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人论易 -> 正文

朱熹論《文言傳》(三)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01-03     点击次数:

朱熹論《文言傳》(三)
文章类型:学人论易 文章加入时间:2010年1月3日17:37

銖問:“‘“忠信進德,脩辭立誠”,乾道也;“敬以直内,義以方外”,坤道也',脩辭恐是顔子‘非禮勿言'之類。敬義是確守貞一,如‘仲弓問仁'之類。脩省言辭等處,是剛健進前,一刀兩斷功夫,故屬乎陽,而曰乾道。敬義夾持,是退歩收斂,確實靜定功夫,故曰坤道。不知可作如此看否?”先生曰:“如此看得極是。”又問:“程子又云:‘脩省言辭,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之實事。'恐此謂乾道坤道處,亦不可作兩事看?”先生曰:“固皆是脩己上事。但若分言,則湏如此分别。大抵看道理,要看得他分合各有着落,方是子細。”(董銖録)

周良問“‘克己復禮',乾道也;‘持敬行恕',坤道也”,曰:“乾是‘見羣龍无首吉'。既變則成坤,故‘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坤則都無頭,但‘利牝馬之貞'而巳。所以乾卦自‘君子進德脩業',以至於‘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從知處說來。如坤,則但是說‘敬以直内,義以方外',只就持守處說,只說得一截。如顔子‘克己復禮'工夫,却是從頭做起來,是先要見得後却做去,大要着手脚。仲弓却只是據見成本子做,只是依本畵胡盧,都不問着那前一截了。仲弓也是和粹,但精神有所不及。顔子是大故通曉了。”(黄義剛録)

伊川云:“‘忠信所以進德',聖人之事;‘敬以直内',賢人之事。”一便恁地剛健,一便恁地柔順。(葉賀孫録)

“進德脩業”,這四箇字煞包括道理。德是就心上說,業是就事上說,忠信是自家心中誠實。“脩辭立其誠”,是說處有真實底道理。“進徳脩業”,最好玩味。( �1�0 淵録)

德者,得之於心,如得這孝之德在自家心裏。行出來,方見得這便是行。忠信是真實如此。(同上)

“知至”雖未做到那裏,然已知道業可居,心心念念做將去。“脩辭立其誠”以終它,終便是居了。“進德”、“知至”、“可與幾”是一類事。這般處說得精,便與它“崇德廣業”、“知崇禮卑”一般。若是那“始條理、終條理”,說得麤。(同上)

“知至至之”,主在“至”上;“知終終之”,主在“終”上。至是要到那去處而未到之辭。如去長安,未到長安,却先知道長安在那裏,從後行去,這便是進德之事。故進德是要日新又新,只管要進去,便是要至之,說道“可與幾”。未做到那裏,先知得如此,所以說“可與幾”。“進”字貼着那“幾”字,“至”字又貼着那“進”字,“終”則只是要守。業只是這業,今日如此,明日又如此,所以下箇“居”字。“終”者只這裏終,“居”字貼着那“存”字,“終”字又貼着那“居”字。德是心上說,義是那業上底道理。( �1�0 淵録)

乾是“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坤則只是“敬以直内,義以方外”。“克己復禮”底,是要見得天理人欲後方做將去。仲弓却只是據見在持守將去。(黄義剛録)

問“‘克己復禮',乾道;‘主敬行恕',坤道”,曰:“坤是箇無頭底。其繇辭曰:‘利牝馬之貞,先迷後得。'乾爻皆變而之坤,其辭曰:‘見羣龍无首吉。'乾便從知處說起,故云:‘知至至之,知終終之。'坤只是從持守處說起,故云:‘敬以直内,義以方外。'‘克己復禮',也是有知底工夫在前。‘主敬行恕',只是據見定依本分做將去。”(林夔孫録)

江德功言乾是定理,坤是順理,近是。(黄升卿録)

志乾氣坤。(同上)

佐問:“‘進德脩業',進德只一般說,至脩業,却又言‘居業',何也?”先生曰:“未要去理會‘脩'字、‘居'字,且湏去理 ? 如何是德?如何是業?”佐對云:“德者,恐是本於内而言;業者,見於外而言。”先生曰:“‘内、外'字近之。德者,得之於心者也;業者,乃事之就緒者也,如古人所謂‘業已如此'是也。且如事親之誠必,真箇是得之於吾心,而後見於事親之際,方能有所就緒。然却湏是忠信,方可進德。盖忠信,則無事不誠,實猶木之有根,其生不已也。”(蕭佐録)

