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易》今《易》孔门错综双璧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吕雪菊 马玉杰 赵迎华
帛《易》今《易》同为孔氏作传,但帛《易》有与今《易》大不相同的卦序,有自己的《系
辞》,有包括《要》《二三子问》《易之义》《缪和》《昭力》等篇的自己的《易传》,那么帛
《易》今《易》这两个系统的本子各有什么特点,彼此是什么关系呢?
请看来知德《来氏易注》一段话:天地间惟阴阳两端,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其气不得不
错。天道下济,地道上行,其气不得不综。自然之运也。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而作园
图者,一左一右之形也。虽未名错而错义已备。文王继伏羲,分上经为十八,分下经为十八。而
作序卦者,一上一下之说也。虽未名综而综义已备。孔子谈易,韦编三绝,铁镝三折,穷年兀
兀,至于五十,始悟伏羲园图为错,文王序卦为综。故曰错综其变,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呜
乎尽矣。顾象极于错而未知所以错,象极于综而未知所以综,即孔子未明言也。”
这段话说明“错综其变”是象数易学的两个根本问题。伏羲卦序以错变为主,一左一右旁通;
文王卦序以综变为主,一上一下反对。“孔子谈易”,以“伏羲园图为错,文王序卦为综“,”
“故曰错综其变,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呜乎尽矣。”
笔者认为帛《易》卦序属于伏羲错变卦序,今《易》卦序属于文王综变卦序。孔子按“错综
其变”两个系统“谈易”,故帛《易》今《易》为孔氏错综双璧。
一、帛《易》以错变为主
帛书《易经》是按照“天地间惟阴阳两端,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其气不得不错”的‘自然
之运’,“一左一右”旁通排列的。帛《易》《系辞》的“天地定立(位),[山泽通气],火水
相射,雷风相搏”四句话概括了帛《易》卦序的规律,即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两两相错。
帛《易》按八宫组织卦序,八宫排列次序是先乾生三男四阳卦,即乾、艮、坎、震;后坤生三女
四阴卦,即坤、兑、离、巽;前四阴卦与后四阳卦两两对应相错。诸宫以上卦为本宫标志,依次
与下卦八个经卦相配组成本宫八别卦。下卦按两两相错的四组卦排列,即乾坤、艮兑、坎离、震
巽为序。
现在我们按邵雍先天卦序以阿拉伯数字代卦,即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则帛《易》卦
序为:
1 7 6 4
∧ ∧ ∧ ∧ ∧ ∧ ∧ ∧ ∧ ∧ ∧ ∧ ∧ ∧ ∧ ∧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 × × × × × × × × × × × × × × ×
8 2 3 5
∧ ∧ ∧ ∧ ∧ ∧ ∧ ∧ ∧ ∧ ∧ ∧ ∧ ∧ ∧ ∧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下卦按两两相错分为四组,相错两宫同组四卦一左一右交互相错。例如艮兑两宫相错,第四
组雷风相薄,山雷颐、山风蛊与泽雷随、泽风大过左右交互相错。由此可知帛《易》以错变为
主。
王兴业先生以充分的证据证明《三坟易》是易卦的源头,是三皇易卦的原生形态,帛《易》
与《三坟易》存在继承关系。我们认为帛《易》《三坟易》都是以错变为主。
《三坟易》均按错法排列,《连山》为老少中长,《归藏》为老长中少,《乾坤》为老中少
长,既涉及八宫次序变化,又涉及各宫次序变化。帛《易》在按错法排列上同于《三坟易》,在
各宫按老中少长排序上与《连山易》相同,在以上卦为主上与《乾坤易》相同,在“火水相射”
第三句的排序上,帛《易》与《连山易》、《归藏易》位置相同,在火前水后的称谓上与《归藏
易》《乾坤易》吻合,在水前火后的具体排序上帛《易》与《连山易》相同。
帛《易》与《三坟易》均以错变为主,同《三坟易》有继承关系,同今《易》相比,应如于
亮豪先生在《帛书周易》中所言:“可能是较早的本子。”“早”到什么程度,根据来知德所谓
“文王继伏羲而作序卦者,一上一下之说也。虽未名综而综义已备。”的观点,帛书《易经》要
早于《周易》。按照王兴业先生的观点则帛《易》为《连山易》次生。
帛《易》有十四卦与《乾坤易》序位相同。而且两《易》均以上卦为主,帛《易》又有四卦
与今《易》序位相同,我们认为,帛《易》应在《三坟易》之后,《周易》之前。
二、今《易》以综变为主
今本《周易》是按照“天道下济,地道上行,其气不得不综”的“自然之运”,“一上一
下”反对排列的。今《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刘大
钧先生在《帛〈易〉初探》中指出:“今《易》《说卦》的四句话与帛《易》《系辞》的四句
话”从文字到内容都有不同。今本的'雷风相搏'在'水火不相射'之前,而帛本则是在'火水相
射'之后。同时,帛本是'火水相射',今本则为'水火不相射'。这些不同,绝不会是一般文字上的
错简,而是道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八卦成列体系。”
刘先生所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八卦成列体系”,我们理解为:帛《易》《系辞》四句话揭
示了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两两相错的内涵,是以错变为主的八卦成列体系和组成六十四卦体
系。今《易》《说卦》四句话,是在继承帛《易》四句话的基础上,有所改动,换成新义,变成
了综变的内涵。“天地定位”由乾坤相错,变为乾坤两卦固定无综;“山泽通气,雷风相搏”已
