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人论易 -> 正文

朱熹論艮卦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10-01     点击次数:

艮艮下艮上
文章类型:学人论易 文章加入时间:2009年10月1日5:30

吳必大問:“兼山所得於程門者云:‘艮内外皆止,是内止天理,外止人欲。又如門限然,在外者不得入,在内者不得出。'此意如何?”先生云:“何故恁地説?”因論:“‘艮其止',彖云‘止其所',便是觧‘艮其背'。盖人之四肢皆能運轉,惟背不動,止其所之義也。程傳觧作‘止於所不見',恐未安。若是天下之事皆止其所,己何與焉?人亦何與焉?此所謂‘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也。”又問:“莫是舜‘有天下而不與'之意否?”曰:“不相似。如所謂‘百官萬務,金革百萬之衆,飲水曲肱,樂在其中。萬變皆在人,其實無一事'是也。”又云:“‘艮其背',静而止也;‘行其庭',動而止也。萬物皆止其所,只有理而已,‘不獲其身'、‘不見其人'也。”因論《易》云:“彖、象、文言觧得《易》直是分曉精宻,但學者虚心讀之,便自可見。如‘利見大人',文言分明觧‘聖人作而萬物覩'之類是也。爻辭只是占得此卦爻之辭看作何用。謂如屯卦之‘利建侯',屯自是卦畫,何嘗有建侯意思?如晉文公占之,便有用也。又如‘王用亨于岐山',‘亨'字合作‘享'字,是王者有事於山川之卦。以屯 推之,皆可見矣。”(萬人傑録)

郭子和傳其父學,又兼象數,其學已雜,又被謝昌國拈掇得愈不是了。又問:“郭以兼山學自名,是其學只一艮卦?”曰:“《易》之道,一箇艮卦可盡,則不消更有六十三卦。”(金去偽録)

問:“‘止,非為也;為,不止矣 ' ,何謂也?”曰:“止便不作為,作為便不是止。”曰:“止是以心言否?”曰:“是。”淳舉易傳“内欲不萌,外物不接”。曰:“即是這止。”(問艮卦○陳淳録)

示喻艮背之説,周、 程 先生意是如此尋常,亦只此曉 會, 於道理、工夫無不是處。但近讀,見得彖辭觧云“艮其止,止其所也”,正説此句之意,則所謂“艮乃止也,背乃當止之所”也。 程 先生於此句下亦作此説,却不本上文卦辭之義。盖理自兩通,但文王本意則只當依孔子所觧為是,不須更引不見之説以雜之也。不審尊意以為如何?(荅吕竦)

問《通書》“艮其背,背非見也”云云。荅曰:“程子觧‘艮其背'謂止於其所不見,即此説。然看《易》意,恐不是恁地。如彖下止亦只是去止那上而止。‘艮其止'此一句,若不是‘止'字誤,本是‘背'字,便是‘艮其止'句觧那‘艮其背'一句。‘艮其止'乃是止於其所當止也,亦似《大學》言‘君止於仁,臣止於敬'之類。程子觧此下文觧得甚好,上面‘艮其背'是止於其所當止之地也。‘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萬物皆各止其所了,都純是理也。不見有已,也不見有人,都只見是理。”(徐寓録)

《伊川易傳》“艮其背”一段,只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則止於所不見,无欲以亂其心”、“不獲其身”者。盖外既無非禮之視聽言動,則内自不見其私己之欲矣。“外物不接”便是“姦聲亂色不留聰明,滛樂慝禮不接心術,惰慢邪僻之氣不設於身體”之意。又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易》中只是説‘艮其止,止其所'。人之四肢百骸皆能動作,惟背不能動,止於背,是止得其當止之所。明道答横渠《定性書》舉其語,是此意。伊川説却不同,又自是一説。不知伊川觧‘艮其止,止其所也',又説得分曉,却觧‘艮其背'又自有異,想是照顧不到。 周 先生《通書》之説却與伊川同也。”或問:“‘不見可欲,便心不亂'與‘艮其背'之説,何如?”曰:“老氏之説,非為自家‘不見可欲',看他上文,皆是使民人如此。如‘虚其心'亦是使他無思無欲,‘實其腹'亦是使他飽滿(温公如此觧,蔡文説不然)。”又曰:“‘艮其背',看伊川説,只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今人又説得深,少閒便恐走作,如釋、老氏之説屏去外物也。”又因説“止於所不見”曰:“非禮之事物,湏是常去防閑它,不成道我恁地了,便一向去事物裏面衮得。”(葉賀孫録)

