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来稿照登 -> 正文

[李树森]中 易 概 论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5-06-18     点击次数: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现代化建构


    提要:“中”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概念,“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以易学
思想文化体系,特别是以《周易》思想文化体系为基本传承,以“中”之“处中”、“适中”、
“执中”和“易”之“不易”、“变易”、“简易”为基本价值理念,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整合
重建,创编《中易》,实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现代化,为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科学世界
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现代化建构  周易  中易 
 
    作者:李树森(潍坊市委组织部 261061)

    一、从《周易》到《中易》
    明确从《周易》到《中易》的思想文化传承发展过程,必须首先明确“中”和“易”的哲学
思想文化特质及易学思想文化整合的必然趋势。
   (一)“中”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概念
    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主要内涵有四:“①刚健有为;②和与
中;③崇德利用;④天人协调。”而“中”作为华夏祖先立国安邦的主体价值理念,其“中”的
思想源远流长,这在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三大主干的儒、道、佛三家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展现和历史传承,虽然其认知角度、言说维度、理想归趣和行为诉求各有不同,但对“中”的认
识和理解,却殊途同归,共同构成了代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髓所在的“中”的哲学价值理念,
并主要地体现在本体论、方法论和时空观等各个方面。
    儒家用“中”思想,主要地体现在《中庸》里面,其核心理念是中庸、中和、时中和执中,
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倡导的一种宇宙观、方法论和道德境界,也是儒家伦理和审美思
想的集中体现。在《中庸》首篇《天命章》里,对“中”作出的规定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
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在这一规定中,“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意在“处中”、“适中”、 “执
中”,“天下大本”之“中”,则是把“中”提高到本体论的最高范式,是一个反映本体论的基
本概念。同时,这一规定将“中”、“和”并用,并将其提升到天地万物根本法则的高度,从而
使之成为人们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 
    道家用“中”,其要义大致有四:一是从事物的规律上着眼,“中”即为“正”,即正道,
为自然中正的必行之路,属于道之用;二是从对度量的把握上讲,“中”即为“度”,要知止知
足,行为有所节制和限度;三是从空间上讲,“中”为“虚”,道以虚无为用,虚无中孕涵“有
用”的机理;四是从时间上讲,“中”为“机”,要“动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处事应以“不
得已”而为之为最高境界。《老子》中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
勿强”(第三十章),“保此道者,不欲盈”(第十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
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五章)等阐述,就是这些思想的最好注释,
其要旨亦为“处中”、“守中”、“适中”、“执中”。
    在佛学和佛教中,与“中”相关联的核心概念是“中道”。虽然其各派对“中道”的解释有
所不同,但都把它当作佛教的最高真理,与真如、法性、实相、佛性并提。其中,以龙树为主要
创立人的中观学派“中道”观最具典型意义。在中观学派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
条件而存在,其本身没有任何不变的实体。龙树将这种存在称为“空”,并认为这种“空”并非
“虚无”或“空无”,而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存在,是一切事物最高的存在形式,是一切事物的本
原。运用这种观点看待事物,就能不着于“有”、“无”两边,而达到“非有,非无,非有无,
非非有,非非无”的“中道”,即一种不能用语言分别,不能用概念表述的最高存在。这即是反
映本体价值的“中”的基本理念。在方法论上,“中道”是通过“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
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中论·观因缘品第一》)的“八不”来体现的。其生灭、常断、一
异、来出等相反相承的概念,就是用来说明事物存在的基本形态,从中显示亦有亦无的“中道实
相”。而无论从作为本体价值的“中道”,还是从事物存在形态的“中道”来看,其处中、适
中、执中的思想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观儒、道、佛三家的用“中”思想,通过儒以治世、道以治身、佛以治心的典型特征,我
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中国哲学精髓凝炼所成的“中”,充分反映着主体对客体的体悟、把握
和运用。在这里,无论是对无过无不及的把握,还是对空灵虚静的凝炼,还是对不落二边的超
越,都是通过作为主体的“人”来体验和实现的,是主体对于客体、主观对于客观的认知、体验
和交互作用,以及这种认知、体验和交互作用所要达到的主体境界,即“处中”、“适中”和
“执中”。
    (二)“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