林學履問“脩業”、“居業”之别,先生曰:“二者只是一意。居,守也。逐日脩作是脩,常常為此是守。”又問:“頤六爻,伊川解云‘上三爻是養德,義下三爻是養己、養口體',是否?”曰:“上三爻是養人,下三爻是資人以養己,養己所以養人也。”(黄義剛録)

�1�0 淵問“進徳脩業”,復云“居業、脩居”,所以不同。先生曰:“德則日進不已。業如屋室,未脩則當脩之,既脩則居之。”(襲盖卿録)

因說“進德居業”,“進”字、“居”字,曰:“今看文字未熟,所以鶻突,都只見成一片黑窣窣地。須是只管看來看去,認來認去。今日看了,明日又看;早上看了,晚間又看;飯前看了,飯後又看。久之,自見得開,一箇字都有一箇大縫罅。今常說見 得,又豈是懸空見得!亦只是玩味之久,自見得。文字只是舊時文字,只是見得都開,如織錦上用青絲,用紅絲,用白絲。若見不得,只是一片皂布。”(葉賀孫録)

問:“蘇李明以治經為傳道居業之實 ,居常講習,只是空言無益,質之兩先生。何如?”曰:“季明是横渠門人,祖横渠‘脩辭'之說,以立言傳後為脩辭,是(有缺字)為居業。明道與說《易》上‘脩辭'不恁地。脩辭,只是如‘非禮勿言'。若脩其言辭,正為立己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之實事,便是理 ? 敬義之實事,便是表裏相應。‘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便是立誠。道之浩浩,何處下手?惟立誠才有可居之處,有可居之處則可以脩業。業,便是逐日底事業,恰似日課一般。‘忠信所以進德'為實下手處。如是,心中實見得理之不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常常恁地,則德不期而進矣。誠,便即是忠信;脩省言辭,便是要立得這忠信。若口不擇言,只管逄事便說,則忠信亦被汨没動蕩,立不住了。明道便只辨他‘脩辭'二字,便只理 ? 其大規模。伊川却與辯治經,便理 ? 細密,都無縫罅。”又曰:“伊川也辯它不盡。如講習,不止只是治經。若平日所以講習,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與應事接物,有合講者,或更切於治經,亦不為無益。此更是一箇大病痛。”(同上)

又曰:“‘出辭氣,斯逺鄙倍',是‘脩辭立其誠'意思。”(同上)

“内積忠信,所以進德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也”,擇言便是脩省言辭,篤志便是立誠。“知至至之”,便是知得進前去。又曰:“‘知至'便是真實知得‘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至之'便是真箇求到‘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之地。‘知終'便是知得進到這處了;如何保守得,便終保守取,便是‘終之'。‘脩辭立其誠',便是‘知終終之'。‘可與幾',是未到那裏,先見得箇事幾,便是見得到那裏。‘可與存義',便似守得箇物事在。一箇是進,一箇是居。進,如‘日知其所亡',只管進前去;居,如‘月無亡其所能',只管日日恁地做。”(同上)

《易》之《文言》於乾九三,實明學之始終,而其所謂“忠信所以進德”者,欲吾之心實明是理而真好惡之,若其好好色,而惡惡臭也;所謂“脩辭立誠以居業”者,欲吾之謹夫所發以致其實,而尤先於言語之易放而難收也。其曰“脩辭”,豈作文之謂哉?今或者以脩辭名左右之齋,吾固未知其所謂然。設若盡如《文言》之本指,則猶恐此事當在忠信進德之後,而未可以遽及;若如或者賦詩之所詠歎,則恐其於“乾乾”、“夕惕”之意,又益逺而不相似也。(答鞏豐)

�1�0 淵問“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曰:“且如胡說脫空,‘誠意'如何立?說話一句是一句的確,方立得誠。‘居業',如人住屋子,日日如此。”

明道 先生論“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說得來如此動活流轉。若伊川以“篤志”解“立其誠”則緩了。

伊川解“脩辭立誠”作“擇言篤志”,說得來寛。不如明道說云:“脩其辭正,為立己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之實事。

“擇言”是“脩辭”,“篤志”是“立誠”。大率“進徳脩業”,秪是一事,進德是就心上說,脩業是就事上說。(楊道夫録)