由艮兑、震巽的两两相错,变成艮兑、震巽四卦皆有一卦与之通气相搏;即震4(7)艮7(4),
兑2(5)巽5(2)彼此相综。“水火不相射”,由“火水相射”即离坎相错,变成综法的无综,
即为“水火不相射”。”水火一句,从卦序来看,《连山》《归藏》帛《易》均列为第三位,
《乾坤》列第二位,今《易》列第四位,这不是一个随意的变动,这是用综法描写宇宙万事万物
规律的需要。请看代数法表示: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
1 8 7 2 4 5 6 3
不综不易相综变易相综变易不综不易
天地定位是相对静止的不综不易,到山泽通气,雷风相搏的错综复杂的变易,再到水火日月
的不综不易,从两端外观看不综不易,从事物内部看却在错综变易,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即
是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
孔颖达《周易正义》对今本《周易》概括为“两两相耦,非履即变”“履”即来知德所谓
“综”,“变”即来知德所谓“错”。现在我们用“﹁”“﹂” 表示“一上一下”的综法,用
“c”表示“一左一右”的错法,用代数法表示今本六十四卦如下:
乾坤11c 88 屯蒙6 4(7) 需讼6 1 师比8 6
小畜履5(2)1 泰否8 1 同大有1 3 谦豫8 7⑷
随蛊 2(5)4(7) 临观 8 2(5) 噬贲3 4(7) 剥复7(4)8
无妄大畜1 4(7) 颐大过7 4c2 5 坎离6 6c3 3 咸恒2(5)7⑷
遁壮 17 ⑷ 晋明夷3 8 家睽5(2)3 蹇解6 7(4)
损益7(4)2(5) 夬姤2(5)1 萃升2(5)8 困井2(5)6
革鼎2(5)3 震艮4(7)4(7) 渐妹5(2)7(4) 丰旅4(7)3
巽兑5(2)5(2) 涣节5(2)6 中孚小过5 2c4 7 既未6 3
《象传》的上下往来之说,《杂卦》的“震起也,艮止也”“兑见而巽伏也”也揭示了今本《周易》穷上反下的综变规律。
刘大钧先生在《周易概论》中指出:“卦综之说,其实是对《象》的引申发挥。如《象·
随》:'刚来而下柔';《象·蛊》:'刚上而柔下'。《象》以'刚'、'柔'的'上'、'下'说明随卦
与蛊卦卦画的这种互相颠倒的变化”。江慎修在《河洛精蕴》中提出:“《易》所以用反对为次
序之故,往来上下,自是《易》中堂堂正正之一义”。杭辛斋在《学易笔谈》中说道:“盖文王
之易,本以两卦反复一往一来这都说明今《易》卦序以综变为主。”
当然,孔颖达《周易正义》有“两两相耦,非复即变”一说。但我们认为,今本卦序的“非
复即变”,是无复才变,即无综才错,并不是复变错综平分秋色。今本六十四卦,只有乾坤、为
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四组八卦无综而用错,其余五十六卦有综全部用综。因此可以说今本卦
序以综变为主。如果对帛《易》与今《易》进行比较,则更可以说帛《易》以错变为主,今
《易》以综变为主。
由此推想,先有以错变为主的帛《易》,卦序按左右旁通变化;后有以综变为主的今
《易》,卦序按上下反对变化,在无有反对即综卦时,仍用错法,并列于卦序的首尾中间作为骨
架,而将综卦填充其间。
今《易》很重视天地水火,即乾坤坎离这种反复不变稳定长久的卦,因此乾坤居首,坎离居
中,坎离相配居尾。而无综相错的颐大过,中孚小过,大象离坎,颠朴不变,则列于坎离,或坎
离配卦之前,以作为全卦的中坚和阵脚。并由此可知,今《易》《说卦》的“水火不相射”置于
后位,“绝非错简”,而是与坎离及坎离配卦、坎离大象居于上经、下经之末是一致的。
三、传承以今本为主
今《易》以综变为主,帛《易》以错变为骨,帛《易》今《易》成为一个错综其变的完璧。
来知德认为“大易宗旨尽括于错综一言”“解经之法莫妙于错综其数一语”错综完璧可以尽旨尽
妙,自然成为传《易》的主体。
帛《易》早于今《易》,今《易》吸取帛书《易经》《易传》的精华而更加完善。例如阵鼓
应、赵建伟合著的《周易注释与研究》就认为今本《周易》《易传》的“经卦皆八,别卦皆六十
有四”不指帛书《易经》和《归藏》而说。《说卦传》之卦序及卦象遵循的是帛《易》的分阴分
阳的精神,属帛《易》系统。这说明今本《周易》是对以往易学的总结、继承、完善和发展,因
此成为传承的主体。
尚秉和《焦代易诂》:“西汉易学得孔子嫡传者三家,施、孟、梁邱是也。三家之学,同祖
丁将军宽。宽既从田何受《易》毕,复归洛阳从周王孙受古义。古义者,非孔氏《十翼》。盖即
许慎所谓秘书,汲冢古《易》但有阴阳秘书者是也,即阴阳灾变之学也。后高相专以阴阳灾变说
《易》,自言出于丁将军,是其证。三家之学皆同,独孟喜能候阴阳灾变,自谓田生将死时,枕
喜膝受之,而施仇、梁邱贺皆不能。时贺已为少府、侍中,贵幸。而喜独能毕传师业,名最高,
故贺其甚嫉之。既疏证喜言之诈,复谮之于帝,使有改师法之嫌。岂知贺谓喜言为诈,贺所谓田
生绝于施仇于中者,其言尤诈乎?设田生果绝于施仇中,喜安肯刺谬如此?盖西汉经师以有利
禄,故每争名相倾轧以求胜,不独易家也。由此观之,三家之《易》独孟喜兼明阴阳,不坠师
法。于焦延寿则问《易》于孟喜者也,故延寿亦兼明阴阳灾变。其白生、翟牧不肯焦、京为孟学
者,仍经师嫉妬之私。史谓延寿得隐士之说者,仍施、梁二家解嘲之语。盖自孔子传《易》六传
而至田何,七传而至丁将军。丁将军既从田何受《易》,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周王孙非他,仍田
何弟子也。然则阴阳灾变之学皆出自孔门,为传《易》者所必学。其渊源可谓明矣。徒以施、梁
二家未得其全,遂谓孟喜阴阳之学非出自丁、田,更疑延寿易学非出自孟氏。岂知皆施梁二家徒
党之诬词哉!总之,阴阳灾变之学由丁宽证之,其源皆出于孔氏。后三家惟孟喜能兼明,三家后
惟焦、京能传孟学。故京氏巍然为三家后第一大家,得立于学官。彼高相者,得丁将军一体耳,
非其伦也。”
孔门第七代传人丁宽首先从第六代传人田何学带有孔氏《十翼》的今《易》,学成以后回洛
阳从田何的另一弟子周王孙受古义。古义对今《易》而言,自然是“比较早的本子”。宗于孟氏
“五经无双”的许慎称古义为“秘书,汲冢古《易》但有阴阳秘书者是也,即阴阳灾变之学。”