     近年来,关于易学是中国思想文化源头和传统主流文化的学说,已在学术界达成广泛共识。
它从伏羲到黄帝再到文王以及孔子以来两千多年的易学文化传承中,直接地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思
想文化的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虽然伏羲《连山易》、黄帝
《归藏易》我们今天无法看到其原文,但从文王《周易》和孔子以来两千多年的易学文化演进
中,完全可以看出这种历史文化的承继和发展历程。孔子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编选
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把《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与《诗》、《书》、《礼》、
《乐》、《春秋》并列,并逐步将其提升到群经之首的位置。《易经》的这一崇高地位,在汉代
被进一步确认以后,直至清代,历代都无人敢变动这本“天人之学”的学术位置,在有的历史时
期还一度成为“官学”, 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学《易》、用《易》几成风尚,而孔子本人就
是其典范。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曾有“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
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的记载。而在《论语·述而》篇中,则记载了
孔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帛书《易传·要》对孔子晚年的研
《易》活动,更有生动的描述:“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 孔子作为祖国传
统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作为一代大成至圣先师,在其六十九岁的功成名就、几近“随
心所欲而不逾矩”之年,对《易》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由此可见,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地位和影响。孔子以来的两千多年间,历朝历代研易著作汗牛充栋,用易典范层出不穷。完
全可以说,一部易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思想文化史。仅以宋代为例,除了哲学家周敦颐、邵雍、张
载、程颐等均有易学专著外,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王安石,史学家司马光,理学家朱熹等,
也皆有论《易》、解《易》之作。而一家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则以子
承父命的意绪,合作著成了《东坡易传》。易学作为历史上的传统“官学”,其开明皇帝主持编
纂易学典籍的也不乏其人。明初,永乐帝修《五经大全》,其中有《周易大全》问世,“书成,
风靡全国”;清初,“留心经义五十余年”的康熙皇帝,亲自主持编纂了《周易折中》,并御制
序文介绍。一代伟人毛泽东早年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这位清末重
臣的成功之处,与读《易》用《易》不无关系。曾国藩一生自许要“以读《易》为正业”,在他
的家书和日记中,其读《易》致思、用《易》致理的例子随处可见。这表明,研易不仅成为历代
思想家、政治家立论、立言的基本法式,也成为指导其立功、立德的重要方法。不仅如此,易学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曾有“不知
《易》,不得入阁”的规定;韩国国旗更是以太极图和乾、坤、坎、离四卦象为主体构成。这些
都充分说明,易学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易
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哲学精神的源泉,在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
用。
    (三)《周易》用“中”思想及“中易”思想文化整合
    易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头之一,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伏羲《连山易》、黄帝
《归藏易》和文王《周易》。其中,《连山易》以《艮》卦为首,盛行于夏代;《归藏易》以
《坤》卦为首,盛行于商代;《周易》以《坤》卦为首,盛行于周及其以后各朝代。我们现在所
见到的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是文王《周易》。在《周易》经传中,与“中”相关的重要概念有
“中正”、“刚中”、“中行”、“中节”、“得中”、“中道”、“中吉”、“柔中”以及作
为卦名的“中孚”等,其用“中”思想与用“易”思想相为表里,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易学思想
文化的本质特征。 “中”在易卦的卦象体系中有特定的指称,即“中位”和“中爻”。六爻中,
若以全卦观之,则在六爻中居中的二、三、四、五爻为所谓的“中爻”;若以上、下卦分别观
之,则第二爻为下卦之“中位”,第五爻为上卦之“中位”,凡阳爻居中位,则多称为“刚
中”,象征“刚健守中”;凡阴爻居中位,则多称“柔中”,象征“柔顺守中”。如果阴爻处于
下卦之中,阳爻处于上卦之中位,就是所谓的“中正”,是易爻中尤具美善的象征。《周易》中
其它的一些与“中”相关的概念也多与卦象的位置之“中”有关。《周易》的六爻卦象是模拟事
物运动变化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中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的坐标体系,六爻的爻位,象征
着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所处的或上或下、或贵或贱的地位、条件、身份等不同的状态,其中二
爻之位象征事物发展形态初具,朝气蓬勃,时当积极进取;五爻之位则象征事物发展规模完备,
功成圆满,时当处盛戒盈。这两爻所象征的发展阶段是事物运动变化周期中的枢纽和关键所在,
所谓的“中正”、“得中”、“中吉”等多就此二爻阐发,皆谓持此“中”不偏倚而获吉祥。这
就意味着,《周易》之“中”的核心在于“时中”,顺时而行,待机而动,则可“以亨行时中”