道夫問:“‘内積忠信',是誠之於内;‘擇言篤志',是誠之於外否?”曰:“‘内積忠信'是實心,‘擇言篤志'是實事。”又問:“‘知至至之'是致知,‘知終終之'是力行,自今觀之,固是如此。然細思,恐‘知至'與‘知終'屬致知,‘至之'、‘終之'屬力行,二者自相兼帶。”曰:“程子云‘知至至之'主知,‘知終終之'主行。然某竊疑似亦不必如此說。只將‘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說,自得。盖無一念之不誠,所以進其德也。德謂之‘進',則是見得許多,又進許多。無一言之不實,所以居其業也。業謂之‘居',便是知之至此,又有以居之也。”(同上)

問:“‘脩辭立其誠',何故獨說辭?得非只舉一事而言否?”曰:“然。也是言處多,言是那發出來處。人多是將言語做没 紧要,容易說出來。若一一要實,這工夫自是大。‘立其誠',便是那後面‘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脩辭立其誠”,“其”字當細玩。“忠信所以進德,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誠”即指“忠信”也。(呂煇録)

問:“劉噐之問‘誠之目'於温公,曰:‘當自不妄語入,此《易》所謂“脩辭立其誠”也。'”答云:“近之。”(答程洵)

“内積忠信”,一言一動,必忠必信,是積也。“知至至之”,全在“知”字;“知終終之”,在着力守之。(葉賀孫録)

問:“‘知至至之,知終終之',恐是大略立箇期限如此。”曰:“這箇只是箇始終。”(吕煇録)

“知至至之,知終終之”,舊來所說未是。《遺書》“‘知至至之',主知;‘知終終之',主終”,盖上句則以知至為重,而“至之”二字為輕;下句則以知終為輕,而“終之”二字為重也。“存義”言其有以存是理而不失,非有取乎不過之義也。(答方士繇)

問“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曰:“‘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方說‘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知至'是知得到至處,‘至之'謂意思也隨它到那處,這裏便可與理 ? 幾 ? 處。‘知終'是知得到終處,‘終之'謂意思也隨它到那裏,這裏便可與存義。‘存'謂存主,今日也存主在這裏,明日也存主在這裏。”(葉賀孫録)

劉礪問“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曰:“上‘至'字是至處,下‘至'字是到那至處。‘知終'是終處,‘終之'是終之而不去,盖求必終於是,而守之不去也。先知為幾,如人欲徃長安,雖未到長安,然已知長安所在,所謂‘可與幾也'。 若已到彼,则不谓之‘几'。几者先知之谓也, 存者守而勿失。既知得箇道理如此,則堅守而勿失,所謂‘可與存義也'。”(沈僴録)

“知至至之”,“知至”則“知”字是輕,“至”字是到那處。“至之”則“至”字是實,“之”字是虚。如知得要到臨安,是“知至”,湏是行到那裏,方是“至之”。《大學》“知至”,“知”字是重,“至”字是輕。(葉賀孫録)

林問:“‘知至'與‘知終',‘終'字與‘至'字,其義相近,如何?”先生曰:“這處人都作兩段衮將去,所以難得分曉。‘知至'與‘至之',‘知終'與‘終之',分作四截說。‘知至'是知得到處,‘知終'是終其到處。‘至之'是湏着行去到那處,故曰‘知至至之';‘終之'是定要守到那處,故曰‘知終終之'。上兩箇‘知'字却一般。”舉《遺書》所謂“‘知至至之',主知也;‘知終終之',主終也”,“均一知也,上却主知,下却主終。要得守,故如此。”(徐 ? 録)

“知至至之”,知其可至而行至之也;“知終終之”,知其可住而止之。(錢木之録)

“知至至之”,此知謂進德者也;“知終終之”,此知謂居業者也。進德者,“日日新,又日新”,進進而不已也;居業者,日日守定在此也。然必内有忠信,方能脩辭,心不在時,如何脩得?於乾言“忠信”者,有健而無息之意;於坤言“敬”者,有順而有常之意。(同上)

銖問:“‘“知至至之”,致知也;“知終終之”,力行也。'雖是如此,知至、知終皆致知事,至之、終之皆力行事。然‘知至至之'主於知,故‘可與幾';‘知終終之'主於行,故‘可與存義',如何?”先生曰:“‘知至至之'者,言此心所知者,心真箇到那所知田地;雖行未到,而心已到,故其精微幾密一齊在此,故曰‘可與幾'。‘知終終之'者,既知到極處,便行進到極處;此真實見於行事,故天下義理都無走失,故曰‘可與存義'。所謂知者,不似今人草草略知得而已,其所知處,此心真箇一一到那上也。”(“知至至之”,進德之事。以知得端的如此,此心自實。從此處去,做便是進德處也。董銖録)