我们认为此古义即帛《易》。帛《易》今《易》是同为孔氏作传,同为孔门传承的错综双璧,在
这里可以得到印证。丁宽直接向田何学今《易》,间接向田何学古义即帛《易》,是双璧的获得
者。
丁宽师承田何。《汉书·儒林传》云:“要言易者,本之田何。”帛《易》有《要》篇,因
其篇末有“要千六百册八”字样。帛《易》抄本的时代应在汉文帝初年,于田何后不远。田何弟
子周王孙著有《周氏易传》独标古义,即许慎所谓阴阳秘书,授予丁宽。丁宽传《易》于田王
孙,田王孙传施、孟、梁邱三家。三家均得今本《周易》。田王孙将死时挽孟喜膝盖传授阴阳灾
变之说,所以三家惟孟喜兼明阴阳,获得今《易》帛《易》孔门双璧,另有高相,《汉书·儒林
传》说他:“其学亦无章句,专说阴阳灾异,自言出于丁将军。”“由是《易》有高氏学”高氏
则仅得帛《易》一璧,故“非其伤也。”
焦延寿曾从孟喜问《易》,授予京房。孟喜以阴阳灾变说《易》,以六十四卦配四时。十二
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即所谓卦气说。焦延寿如班固《汉书》所说:“其说长于灾变,分
六十四卦,更值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张善文《周易辞典》《京
房》;“京房从焦延寿受《易》期间,尽获阴阳灾变之传”“京房《易》学,承孟喜、焦延寿之
传,长于卦气'六日七分'法,提倡纳甲、世应、飞伏、游归等术。”
(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关于与《周易》的内容
是'要'相比,其他各种经典是'杂多'这样的认识,诣参照《汉书·儒林传》的'孟卿以礼经多,春
秋繁杂,乃使从田王孙受易。'”从两者大体一致来推测,本书《要》篇也大概还是属于汉初以来
的田何一丁宽一田王孙一孟喜系统的。“这段话我们以为帛《易》今《易》的双璧传承在汉初以
来是按照田何一丁宽一田王孙一孟喜一焦延寿一京房系统进行的。”
那么汉以前呢?汉以前的双璧传承,特别是作为阴阳秘书的帛《易》的传承也是有迹可察
的。朱震《汉上易传丛说》:“孟喜、京房之学,其书既不见于一行所采,大要皆自《子夏传》
而出。”这句话对于我们很有启发。《归妹》六三:“归妹以须。”须字古本作“女需”。《吕
氏古易音训》引晁氏〈说之〉曰:“子夏、孟、京作女需,媵之妾也。”帛书《易经》亦作“女
需”。这不会是一种偶然现象,很可能是内在联系,一脉相承的蛛丝马迹。
关于《子夏易传》,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周易子夏传序》:“盖比书自馯臂传之,至
丁宽、韩婴得而修之,八篇、韩氏二篇,而不云子夏,犹之毛诗,但言毛传,而不别著小序之目
也。”西晋荀勖《中经薄》中说:“子夏传,四卷,或云丁宽所作。”可知丁宽学《易》得《子
夏传》而修之以传。《汉书·儒林传》说:“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
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汉兴,
(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
这一段讲汉以前传承系统连贯,但并未回答《子夏易传》问题。《史论·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未言孔子传《易》于商,也未言商即子夏传《易》
于馯臂子弘。
《说苑·敬慎篇》有一段关于子夏向孔子问《易》的记载:“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
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夫子何为叹焉?'孔子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
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益乎?'孔子曰:‘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
人,故曰得。敬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昔尧履天子之位,犹允恭以持之,虚静
以待天下,故百载以愈盛,迄今而愈恶,是非损益之征与?吾故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
也'。夫丰明而动,故能大,敬大,则亏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日中则昃,
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舆而遇三人则下,二人则轼,调其盈虚,
故能长久也。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
这段引文证明,虽然司马迁《史记》说“孔子传《易》于瞿”,未讲传《易》于子夏,但子
夏确曾向孔子问《易》。不仅如此,子夏与孔子这段损益论,与帛《易》《要》篇的损益论颇为
近似,现记录如下:
“孔子言系《易》,至于《损》《益》一卦,未尝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二垒子!天损
益之道,不可不审察也,吉凶之□也。《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勿(物)之所出
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勿(物)之所老衰
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道穷□□□□□□□。《益》之始也吉,其冬也凶。《损》之始
凶,其冬(终)也吉。《损》《益》之道,是以观天地之变,而君者之事已。是以察于《损》