(《周易·彖传·蒙》),得“中行”、“中道”、“中节”而“中正”。对此,惠栋在《易汉
学·易尚时中说》中谈到:“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周易》之“中”又具有
全方位的方法论意义。对此,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中之义为《易》所摄取,作《易》
者的基本认识,是以为宇宙万物均在变化之中……人乘此变化,当处于中正之地位,使对立物无
过无不及,使在人事界的变化,可以不至于走到极端(‘亢’),因而变化便可以静定下来,地
位便可以长久安定(‘永贞’)下去。这样便有百利而无一害”。《周易》的用“中”观念根植
于其对世界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从一卦六爻分别喻示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看,
二、五两爻因居中位而得道,位尊处优,故每每大吉。从《周易》的成书过程和对后世哲学的影
响看,其用“中”思想对儒家中庸之道思想的形成是影响深远的。对此,钱大昕也在《潜研堂集
·中庸说》中说:“故尝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子思述孔
子之意,而作《中庸》,与大《易》相表里”。由此看来,《周易》之“中”,其处位践行意
识,不独具有本体论意义,更具有方法论意义,是“易”处于“中”,是“中”处于“易”;是
“易”适于“中”,是“中”适于“易”;是“易”执于“中”,是“中”执于“易”。而将
“中”、“易”传统思想文化进整合重建,构筑“中易”哲学思想文化体系,便具有了十分重要
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和独特的社会实践意义。 
    在经过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积淀后,我们将“中”与“易”的思想文化特质进行融汇合和,
取“中”之“适中”、“处中”、“执中”之意,取“易”之“不易”、“变易”、“简易”之
意,对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以“中”、“易”为统的儒、道、释中国传统主流文化进行删
编整合,并以现代科学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广泛吸纳既体现“中”的思想文化特
质,又体现“易”的思想文化传统;既传承“易”学思想体系,又发展“中”的价值理念的古今
中外反映“中易”理念的哲人名言,构建编纂能够反映当代中国人文哲学精神特征的新易学架构-
---《中易》,使之成为继《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之后的新的易学思想文化体系,在
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结合上,构筑当代中国人文哲学精神,为21世纪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二、《中易》与《周易》研究应用方法比较
    《中易》的研究应用方法,主要地体现在编纂《中易》的内容、架构及应用等方面,它是与
传统易学特别是《周易》的比较研究来确立的。
    第一,关于《中易》“辞”的方法。易学之所以能够起到使“言者尚其辞”的作用,主要是
因为其卦辞和爻辞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和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所带来的行为效
果,特别是爻辞广泛选取吸纳前人的名言警句和格言而构成,不仅能够引发人们的阅读和欣赏情
趣,还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生活情景的反复研读和义理演绎中,不断获得启发和教益,从而指导人
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孔子喜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方面,《中易》和《周易》的方法是
相通的。所不同的是,《周易》有64个卦辞,即: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蓄、
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蓄、颐、大
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
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这
些卦辞除乾坤两卦各多出1个爻辞外,其余皆为6个爻辞。《中易》有100个卦辞,即:本、比、
必、变易不易、并、不、不如、超然、成败、承、诚伪、待、待对、导引功法、导引功理、得
失、动静、度量、而、繁简、反复、感应、刚柔强弱、攻守、观、归、好恶、合和、恒、衡、悔
吝、祸福、积、及不及、吉、吉凶、极反、既未、渐、交、节、戒忌、进退、君子小人、可不
可、利弊、明暗隐显、难易、能不能、逆顺、取舍、去留、让争、忍、如若、善恶、善于不善、
赏罚、慎、生克制化、时、势、是非、适、虽、随、损益、体用、条件、通塞、同异、为不为、
位、无为有为、勿、先后、相、兴衰存亡、凶、虚实、养、一多、宜不宜、以、因果、因由、
用、有无、预、在于不在、则、真假、正反反正、知、至极、治理、治乱、中和、终始、自然。
这些卦的爻辞数多少不同,主要是根据卦辞所涉及的内容和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定,但每卦大
体在100爻左右。与《周易》的每卦6爻相比,《中易》的每卦多爻和爻数无限性,表明《中易》
是一个相对开放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文化体系。
    第二,关于《中易》“序”的方法。整个易学系统就是以“卦、爻序”为主体结构的“象
数”、“义理”统一体,而“序”即是由易学象数等基本要素来构成的秩序系统。从卦序和爻序
的基本架构来看,《周易》64卦的卦序和爻序,主要是从主观义理及客观卦象的结合上来排列
的。它以阴(--)阳(—)两个符号作为排列卦序和爻序的基本构成,这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
水平和人类认知条件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阴(--)阳(—)两个符号按数学逻辑方法演绎推
理,不仅可以起到序的排列作用,还能促使人们形成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观象以制
器”的目的。这正是易学能够影响民族传统的形象思维方式和注重实验的行为方式的重要哲学基