“不獲其身”,不得其身也,猶言討自家自己不得。 又曰:“欲出於身,人才要一件物事,便須以身已去對副他。若無所欲,則可恁底平平過,便似無此身一般。”又曰:“伊川觧‘艮其背'一段,若别做一段看却好,只是移放《易》上説便難通,湏費心力口舌方始為説得出。”又曰:“‘上下敵應,不相與',猶言各不相管,只是各止其所。”又曰:“明道曰:‘與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兩忘也。'説得最好,便是‘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不見有物,不見有我,只見其所當止也。如為人君止於仁,不知下面道如何,只是我當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不知上面道如何,只是我當止於敬。只認我所當止也。以至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大事小事,莫不皆然。從伊川之説,到‘不獲其身'處便説不來,至‘行其庭,不見其人'越難説,只做止其所止,更不費力。”(葉賀孫録)

艮背之用,固在於止其所,然能止其所乃“知至”,“物格”以後事,始學者還便可用,否更告喻及也。(荅吕伯恭别紙)

所示疑義,若據《易》文,則“艮其背”即是“止其所”之義,而伊川説作兩般,恐非經之本 旨。 然其言止欲於無見,乃非禮勿視勿聽之義,於學者亦不為無用,更思之。(荅楊仲思)

“艮其背,不見其身”,盖是“閑邪存其誠”、“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奸聲亂色不留聰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之意,若能如此做工夫亦自好。“ 外物不接,内欲 不萌之際”,“之际” 二字,南軒以為當去,伯恭却説止於所不見是 眼雖見而心不見,恐無此理。但《易》本意却是説,只見義理,不見己身也,不知是疼,不知是痛,不知是利,不知是害,如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一般。“行其庭,不見其人”,是只見道理,不見那人也,不知是張三,不知是李四。(黄顯子録)

舊 聞 先生言:“‘艮其背',‘背'字 是‘止'字,彖中明言‘艮其止,止其所也'。”又言:“‘艮其背'一句是腦,故彖中言‘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也',四句只略相對。(同上)

問:“伊川‘艮其背'傳,看來所謂止者,正謂應事接物之時,各得其所也。今云‘止於所不見',又云‘不交於物',則是無所見、無所交,方得其所止而安;若有所見、有所交時,是全無可止之處矣。”曰:“這處無不見底意思。 周 先生也恁地説,是它偶看這一處錯了,相傳如此。但看孔子釋彖之辭云:‘艮其止,止其所也。'盖此一句即是説‘艮其背'。人身皆動,惟背不動,這便是所當止處。此句伊川却説得好。若移此句説它,腦子便無詐多勞攘。”(林夔孫録)

“行其庭,不見其人”,一似不曾見人一般。(同上)

因説“不獲其身”,曰:“如君止於仁,臣止於忠,但見得事之當止,不見此身之為利為害。纔將此身預其間,則道理便壊了。古人所以殺身成仁、舍生取義者,只為不見此身,方能如此。”(林學蒙録)

問:“‘艮其背,不獲其身',是静中之止;‘行其庭,不見其人',是動中之止。伊川云‘内欲不萌,外物不接,如是而止,乃得其止',似只説得静中之止否?”先生云:“然。此段分作兩截,却是‘艮其背,不獲其身',為靜之止;‘行其庭,不見其人',為動之止。總説則‘艮其背'是止之時,當其所止了,所以止時自不獲其身,行時自不見其人。此三句乃‘艮其背'之效驗,所以彖辭先説‘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却云‘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也'。”又問云:“‘止'有兩義,‘得所止'之‘止'是指義理之極,‘行止'之‘止'則就人事所為而言。”先生曰:“然。‘時止'之‘止',‘止'字小;‘得其所止'之‘止',‘止'字大。此段工夫全在‘艮其背'上。多是人 將‘行其庭'對此句説,便不是了。‘行其庭',則是輕説過。縁‘艮其背'既盡得了,則‘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矣。”