“上下无常非為邪,進退无恒非離羣”,是不如此,只要得及時。又云:“如此說也好。”( �1�0 淵録)

又曰:“‘君子進德脩業欲及時'者,進德脩業,九三已備,此則欲其及時以進耳。”(董銖録)

天下所患無君,不患無臣。有如是君,必有如是臣。雖使而今無,少閒也必有出來。“雲從龍,風從虎”,只怕不是真箇龍虎。若是真龍虎,必生風致雲也。(沈僴録)

又曰:“‘本乎天者親上',凡動物首向上,是親乎上,人類是也。‘本乎地者親下',凡植物本向下,是親乎下,草木是也。禽獸首多横,所以無智。此本康節說。”(董銖録)

問:“王弼說‘初上無隂陽定位',如何?”先生云:“伊川說‘隂陽竒耦,豈容無也?乾上九“貴而无位”,需上九“不當位”,乃爵位之位,非隂陽之位。'此說極好。”

或問“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答云:“元亨是乾之用處,利貞便是乾之意思。如人在此說話,便是發用處。纔黙而不言,自有箇意思在那裏。”(吕煇録)

四端猶四德。逐一言之,則各自為界限;分而言之,則仁義又是一大界限,故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如乾《文言》既曰“四德”,又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陳文蔚録)

“利貞者,性情也”,是對“元亨”而言,動而發散在外,靜時便收藏在内。性情猶言體質。(吴必大録)

又問“利貞者,性情也”,曰:“此性情如言本體,元亨是發用處,利貞是收斂歸本體處。(體却在下,用却在上。)如春時發生,到夏長茂條,逹至秋結子有箇收斂撮聚底意思,但未堅實,至冬方成。在秋雖是已實,漸欲脫去其本之時,然受氣未足便種不生,故湏到冬方成人。只到秋冬,疑若不見生意,不知都已收斂在内。如一株樹,有千子結實,各具生理,却將其子種之,便可成千株樹。剥卦‘碩果不食',正是此義。於此見得生生不窮之意。‘天地大德曰生',天地别無勾當,只是生而已。這箇道理直是自然,無安排。聖人亦只是見得此機緘,而發明出來耳。《程傳》解四德,只就物上說,最為明白。‘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解 得‘遂'字尤好。《通書》曰:‘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通即發見於外者,復是性體。”(同上)

“利貞者,性情也”,是乾元之性情。始而亨時,是乾之發作處,共是一箇性情。到那利貞處,一箇有一箇性情,百穀草木皆有箇性情了。元亨方是它開花結子時,到這利貞時,方見得它底性情。就這上看乾之性情,便見得這是那“利貞誠之復”處。

又問:“一陽動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如何利貞處乃為乾之性情?”先生曰:“元亨者,發見流行之處,利貞乃其本體無所作用之實。性情猶言情狀,於其收斂無所作用,方見得它情狀真實。”(董銖録)

“不言所利”,是說不似坤“利牝馬之貞”,但說利貞而已。( �1�0 淵録)

“不言所利”,明道說云:“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者,乾也。”此語説得好。

問乾:“‘不言所利',《程易》謂‘無所不利',故不言利,如何?”先生曰:“是也。乾則無所不利,坤只‘利牝馬之貞',則有利不利矣。”(董銖録)

“大哉乾乎”,陽氣方流行,固己包了全體,隂便在這裏了,所以說“剛健中正”。然不可道這裏却夾雜些隂柔,所以却說“純粹精”。

先生曰:“‘剛健中正,純粹精也',觀其文勢,只是言此四者又純粹而精耳。《程易》作六德解,未安。”(董銖録)

問:“乾‘剛健中正',或謂乾剛無柔,不得言中正。先生嘗言:‘天地之間,本一氣之流行而有動靜耳。以其流行之統體而言,則但謂之“乾”而無所不包。以動靜分之,然後有隂陽剛柔之别。'所謂‘流行之統體',指乾道而言邪?”先生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只乾便是氣之統體,物之所資始,物之所正性命,豈非無所不包?但自其氣之動而言,則為陽;自其氣之靜而言,則為隂。所以陽常兼隂,隂不得兼陽,陽大隂小,隂必附陽,皆此意也。”(董銖録)