《益》之总者,不可动以忧。……故《易》又(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尽称也,
故为之阴阳。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有)人道焉,不
可以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要之以上下。又(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勿(物)尽称也,故
为之以八卦。故《易》之为书也,一类不足以亟之,变以备其请(情)者也,故谓之《易》。又
(有)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尽称之,五正之事不足以至之,而诗书礼乐不□百篇,难以致之。
不问于古法,不可顺以辞令,不可求以志善。能者言系一求之,所谓得一而君毕者,比之谓也。
《损》《益》之道,足以观得失矣。”
《说苑·敬慎篇》:“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帛《易》《要》篇:“孔子
言系《易》,至于损益一卦,未尝不废书而叹”除“读”“言系”两字不同以外,其情境相同。
而“言系”为“籀”的假借字。《说文解字》:“籀,读书也。”两字的字义也是相同的。从内
容上看,两段话均是从“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上讲损益得失之道。由此可见两段话有密切的关
系,即子夏与帛《易》《要》篇存在一定的联系。子夏表示要对孔子损益得失的高论“终身诵
之”,则不能不写入《子夏易传》,如果帛《易》经子夏而传,写入《要》篇则理所当然。
证据尚嫌不足。下面让我们再看一下《孔子家语·执辔》记载的子夏与子贡同时向孔子问
《易》的情景:“子夏问于孔子曰:'商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耦,气分不同,而凡
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
十,故人十朋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从奇,厅主辰,辰为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面临一。七
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四
九三十六,六为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
九一十八,八主风,风为虫,故虫八月而生,其余各从其类矣。鸟鱼生阴,而属于阳,故皆卵
生。鱼游于水,鸟游于云,故立冬则燕雀入海化为蛤。蚕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游不饮不
食,万物之所以不同。介鳞夏食而冬蛰,龅吞者八窍而卵生,龃齿爵者九空而胎生,四足者羽
翼,戴角者无上齿,无角无前齿者膏,无角无后齿者脂,昼生者类攵,夜生者似母,是以至阴主
牝,至阳主牡,敢问其然乎?'孔子曰:'然,吾昔闻老聃亦如汝之言。'子夏曰:'商闻山书曰,
地东西为绛,南山为经。山为积恶,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丘陵为牡,溪谷为牝,螓
蛤龟珍与日月而盛虚,是故,坚土之人刚,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
类,耗土之人丑,食水者善游而耐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不治,食草者善走而
愚,食桑者有绪而蛾,食肉者勇毅而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巧,不食者不死而神,
故曰,羽虫三百有六十,而凤为之长;毛虫三百有六十,而鹿鳞为之长;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龟
为之长;鳞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保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坤之类也,殊形异
类之数。王者动必以道动,静必以道静,必顺理以奉天地之性,而不害其所生,谓之仁全焉。'子
夏言终而出。子贡进曰:'商之论也何如?'孔子曰:'汝何谓也?'对曰:'微则微矣,然则非治也
之待也。'孔子曰:'然,各言其所能。'
这段引文说明子夏与子贡曾一同向孔子问《易》。孔子对子夏评论较高,他在《说苑·杂言
篇》里说道:“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如己者。”赐
即子贡,从子贡对子夏的微辞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所说的子贡的缺点。孔子认为子夏能继承其
学业,弘扬大道,大有作为,不但不会不传《易》于子夏,说不定还另有密传。事实上孔子死后
子夏居西河教授,传《易》并作《子夏易传》,魏文侯尊以为师,正如《史记·儒林传》记载:
“如田子方、段干木、奂起、禽滑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事实更有力地证明孔
子曾传《易》于子夏。
再者,通过孔子”吾昔闻老聃亦如汝之言”子贡”然则非治世之待也"以及子夏解《易》的内
容,可知子夏除前面讲到的"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之卦,还特别注重"奇偶气分不同",以达德求
其本原,"动必以道动,静必以道静,必顺理以奉天地之性",可见子夏受阴阳相错卦序和老子解
《易》思想影响较深。前面帛《易》《要》篇引文"得一而君毕","得一"这一概念即来源于《老