李閎祖問《伊川易傳》“艮其背”之義。曰:“此説似差了,不可曉。若據夫子説,‘止其所'也只是物各有所止之意。伊川又却於觧‘艮其止,止其所也',又是説得分明,恐上面是失 ? 檢 ”(錢木之録)

“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自後許多説話,只是此二句意。“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此是説“廓然而大公”。

張洽問“艮其背”處。先生曰:“‘艮其背,不獲其身',是只見箇道理,不見自家;‘行其庭,不見其人',是只見箇道理,不見箇人也。”(潘時舉録)

“艮其背”,背只是言止也。人之四體皆能動,惟背不動,取止之義。各止其所,則廓然而大公。(廖徳明録)

問:“‘艮其背,不獲其身'者,止而止也,所謂静而止其所也;‘行其庭,不見其人'者,行而止也,所謂動而止其所也。盖艮之義,止而已,當止而止。 止也當行,而行亦止也,此所謂‘止其所也'。静而止其所者,是只見道理所當止處,不見已身之有利害禍福也;動而止其所者,是只見道理所當行處,不見在人之有强弱貴賤也。古人所以舍生取義,殺身成仁者,不獲其身者乃能不見其人,未有顧已身之利害禍福,不能不畏侮於人之强弱貴賤也,故曰動靜各止其所,而必以主夫静者為本焉,所以自源而徂流也。 程 先生所謂‘止於所不見,則無以亂其心而止乃安',是又就做工夫上言,猶所謂‘姦聲亂色不留聰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之意,此盖发明所以能止之義,故其彖傳有曰:‘艮其背,故不獲其身,不見其人,是以能止也。'此恐言外之意,未必《易》之本義,不知如此看得否?”荅云:“不獲其身,不見其人,惟説甚善,然亦不專在此,日用精粗盖無不然也。 程 先生説自是其所見,如夫子彖傳、文言,未必文王之本意也。”(荅董銖録)

楊至問“止於所不見”。先生云:“盖是‘閑邪存其誠'、‘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如‘姦聲亂色不留聰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凡可欲者,皆置在背後之意。‘外物不接,内欲不萌之際',敬夫謂當去‘之際'二字,伯恭説‘止於所不見'是眼雖見而心不見,恐無此理。‘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但見義理之當止,不見吾之身;但見義理之當為,不知為張三李四。”(襲蓋卿録)

問《通書》“艮其背,背非見也”。曰:“只如‘非禮勿視'、‘姦聲亂色不留聰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非是耳無所聞,目無所見。程子觧‘艮其背'謂止於其所不見,即此説。但《易》意恐不如此。卦象下止便是去止那上止,彖‘艮其止'一句,若非‘止'誤,本是‘背'字,便為此句觧那‘艮其背'句。‘艮其止',是止於所當止,如《大學》‘君止於仁,臣止於敬'之類。程子觧此,下却好,不知上如何?又恁地説人之四肢皆能動,有止之象。‘艮其背',是止於其所當止之地也;‘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萬物各止其所,便都統是一理也,不見有已,也不見有人,都只見是理。

問:“艮‘行其庭,不見其人',《傳》曰:‘庭除之間,至近也。在背,則雖至近不見,謂不交於物也。外物不按 ,内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夫人豈得不交於物,而孑然自立於世哉?意此所謂不交者,謂非已之所當應,則雖在至近,而猶不見也。若非所當應,亦感之而動,則非所以為止矣。未知是否?”荅云:“熟讀彖傳之詞,可見文義。‘艮其背',乃‘止其所'之意,《程傳》恐非本文之 旨。”