础。但用时代发展的观点看,用这种方式排列的卦爻序,难免有形式约束内容之嫌。即,先确定
形式,然后根据形式来确定内容。这样,就使本来能够包容万象的易学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
统。《中易》的100个卦序和每卦中的爻序,则是按照汉语“音”、“形”、“义”三者合一的构
成特点,以“音”序,即用25个汉语拼音字母(26个英文字母中的V除外)出现的先后次序,作为
卦序和爻序构成的基本要素,在主观义理相对确定的基础上,按客观音序来确定卦序和爻序。其
中,爻序取每四言中的第一个字的第一个字母为序号。同时,也还可以辅以自然数的排序方法。
这符合当前国际通用的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排序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周易》用阴(--)
阳(—)两个符号排列卦爻序所造成的相对局限性,有效解决形式对内容的制约问题,也为卦序
和爻序的构成提供了客观依据和丰富的象数资源,满足了义理资源扩大化的要求,使易学象数与
义理的结合更加趋向于客观自然、简便实用,体现着人类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行为能力的不断
进化和发展。同时,也为丰富和发展易学“玩”“占”方法创造了条件。

    第三,关于《中易》“用”的方法。《易·系辞传》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
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这就说明了“易”主要有四个方面的
用途。在这里,我们简要说明一下“玩”与“占”的问题。从实践应用的角度看,易学“玩”
“占”是启发人们阅读兴趣,提高人们阅读欲望的有效方法,也是易学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生生
不息的重要原因。这与易学应用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大众心理价值取向所分不开的。这种心理价
值取向,是人们对客观的自然和主观的人然、对客体的必然和主体的偶然的认识过程,是人们对
事物发展过程与结果的预知期待心理,以及人们对事物发展过程与结果的体验和反思。这种大众
心理价值取向的存在,为易学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中易》对此作了发展
和完善,即在卦爻辞象数与义理的归纳设置上,更加简易和贴近现实生活,它不仅注重事物发展
的结果,更注重事物发展的过程,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性、质量互变性和否定之否定
性,从而使人们在对过程的了解中,预测、体验主体或客体思维、行为方式所发生的自然或人
然、必然或偶然的结果,以及对这种结果的认知、体验和反思,并通过广泛应用系统论、信息论
和控制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使易学研究和应用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更加现实的指导作用。
由于《中易》采用了以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为主的卦爻序排列方法,其“玩”“占”功能
更加强大,“玩”“占”方法更加科学、简易。不仅可以用传统的签语方法进行“玩”“占”操
作,还可以应用微机应用程序来进行“玩”“占”操作,使卦爻辞的选取方式更加科学化和现代
化。
    需要指出的是,易学“玩”“占”作为一种文字游戏方法,完全不同于封建迷信活动中的
“占卜算命”。 孔子喜易,但“敬鬼神而远之”,他读“易”是为了从中吸取人生的哲理,以指
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因此,孔子提出了“不占而已”的思想。而荀子则直接作出了“善为易者不
占”的结论。南宋大哲学家朱熹虽喜欢易之“玩”“占”,并总结出了“假尔蓍,筮尔康”的筮
语,但他占筮,也只是获取卦爻辞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在得辞之后加以义理的参酌,用他自己
的话说就是“虚其心以求其义”, 从而达到探求人生真理和规范日常行为的目的。因此,易学的
“玩”“占”,只能作为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游戏方法,不能因此误入歧途。

    既然《中易》是以“音”为序,那么,其“玩”“占”的基本方法,主要是通过汉语拼音字
母顺序的检索来确定卦、爻辞的内容。例如:我们在卦辞检索过程中检索的拼音字母是
“ZIRAN”,那么,相对应的卦辞就是“自然”。同样地,如果我们在“自然”卦的爻辞检索过程
中,检索的拼音字母是“MCSL”,那么,在“自然”卦中相对应的爻辞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事在人为,理顺自然”。至于自然数的排序应用,也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探索或发挥。
    三、《中易》代表中国当代主流思想文化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1、《中易》的创立符合综合创新文化观
     关于当代中国人文哲学精神和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早在三四十年代就
提出了“综合创新文化观”,张立文等先生近年来也在大力提倡“和合学”。这些学说在当代哲
学社会科学界得到了广泛认同。而“综合创新文化观”和“和合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其本质
就是把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融合起来,构筑既传承历史又
反映时代人文哲学精神特征,既以中华民族“母文化”为基础,又“和合”人类先进文明的当代
人文哲学精神体系。《中易》的编纂,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传统易学和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方法,广泛吸纳《道德经》、《论语》、以及其他
道、儒、释等诸子百家经典著作中的“中易”理念,并注意把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反映
当今世界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吸收、整合到民族文化传统中,在内容与形式、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上,把传统易学与当代中国人文哲学精神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用“中易”理念解读