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
正。"
试想,在孔子按今《易》卦序,按《十翼》内容讲上下相综的《损》卦《益》卦时,子夏
按"奇耦气分""天地盈虚,与时消息"的阴阳错本,用以往的老子思想解《易》,这不就是"易古
义"吗?而且孔子曰:"然,吾昔闻老聃亦如汝之言"给予充分肯定。在子贡发生微辞时,孔子又表
态赞成子夏"各言其所能。"这就给子夏作《子夏易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子夏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孔子。例如上面所讲的阴阳奇耦之说,孔子在《曾子天园》篇有类似
的论述:"阴阳之气,各从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
则散为雨露;阴气盛,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暴,阴之专气为霰……毛羽之虫,阳气之所生
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唯人为保匈而后生也,阴阳这精也。……龙非风不举,龟非
火不兆,此皆阴阳之际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其间不客发。"
孔子与子夏的思想与帛《易》《易传》类似。例如帛《易》《易之义》关于阴阳动静的论
述:"子曰:《易》之义谁(唯)阴与阳,六画而成章。曲句焉柔,正直焉刚。六刚无柔,是谓大
阳,此天之义也。……六柔无刚,此地之义也。天地相卫,气味相取,阴阳流刑(形),刚柔成
章。""子曰: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僮(动),不僮(动)则无功,恒僮(动)而弗中则□,[此
刚]之失也。不柔则不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僮(动)则沉,此柔之失也。"
由以上推论,子夏作传传《易》是可信的。张惠言《易义别录》指出:"《儒林传》称'韩生
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为之传'不闻其所受。意者出于子夏,与商瞿之传异邪?"韩生即
韩婴的后代,前文已引用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周易子夏传序》所说:"盖比书自馯臂传之,
至丁宽、乾婴得而修之"。这里张惠言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韩氏易出于子夏,则与商瞿之使相
并,这就意味着子夏与商瞿并行传《易》,是两本并行,依我们的推论,是商瞿按今《易》综本
《十翼》传《易》,子夏按帛《易》错本按《要》《二三子问》《易之义》等传《易》,是按孔
门错综双璧传承。
但是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方能自圆此说。一是何以帛《易》《要》篇写子贡问易较
多?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打下伏笔。我们大段引用子夏与子贡同时向孔子问《易》的《执辔》一
段,并引用了孔子对子夏、子贡二人的评论,即"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
者处,赐者好说不如己者。"子夏既然是子贡向孔子问《易》的知情者,又"好与贤己者处",与子
贡相对而言,子夏则"好说""贤己"者,自然会在作传时多讲子贡向孔子问《易》的事实。而子贡
曾在《论语》中言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那么帛《易》《要》篇关于孔子论
道的系统记载就不会是子贡所传,而很可能是子夏所传。另外,《论语崇爵许》所言"子夏六十四
人,其撰仲尾微言,以当素王。"说明子夏具备作传的条件《执辔》一段以子夏论《易》为主。前
一部分写子夏以先于孔子的老子之言解《易》,我们理解可能就是尚秉和先生所说的"非孔氏《十
翼》"的"易古义"。其中"九九八十一"之说与扬雄《太玄》八十一首数同,好象是另一种筮法。刘
大钧先生在《帛易初探》中指出:"《系辞》中专讲筮法的这部分是很重要的,帛本《系辞》为什
么偏偏不讲呢?""这说明帛本可能不用今本《系辞》的筮法。"那么帛《易》是否使用子夏所说
的"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一种另外的筮法,有待进一步考证。
《执辔》前一部分是子夏以老子言解《易》,后一部分则是子夏以"山书曰"解《易》。这和
帛《易》《易传》的"子曰","易曰"的形式相同。上文巳介绍王兴业先生认为帛《易》同《连山
易》有继承关系,帛《易》是《连山易》的次生形态。我们则认为帛《易》是继承包括《连山
易》在内的《三坟易》的基础上,由孔氏作传而成的。《连山易》最基本的组卦规律即是帛
《易》《系辞》的四句话:"乾坤定位,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搏。"《执辔》中子夏引"山
书曰"解《易》与之思想相同:"乾坤之美也"即"乾坤定位";"丘陵为牡,溪谷为牝"即"火水相
射";"食木者""食草者","动必以道动、静必以道静"可看作"雷风相搏";"地车西为绛,南北为
经"可看作八卦相错。子夏以"山书曰"解《易》与伏羲卦序、《连山易》、帛《易》一致。由是观
之,帛《易》承传与子夏关系密切,而与子贡关系不大。
再一个问题是今《易》综璧传承清晰,即《史论·仲尼弟子列传》所载:"孔子传易于瞿,瞿
传楚人馯臂子弘……"而帛《易》错璧传承路线不清晰,只知有丁宽、韩婴,中间断代。
现在我们找到了一关键人物。《荀子非十二子》篇云:"是仝人之不得势者也,仲尼、子弓是
也"又云:"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这位同孔子相提并论的"仝人之不得势