蕭佐問 : “艮《易傳》云:‘止於其所不見,則無慾以亂其心。'又云:‘外物不接,内慾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竊恐外物無有絶而不接之理。若拘拘然務絶乎物,而求以不亂其心,是在我却無所守,而外為物所動,則奈何?”先生曰:“此一段亦有可疑。外物豈能不接?但當於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四者用力。”(蕭佐編次)

“艮其背,不獲其身”,只見道理所當止處,不見自家。自己不見害,不見利,不見痛痒,只見道理。如古人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皆是見得道理合當恁地處置,皆不見是張三李四。伊川説“艮其背”是“止於所不見”,其意如説“閑邪”,如所謂“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如所謂“姦聲亂色不留於聰明,淫樂慝禮不接於心術”,此意亦自好,但《易》之本意,未必是如此。劉孟容問:“老子所謂‘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與《易傳》同否?”荅云:“老子之意,是要得使人不見,故温公觧此一段,認得老子本意。聖人之治,‘虚其心',是要得人無思無欲;‘實其腹',是要得人充飽;‘弱其志',是要得箇不争;‘强其骨',是要得人作勞。後人觧得過髙了。《通書》云‘背非見也',亦似伊川説。‘止非為也',亦不是本意。《語録》中有云:‘周茂叔謂看一部《華嚴經》,不如看一艮卦。'下面注云言:‘各止其所。'他這裏却看得‘止'字好。”( ? 淵録)

“外物不接,内慾不萌之際”,南軒以為“之際”二字當除去,今《程傳》已無“之際”字。(同上)

“艮其背”便“不獲其身”,“不獲其身” 便“不見其人”。“行其庭”對“艮其背”,只是對得輕。身是動物,不道動都是妄,然而動斯妄矣,不動自无妄。(同上)

“艮其背”,渾只見得道理合當如此,入自家一分不得,着一些私意不得。“不獲其身”,不干自家事。這四句湏是説“艮其背”了,静時“不獲其身”,動時“不見其人”,所以彖辭傳中説“是以不獲其身”至“无咎也”。 周 先生所以説“定之以仁義忠信而主静”。這依舊只是就“艮其背”邉説下來,不是内不見己,外不見人。這兩卦各自是一箇物,不相秋採。(同上)

八純卦都不相與,只是艮卦是止,尤不相與,内不見己是内卦,外不見人是外卦,兩卦各自去。

問:“艮六二‘不拯其隨',程子謂:‘二不得以拯三之不中,則勉而隨之,不拯而惟隨也。'恐‘惟'字未的當。若‘不拯而惟隨',則如樂正子之於子敖,冉求之於季氏也。當只言‘不拯其所隨',故‘其心不快',如孔孟之於 時 君,諫不行、言不聽則去而已。勉而隨之,恐非時止之義?”荅云:“得之。”(潘時舉)

“艮其限”是截做兩段去。( 淵録)

熹嘗説,賈誼固有才,文章亦雄偉,只是言語急廹,失進言之序,看有甚事,都一齊説了,宜乎絳、灌之徒不悦 ,而文帝謙讓未遑也。且如一閒破屋,教自家修,湏有先後緩急之序。不成一齊拆下,雜然並修。看它 會 做事底人便别,如韓信、鄧禹、諸葛孔明輩,無不有一定之規模,漸漸做將去,所以所為皆卓然有成。這様人方是有定力, 會 做事。如賈誼胷次終是閙着事,不得荅 有些子在心中,盡要迸出來,只管跳躑爆趠不已,如乘生駒相似,制御它未下。所以言語無序,而不能有所為也。《易》曰:“艮其輔,言有序,悔亡。”聖人之意可見。(沈僴録)

《语类》为“此”。

“ 討自家自己不得 ”,当据《语类》改为“ 討自家 身已 不得 ”。

原缺“内欲”,据意补正。

原缺“之际”,据意补正。

原脱“背字”,当据《语类》补正。

“多是人”应据 《语类》改为“人多是”。

原为“ 檢 ? ”, 当据《语类》补正为“ ? 檢” 。

当为“接”。

原缺 “不獲其身”,据《语类》补正。

《语类》为“说”。

《语类》无“ 荅 ”。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周易研究中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