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人论易 -> 正文

朱熹論夬卦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8-31     点击次数:

夬乾下兊上
文章类型:学人论易 文章加入时间:2009年8月31日15:28

或説夬卦云:“聖人於隂消陽長之時,猶欲人戒謹恐懼,其警戒之意深矣。”曰:“不用如此説。自是無時不戒謹恐懼,非是到這時方戒懼。不成説天下已平治,可以安意肆志。只才有些放肆,便弄得靡所不至。”(沈僩録)

又如今書所喻“過分不止”之説,亦區區所諭,如僕所見,却是自家所以自處者,未能盡絶私意之累,而於所以開導聦明者,未盡其力爾。故夬以五陽之盛而比一隂,猶欲決之,故其繇曰:“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葢雖危懼自修,不極其武,而揚庭孚號。利有攸往,初不顧後患而小却也。(荅陳亮)

“揚于王庭,孚號,有厲”,若合開口處,便雖有劒從自家頭上落,也須着説。但使功罪各當,是非顯白,於吾何慊?

夬卦“號”字皆是作“户羔反”。惟“孚號”只作去聲讀,看來亦只當平聲。(沈僩録)

“壯于前趾”與大壯初爻同。此卦大率似大壯,只爭一畫。

王子獻卜,遇夬之九二,卜者告之曰:“必夜有驚恐,後有兵權。未幾,果夜遇寇,旋得洪帥。”

伊川改九三爻辭次序,看來不必改。

問:“夬卦九三‘壯于頄’。”先生曰:“君子之去小人,不必悻悻然見于面目。至於遇雨而為所濡濕,雖為衆陽所愠,然志在決隂,必能終去小人,故亦可得无咎也。葢九三雖與上六為應,而實以剛居剛,有能決之象,故‘壯于頄’則有凶,而和柔以去之乃无咎。如王允之於董卓,温嶠之於王敦是也。

又曰:“彖云:‘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今人以為陽不能無隂,中國不能無夷狄,君子不能無小人,故小人不可盡去。今觀‘剛長乃終’之言,則聖人豈不欲小人之盡去邪?但所以決之者自有道耳。”

又問:“夬卦辭言‘孚號’,九二言‘惕號’,上九言‘无號’,取象之義如何?”先生曰:“卦有兊體,兊為口,故多言‘號’也。”又問:“以五陽決一隂,君子盛而小人衰之勢。而卦辭則曰:‘告自邑,不利即戎。’初九‘壯于前趾’則‘往不勝’。九二‘惕號’則‘有戎勿恤’。‘壯于頄’則‘凶’。‘牽羊’則‘悔亡’。‘中行无咎’。豈去小人之道,須先自治而嚴厲戒懼,不可安肆邪?”先生曰:“觀上六一爻,則小人勢窮,‘無號有凶’之時,而君子去之之道,猶當如此嚴謹,自做手脚,葢不可以其勢衰而安意自肆也。其為戒深矣。(董銖録)

號(平聲),取兊象。

莧、陸是兩物。莧者,馬齒。

莧陸者,章陸,一名商陸。皆感隂氣多之物。藥中用商陸治水腫,其子紅。莧是馬齒,莧陸是章柳,今用治水氣者,其物難乾。

“中行无咎”,言人能剛決,自勝其私,合乎中行,則得无咎。但能補過而已,未是極至處。這是説那微茫閒有些箇意思?未得,釋氏所謂“流注想”,荀子所謂“偷則自行”,便是這意思。照管不着,便走將那裏去。爻雖無此意,孔子作象,所以禆爻辭之不足。如“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之類甚多。“中行无咎”,《易》中却不恁地看,言人占得此爻者,能中則无咎,不然則有咎。

(《文公易説》卷五,王天宗标点)

原无“王”字,据《语类》补正。

原无“得”字,据《语类》补正。

原无“所”字,据《语类》补正。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周易研究中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