者"馯臂子弓,《史记》称"子弘",在《子夏易传》或帛《易》的传承上同样"不得势",成为一个
被埋没的无名英雄。
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索引》均引应邵曰:"子弓,子夏门人。"作为子夏门人
的子弓,被荀子赞为与孔子一样的"仝人"义士,不会作子夏门人而不承受《子夏易传》,子夏也
不会不把自己的易传传授给这样的贤人义士。子夏门人子弓承《子夏易传》而传之,这是顺理成
章的事情。但《史记》记载"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怎样理解?孔子将今《易》综本
作主线传给商瞿子木,商瞿子木传给馯臂子弘。孔子将帛《易》错本作副线传给卜商子夏,卜商
子夏传给馯臂子弘。是主线明线与副线暗线在商瞿、卜夏这孔门第一代传人分开,而在马臂子弘
孔门第二代传人这里重合,然后作双璧传承。《论语·子张》篇有关于子夏门人的记载:子游
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帚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这是子游对子夏门
人发出的微辞,但不得不承认子夏门人洒扫应对进退恭谨勤勉。另有"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
张"的记载: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
吾所闻……"此例说明子夏门人恭谨勤勉,虚心请教,对子夏、子张的不同意见兼收并蓄。这
个"子夏门人"包含馯臂子弓,一方面继承《子夏易传》,另一方面向商瞿学《易》,兼收并蓄,
双璧承传。关于《子夏易传》的传承问题,马国翰所言"盖此书自馯臂传之,至丁宽、韩婴得而修
之"是可信的。
现在让我们复述一下孔门易学的传承过程。孔子说《易》以今本《十翼》为主,传给商瞿子
木,子木传给馯臂子弘,成为《史记》记载的一条明线;孔子说《易》以"易古义""阴阳秘书"帛
本为副,传给卜商子夏,子夏作《子夏易传》传给卜馯臂子弘,成为《史记》不载的一条暗线;
综本为主,错本为副,错综两本,明暗两线在馯臂子弘手里重合。然后子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
疵传达室燕人周子家丑,子家授东关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
周王孙、丁宽、齐服生,此皆双壁传承,即如尚秉和先生所说"孔氏《十翼》与"阴阳灾变之学皆
出自孔门,为传《易》者所必学。其渊源可谓明悉矣。"
此后,丁宽从田何受"孔氏《十翼》"即今《易》以后,复从田何另一弟子周王孙受"古义",
即"阴阳秘书",获得孔门错综双壁。丁宽传高相阴阳秘书单壁,故"高相专以阴阳灾变说
《易》","得丁将军一体尔"。丁宽传田王孙错综双壁。田王孙以传今《易》为主,传给施、孟、
粱邱三家。田生在将死时,方枕喜膝传"古义""阴阳秘书"。所以"三家之《易》独孟喜兼明阴
阳,""施仇、梁邱贺皆不能","甚嫉之",于是诬陷孟喜"有改师法之嫌",造成孟、焦、京祖师徒
三位的一件公案。
《汉书·儒林传》:"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
延寿易即孟氏学,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
祖田何、杨叔、得隐士之说,手托之孟氏,不相与同。”
孟喜传今《易》单璧于翟牧、白生,传错综双璧于焦延寿。翟牧、白生以“嫉妬之私”“不
肯焦、京为孟学者。”这是孟、焦、京祖师徒三位的第二件公案,其遭遇相同,均有“离经叛
祖”之嫌。刘向猜测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依然不承认焦、京为孟喜传人,孔门后学。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是按照孔门双璧传承的惯例,一直以今《易》为主,帛
《易》为副,今《易》明传,帛《易》暗传。至孟、焦、京为之一变,今《易》为主变成帛易》
为主,暗线大明。故同门问难,有离经叛祖之嫌。
四、京传以帛《易》为主
孟、焦、京祖师徒的公案引起了争论和思考。宋代朱震在《汉上易传》中指出:"孟喜、京房
之学""大要皆自《子夏传》而出。"这就是说孔门《易学》除商瞿传承以外,另有子夏传承,两
者"不相与同"。世人一般只知商瞿传授今《易》《十翼》,因此以"大要皆自《子夏传》而
出"的"京氏为异"。这说明京传本于《子夏易传》。
清代吴翊寅在《易汉学考》中指出:"盖翟牧所传为孟氏章句之学,焦、京所传为孟氏候阴阳
灾变之学,派别歧而源流无不合也。"此同源分流之说,已接近孔门错综双璧传承的概况。
尚秉和先生则更明确:《易》有"孔氏《十翼》之学",又有"阴阳灾变之学","其源皆出于孔
氏","前三家惟孟喜能兼明,三家后惟焦、京能传孟学。"
孔子以错综双璧谈易,分别传给商瞿子木与卜商子夏。商瞿以"孔氏《十翼》"综本传《易》作
为主线、明线;子夏以"阴阳灾变"错本传《易》,作为副线、暗线;两线在孔门第二代传人馯臂
手里重合,但依然有主有副有明有暗往下传授,直至丁宽。孔门第七代传人丁宽之后孟、焦、京
三代将"阴阳灾变"之学由副线变为主线,由暗线变为明线,因而引起争端。后世朱震、吴翊寅、
尚秉和等逐渐看清孔门易学的传承不是一条单线,而是分为子木与子夏,章句与灾变,"孔氏《十
翼》"与"阴阳灾变"两种学说的双线。这两条线有时交织,有时分离,有时以此为主,有时以彼为
主,不断发展变化而已。
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易经》出土的当今,对帛《易》和今《易》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孔门
《易》学存在错综两个版本,两个不同的系统,是帛《易》今《易》孔门错综双璧传承。
在错综双璧的传承过程中,今《易》综璧一线脉络清楚,无须多言。而帛《易》错璧一线存
