家稳定、政权坚牢,稳如鼎重。如何鼎定,则见爻辞。

 

3.3 《鼎 . 爻辞》翻译

 

【原文】初六,鼎颠趾,利除否( p ǐ ),得妾以其子,无咎。

【译文】初六, 鼎颠其足,鼎将不鼎,但利于清楚积弊,其如纳妾可以生孩子一样。鼎当常倾,无咎。

文王在这里论述的,大约是国家机构和指导思想思想的周期性整顿问题。至于如何清除鼎内的积弊,清除了哪些积弊,谁来倾鼎,实在是三千年后的今人所无法猜测的。

但是,将鼎倾倒而清除鼎内的积弊、并用以比喻政治常新的道理,却是非常形象而明确的。

联想到此次奥巴马上台,绝对是美国共和党和布什家族的鼎翻粥溃、混沌狼藉。但对于美国国民来说,却是上上好事。如果共和党、布什的鼎不翻、粥不溃,布什还将在伊拉克烧钱、让子弟流血,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也将无法缓解,给美国国民带来的灾难还将延续下去。我是非常希望布什的鼎不要翻、粥不要溃的,希望他再干二十年,中国也会再得到二十年的喘息机会。相反,我们在解放后,给了人家好多机会呢?三十年哟,不落后就没有道理了。所以,四年一政变,四年将鼎倾翻一回,绝对是国家、民族的大好事,从法律上规定了修正错误(出否)、排除定式思维的义务与机会。

月落乌啼,已是三千年风霜。现代国家制度,并不是古老历史的重复。三千年的封建社会,多数时间是由皇帝来倾鼎的。当人民起来倾鼎时,那才是整个社会的鼎翻粥溃、混沌狼藉了。现代国家制度给予人民倾鼎的权利和义务,人民按期倾鼎,社会并没有因之动荡。我们大可不必盲目自豪,文王三千年前所拥有的就是现代国家制度,并奉之为永恒不变的真理。

 

【原文】九二,鼎有食,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译文】九二,我有好政,敌所不及。以此鼎国,大吉大利。

鼎,象征王权、政治、政策等。鼎有食,象意我有好的政策;

仇,读 qi ú 。《说文》曰:“雠(配偶)也”。《段注》:“雠猶应也。《左传》曰:‘嘉偶曰妃,怨偶曰仇 …… 。'仇为怨匹,亦为佳偶。”这里,文王显然以“仇”暗指商纣王,是姬周的“朋友”;

疾,忌讳、嫉恨;

不我能即,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曰:“乃‘不能即我'的倒装句”。表示姬周推行与商纣王完全不同的政策、敌人不可仿效跟随之意。这个政策乃鼎定国家的根本。是大吉大利的。

 

【原文】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译文】九三,国鼎在耳。鼎耳废坏,难予扛抬,连鼎中的鸡粥也无法取食,却又连遭霉雨。此时维修鼎耳不谓为晚,终归于吉。

“鼎耳革,其行塞”,是说抬鼎的鼎耳坏了,无法扛抬,鼎就无法移动(行塞),更不要说倾倒。以此象意为政要抓住政治机构的关键——鼎耳,以便运用政治机构之意;

雉,野鸡。雉膏,野鸡粥。不食,无法取食;

方雨亏悔,是说鸡粥还在鼎内,却又遇到梅雨。鸡粥坏在鼎里了,才想起维修鼎耳之意。虽然晚了,却有“亡羊补牢”之功;

至于什么是政权的鼎耳,根据《鼎》之九五、上六爻辞对“虎变豹变”形革命的批判和《周易》六十四篇中心思想,当是“戡商大计,不在即戎;商之灭亡,在其自朽”(见《释 < 夬>< 遘> 》)的戡商政策。不要这一政策,就像鼎之失耳一样,会坏粥的。

 

【原文】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原文】九四,国如鼎立。国鼎折足,鼎翻粥溃,狼藉混沌,为祸不远。

餗( s ù ),《说文解字今释 . 译文》:“鼎中的食物。包括苇筍和蒲草一类的蔬菜”;

渥,《说文》:“霑(沾)也”。《段注》:“渥之言厚也,濡之深厚也”。在本爻辞中,泛指混沌狼藉。用以表示国鼎折足后的政治上的混乱。

文王所指的鼎足是什么?根据《周易》六十四篇中心思想,亦应是“戡商大计,不在即戎;商之灭亡在其自朽”(见《释 < 夬>< 遘> 》)的戡商政策。失去这一政策,就像鼎之失足一样,鼎翻粥溃,混沌狼藉。

 

【原文】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译文】六五,国鼎常移,鼎耳金黄。王政常新,其当坚持。

铉,举鼎之器具。我很是怀疑,这个东西就像现代抬大油桶的工具:杠子中间套绳子,绳子端头套铁钩。绳子、铁钩成对,铁钩钩住油桶两端沿子扛抬。铉大约就是钩子,钩鼎耳之钩子。在本爻辞中,则没有必要那样精确地解释铉是什么,莫如笼统地释为鼎耳恰当,或可释为炫的同音假借字。

鼎黄耳,经常摩挲、体味政策、主义,就像鼎之常移而鼎耳金黄一样,比喻王政常新。

 

【原文】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译文】上九,革故鼎新,鼎光如玉;王纲常振,无往不利。

这里的铉当为炫的同音假借。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张再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