“剛健中正”,為其嫌於不中正,所以說箇“中正”。陽剛自是全體,豈得不中正!這箇因近日趙善譽者著一件物事說道,只乾坤二卦便偏了。乾只是剛底一邉,坤只是柔底一邉。熹說與它道:“聖人做一部《易》,如何却將兩箇偏底物事放在劈頭?如何不討箇渾淪底放在那裏?”注中便是破它說。

林學履問:“伊川云‘中無不正,正未必中'也,如何?”曰:“如‘君子而時中',則是‘中無不正';若君子有時不中,即‘正未必中'。盖正是骨子好了,而所作事有未恰好處,故未必中也。”(黄義剛録)

德者,行之本。“君子以成德為行”,言德,則行在其中矣。(楊道夫録)

問:“‘行而未成',如何?”曰:“只是事業未就。”又問:“乾六爻皆聖人事,安得有未成?伊川云‘未成是未著',莫是如此否?”曰:“雖是聖人,畢竟初九行而未成。”問:“此只論事業,不論德否?”曰:“不消如此費力。且如伊尹居有莘之時,便是‘行而未成'。”(陳文蔚録)

“學聚、問辯”,聖人說得寛。這箇便是下面所謂“君德”。兩處說“君德”,皆如此。

學聚、問辯,明善、擇善,盡心、知性,此皆是知,皆始學之功也。(楊道夫録)

問:“大抵學便踐履,如何?”曰:“不可 。易云:‘學以聚之,問以辯之。'既探討得是當,且放頓寛大田地,待觸類自然有 ? 合處。故曰:‘寛以居之。'且未可說‘仁以行之'!”(周謨録)

“或躍在淵”,九四中不在人,則其進而至乎九五之位亦無嫌矣。但君子本非有此心,故云“或躍”。而《文言》又以“非為邪也”等語釋之。(答方士繇)

又問:“‘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聖人與天為一,安有先後之殊?”曰:“只是聖人意要如此,天便順從,先後相應,不差毫釐也。”因說:“人常云,如鷄覆子,啐啄同時,不知是如此否?”時舉云:“舊時家間常養鷄時,舉時為兒童日, 候 其雛之出,見他母初未常啄。盖氣數才足,便是横迸裂開。有時見其出之不利,因用手略助之,則其子下來便不長進,以此見得這裏一毫人力有不能與。”先生笑而然之。(潘時舉録)

問:“《程易》言‘天,專言之則道也'。”又曰:“‘天地者,道也',不知天地即道邪?仰 天地是形,所以為天地乃道邪?”先生曰:“伊川此句,熹未敢道是。天地只以形言。‘先天而天弗違'者,如‘禮雖先王未之有,而可以義起'之類。盖雖天之所未為,而吾意之所為自與道契,天亦不能違也。‘後天而奉天時',如‘天叙有典,天秩有禮'之類。雖天之所已為,而理之所在,吾亦奉而行之耳。盖大人无私,以道為體。此一節只是釋大人之德。其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將天地對日月四時鬼神說,便只是指形而下者言。”(董銖録)

問:“‘志壹則動氣',是‘先天而天弗違';‘氣壹則動志',是‘後天而奉天時',其意如何?”曰:“此是横渠恁地說。他是說春秋成後致麟,先儒固亦有此說。然亦安知是作起獲麟, 与文成致麟?但某意恐不恁地,这似乎不祥。若是一个 麟出後,被人打殺了,也掩采。”(黄義剛録)

“不先天而開人,各因時而立政”,(胡本“天”作“時”,欽夫云作“天”字大害事。)愚謂此言“先天”,與《文言》之“先天”不同。《文言》之云“先天”、“後天”,乃是左右參贊之意。如《左傳》云“實先後之”,意思却在中間,正合天運,不差毫髮。所謂“啐啄同時”也。此序所云“先天”,却是天時未至,而妄以私意先之,若“耕穫菑畬”之類耳。兩‘先天'文同而意不同,“先天”、“先時”却初不異。但上言天,下言人,上言時,下言政,於文為協耳。(與張欽夫)

(《文公易說》卷十六,王天宗标点)

原为“自”,据《语类》补正。

《语类》做“事”。

原缺“ 若已到彼,则不谓之‘几'。几者先知之谓也, ”,据《语类》补正。

原为“下”,据《语类》补正。

《语类》做“ 固然是 ”。

《语类》做“ 抑 ”。

原文缺“ 与文成致麟?但某意恐不恁地,这似乎不祥。若是一个 ”,据《语类》补正。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周易研究中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