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缘何而起的开端问题,这在前文已对子夏上承孔子下传馯臂的情况作了推
论。再就是错璧一线的实证问题,即"京氏为异"来源于《子夏易传》和帛书《易经》问题。
前文已引用朱震关于"孟喜、京房之学""大要皆自《子夏传》而出。"的论断。这个论断说明
了京传与《子夏传》的渊源关系。那么,京传与帛书《易经》是什么关系呢?请看刘大钧先生在
《帛易初探》中的论断:"京房八宫卦次,两千年来对人们一直是大迷。马王堆帛书《易经》的出
土、终于帮助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京氏八宫横向的八组卦(由“本宫”八个卦至"归魂"八
个卦),都是由四对互'变'的卦组成,而这些互'变'的卦,在帛本卦序中有着完全相同的卦序差
数--这就揭示了京房八宫的特殊卦变方式和卦序排列,乃是在帛本《六十四卦》卦次排列的基础
上演变而出"。
京房易传既是:"大要皆自《子夏传》而出",又是"在帛本《六十四卦》卦次排列的基础上演
变而出",这说明京房易传与《子夏传》、与帛《易》三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京传是子夏和帛
《易》两个"而出"的结果,三者的共同特点是以错变为主,与今本综变为主"不相与同"。刘先生
所说的互变,其实指的就是错变。
为了探索京传与两个"而出"即《子夏传》、帛《易》的关系,我们用"1——5"表示世卦;因
纯卦第六爻持世,用"6"表示;游魂、归魂为各宫第七、八卦,用"7""8"表示;某卦属帛《易》本
宫,用"b"表示;下卦分为相错的四组,每组左阳右阴两经卦,阳卦之宫用"一"表示,阴卦之宫
用"··"表示,那么将京房八宫世魂代入帛《易》卦序为:
1 7 6 4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63 25 78 41 25 63 41 78 78 41 63 25 41 78 25 63
b b- -- --b b- b --b -- -- b b b- --b -- b- b
8 2 3 5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18 72 63 45
36 52 87 14 52 36 14 87 87 14 36 52 14 87 52 36
b --b - b- --b b b- - - b- b --b b- -- --b b
将京房八宫世魂代入帛《易》卦序,可以惊喜地发现,京传的基本要素在帛《易》卦序里
面,就象坯放在模子里面,完全合体,有序排列。帛《易》是按老、少、中、长分四组,组内阴
阳相错组织卦序,京传则按上、中、下、魂分四组排列卦序,阳卦四组均为本、本阳、阴,阴本
顺逆排列;阴卦四组均为本、阴本、阳、本阳顺逆排列,规律+分显明。以致用帛《易》卦序推导
京房八宫世魂也变得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政烺、高亨两位先生所谓有利
于"筮人""实用"是合乎实际的。但称帛《易》是"一般文化程度不高的""筮人""机械地编造出""一
个呆板的形式""却把《易》学上的一些微言身义置之不顾了""只合于巫术之需要,不具有哲学之
意义",则是不正确的。下面让我们在京传、帛《易》、《子夏传》的三点连线上再作一些具体分
析:
(一)八宫说。京房易与帛《易》均为八宫卦序,不同于"两两相耦,非复即变"的今本卦
序。帛《易》相错两宫同组之卦交互相错,京易相错两卦则分居相错两宫世魂相同。帛《易》以
各宫上卦即纯卦为主卦,并且将本宫纯卦提至本宫首位,前面演示的帛《易》《三坟易》的卦
序,均是本宫纯卦未提前至本宫首位的原本状态,这样做是为了显示其本来具有的内在规律性。
京传则仍以纯卦为本宫主卦,其他诸卦由主卦初爻变起,逐一累加爻变,但主卦上爻保持不变。
帛《易》是以上卦为本宫主卦,上卦与两两相错的四组八卦依次相配,组成本宫八卦。京传则以
本宫纯卦为主卦,诸爻累加错变为变卦,组成本宫八卦。京传处处都有从帛《易》脱胎的痕迹。
将京房八宫世魂代入帛《易》,一、二、三、六世四卦,均在帛《易》上卦为主的本宫
内,即依帛《易》上卦就可以确定京传本宫一、二、三、六世四卦。由于四世与一世同组,五世
与二世同组,帛《易》同组即为下卦两位相错,下卦两位相错的一组卦,此为本宫一世,彼则为
一世下卦之宫四世,此为本宫二世,彼则为二世下卦之宫五世。魂卦皆五爻即上卦中爻变,即1—
3、2—4、5—7、6—8互变,所以下卦为上卦中爻变者为下卦之宫归魂卦,求某宫归魂卦者,则到
帛《易》某宫中爻变之宫寻与某宫卦相配之卦,即为某宫归魂卦,而游魂卦在代入帛《易》卦序
之后与归魂同组同宫,与归魂卦相错即是。因此将京房八宫世应代入帛《易》卦序,看某卦为京
房何宫世魂,或者看某宫世魂为何卦,立刻可知。由此也可以证明京传由帛《易》"演变而出"。
(二)四易说
《京氏易传》:"《易》有四《易》,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
世、六世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
这是《易经》天、地、人三才思想,《执辔》中子夏所谓"天一、地二、人三"思想的发展。
也可以说是帛《易》卦序固有之义。
帛《易》下卦分为老、少、中、长阴阳相错四组卦,京传八宫世魂代入帛《易》卦序,则形
成上、中、下、魂四组。原有的天、地、人三才已经不能对应,因而增加了"游魂、归魂为鬼
《易》。"
魂卦同世卦一样,都是以错变为原则的。
(三)世应说
世应说由相应说演变而来。
朱震《汉上易传》《比》初六《象》:"比之初六,有它吉也。"注说:"子夏曰:非应称
它。"比卦初六与六四同为阴爻,不相应,故子夏曰"非应称它",这是《子夏易传》使用相应说的
例证。
将京房八宫世魂代入帛《易》卦序,两两相错之卦组合,则一世与四世,二世与五世,三世
与六世同组,说明帛《易》、京传均具有相应规律。京房将纯卦持世爻定在第六爻,看来也是由
帛《易》相应内涵推导出来的,是合理的,并非随意的。
(四)飞伏说
飞伏说是由卦爻错变演化而来的,是帛《易》和《子夏传》组卦的基本规律。