构筑时代精神,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实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2、《中易》的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易》以当代中国人文哲学精神和体现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实现了服务
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一是《中易》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国民思想伦理道德
和文化素质,促进“以德治国”目标的实现。“以德治国”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
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中易》是在广泛吸收前人优秀思想道德成果的基础上,适应当
代中国人文哲学精神特征要求,建立符合大众特点的思想伦理道德体系,为实施“以德治国”方
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载体。二
是《中易》的传播,有利于弘扬华夏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祖国团结统一。《中易》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哲学精神相结合的集大成者,其汉语言文化的特征,正是实现这一纽
带工程的重要文化载体。从其内容特征看,《中易》所取言辞的主体是历朝历代的名人名言和历
史典故,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语言,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特征,从中我们甚至可以
读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从其语音规范特征看,《中易》以汉语拼音字母读音作为排列卦、
爻辞的基本顺序,并明确要求按普通话标准诵读,这就从祖国语言文字特征上,为中华民族乃至
世界华人实现思想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有效载体。三是《中易》的传播,有利于中国文化
和中华民族价值理念的国际化,为当代中国人文哲学精神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随着世界政治多
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增多。面对西方
国家利用强权政治和经济实力来推行其价值理念的现实,我们应当拿什么来加以应对?这是一个
严肃而重大的时代课题。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首要的在于思想文化的复兴,这是任何一个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基础。《中易》正是在继承祖国易
学文化传统,借助易学文化在世界华人中的广泛影响,其言辞以中华民族“母文化”的价值理念
为主体,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核心,通过综合创新,吸收古今中外的人文哲
学精神智慧,综合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民族精神,构筑了科学的思想道德体系,成为中国文化走
向世界的有效载体。它和洋洋大观的古代典籍输出相比,有更加简易、灵活和大众化的特点。
《中易》的广为传播,将为中国人文哲学精神和中华民族价值理念的国际化,为当代中国人文哲
学精神走向世界,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3、《中易》的传播应用具备良好的社会基础条件
    《中易》作为学术性和通俗性、实用性相统一的哲学思想文化载体,具有广泛的民族心理认
同感,具备在大众文化媒体广泛传播的有利条件。一是《中易》有广泛的读者群。《中易》反映
的是以“中易”理念为主体的一般的处事规则,是大众化为人处世经典,适合于男女老幼、各行
各业的读者群。二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易》和《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
等传统的蒙学著作一样,选取了独特的语言文字形式。通篇以四四十六言为体例,不仅每句独立
成章,反映一个辩证思想,而且读来琅琅上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三是引人入胜的游戏方法。
《中易》借鉴传统易学“玩”“占”方法,通过一定的方式选取卦、爻辞,可以大大增强学习兴
趣,从而使《中易》成为一种通俗的、大众的“精神文化快餐”,实现其对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
指导应用价值。四是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中易》的卦爻序采用当代大众习惯的字
母顺序和阿拉伯自然数字顺序,可以在传统新闻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和应用程序
软件等现代传播手段,构筑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中易》研究不断走向科学化、大众
化、生活化,使《中易》成为当代中国人文哲学精神和思想伦理道德建设的“资源库”。     
    注:《中易》已专刊于2000年山东大学《青年思想家》杂志

李树森
工作单位及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委组织部
邮政编码:261061
联系电话:0536-8789073(办公室、传真)
          0536-8236022(家)
          13905368717(手机)
E-mail:lishu114@sohu.com
“中易书院”网址:http://lishusen.cc333.com
“中和易经”网址:http://yijing.weifang.com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李树森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