八纯卦的飞伏,即帛《易》相错两宫按18、72、63、45相飞伏。别卦之飞伏,按帛《易》相
错两宫同组之卦交互飞伏,相飞伏两别卦世魂相同居宫相错。
一世、二世、三世卦之飞伏,与本宫纯卦下卦相飞伏,四世、五世与本宫纯卦上卦相飞伏。
游魂卦与五世卦外卦相飞伏,归魂卦与游魂卦内卦相飞伏,其原则依然是错变问题。
(五)纳甲说
《执辔》子夏说:"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奇主辰,辰为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
而生"这证明子夏已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应用于《易》学。
刘大钧先生在《帛易初探》中指出:"我们知道,'纳甲'之法相传为京氏所作,它以'十干'分
纳于八卦,即乾纳甲壬;坤纳乙癸;其余艮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震纳庚;巽纳辛。
按十干次第若去掉壬癸,则'纳甲'之八卦排列顺序,与帛本八卦完全相同"。这说明京传纳甲与帛
《易》卦序"完全相同。"横读为帛《易》上卦即八宫卦序,即先老少、中长四阳卦乾艮坎震,依
次配甲丙戊庚四阳干,余一阳干得过壬,周而复始,从乾配起;后老少、中长四阴卦坤兑离巽,
依次配乙丁己辛四阴干,余一阴干癸,周而复始,从坤配起。
纵读为帛《易》下卦即诸宫卦序,即老少中长阴阳相错排列;乾坤艮兑坎离震巽八卦,依次
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个天干,余下壬癸两干,周而复始,即乾坤再配壬癸。
因此说京房纳天干完全是按照帛《易》卦序。不仅如此,我们认为京房纳地支也完全是按照
帛《易》卦序。只不过天干为阳依次顺推,地支为阴依次逆排而已。
坤为地,乾为天,天干由乾起顺排天干,地支由坤起逆排地支。现在将十二地支依次用阿拉
伯数字代替则为: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坤在文王八卦方位为未、申之
地,五行属土,故用地支未及对冲丑开始,阴卦用阴支。
地支由坤下卦初爻起来,至乾上卦初爻午,然后依次配兑、艮、离、坎、巽、震为己、辰、
卯、寅、丑、子,代数法为:
乾上7 艮下5 坎下3 震下1
↑ ↑ ↑ ↑
坤下8 兑下6 离下4 巽下2
地支由坤上卦初爻起丑,至乾下卦初爻子,然后依次配兑、艮、离、坎、巽;震上卦为亥、
戌、酉、申、未午,代数法为:
乾下1 艮上11 坎上9 震下7
↑ ↑ ↑ ↑
坤上2 兑上12 离上10 巽上8
(六)互体说
京房是最早明确提出互体说的,然而却是继承《子夏传》与帛书《易经》而来。朱震《汉上
易传》:"自子夏以来,传《易》者以互体言矣。"并于《归妹》上六"士刲单元血"注说:"《子夏
传》曰:'血谓四,士刲羊,三而无血。'是则子夏以来传《易》者以互体言矣。"虞善解此爻
说:"刲,刺也。震为土,兑为羊,离为刀,故'士刲羊'。三四复位,坎象不见,故'无血'。"
归妹卦上卦震为士,下卦兑为羊,下互离为刀,震士用离兑羊,为"士刲羊"。上互坎为血。
上六与六三不应,六三之正相应,卦变雷天大壮,归妹上互坎象不见,故"无血"。此为《子夏易
传》以互体解《易》之例。
我们认为,帛《易》既是按错变组织卦序的,同时也是按互体组织卦序的。八宫下卦均按两
两相错排列卦序体现了错变规律,按老、少、中、长排列组序则体现了互体规律。
我们将诸宫下卦代数用18 72 63 45表示,将其排卦次序用12 34 56 78表示,则可以惊喜地
发现各宫排列次序之和等于9的两卦互体相同,代数法表示如下:
1 8 7 2 6 3 4 5
1 2 3 4 5 6 7 8
1+8=9
2+7=9
3+6=9
4+5=9
因为帛《易》诸宫以上卦为主,一卦配下卦八卦,上卦取两爻作互体,八卦互体自然相同。
而下卦排次等于9的两卦参加互体的上两爻相同。这样构成正格互体的别卦中间四爻相同,自然其
互体两两相同。换句话说,帛《易》诸宫各自按下卦老长、中少分组,阴阳搭配,互体相同。这
是帛《易》各宫八卦每宫有四对卦互体相同 。
各宫上卦为主,取下两爻作互体,则八宫也存在两两互体相同的关系,用代数法表示为:
1 7 6 4
8 2 3 5
各宫之间也是阴阳搭配交错互体相同。是两宫同位互体相同。这样八宫分为四组,每组两两
互体相同。每宫分为四组,每组两两互体相同。四乘以四,构成了全部十六个中间四爻的四爻互
体。
总之,"错综其变"是易学研究中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孔子说易,以周文王综本今《易》
为主,按"周普"思想明传商瞿子木。商瞿子木传馯臂子弘。孔子之宋得殷《归藏》而为继承古义
的帛《易》,以帛《易》为副,按"归藏"思想暗传卜商子夏,卜商子夏暗传馯臂子弘,孔门第二
代传人馯臂子弘接过错综双璧,依例按一主一副一明一暗往下传授,直至八、九、十三代传人
孟、焦、京,"不坠师法",将副为主,暗线大明,因而世人"以京氏为异""不相与同",祖师徒三
人同受"离师背祖之嫌。由于今《易》无论在卦序上还是《易传》上均为继往开来,错综兼有的完
璧,所以在漫长的易学发展史上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随着易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今本
《周易》以前的包括帛《易》在内的《三坟易》、夏《连山》、殷《归藏》等古易,有必要深入
开展研究。
吕雪菊 女 40岁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
联系方式 Tel. 03335-8058993 E-mail: yu9278@sina.com
|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
文章作者:
吕雪菊等
|
『我来说两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