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天人之辨”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10-04     点击次数:

2021年9月29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结项成果的研究质量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在山东大学知新楼召开了“易学基地‘十三五’规划系列成果研讨会”。会议围绕沈顺福教授承担并完成的基地重大项目:从天统人到人统天: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展开学术交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山东省社科院以及山东大学20位学者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心副主任李尚信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初衷和目的,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提出宝贵意见。项目负责人沈顺福教接着对课题的缘起与基本内容进行介绍。他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其中天人关系问题由此成为思想史的基本问题。但一直以来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存在概念内涵研究不清和以偏概全等不足。本课题也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回应而作。目前,该课题已然结项,但一定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与会专家能够多多批评指正,进而更好的厘清和解决这一重要问题。


结项成果介绍完毕后,与会专家纷纷围绕项目主题展开讨论。学者们首先对项目的主题与内容表示肯定,普遍认为沈顺福教授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型和学术价值。林安梧、赵法生、向世陵、李延仓、张克宾等教授认为课题所探讨的主题十分重要。课题成果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考察了天人问题,材料十分丰富,颇具创见。黄玉顺、邹晓东、郭萍等教授则从研究的视角、写作的方式等方面对课题予以肯定,认为作者围绕一个主题,将自己以往的思考呈现出来,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其次,与会专家对课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也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针对该项目的成果形式和框架内容,李尚信、曾振宇、李延仓、王玉彬、张克宾等教授指出,该成果在题目的选取和上下两册的分类形式上都存在可商榷之处。主标题“自然与人伦之辨”与课题的主题“天人之辩”并不完全相符;课题采取横向的思想通论与纵向的思想史分册形式,但两者在内容上区分度不够,存在重复。针对课题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极富参考价值的看法。围绕课题的主题“天人关系”问题,林安梧教授认为中国历史上天人关系虽各有特色,但主轴则是天人合一;翟奎凤教授则主张“天人合中”;赵法生教授对课题中对宋明理学在天人关系上的看法不完全赞同,并认为应区分理学与心学的天人观。谭明冉教授认为将“天人一体”的提出放置在魏晋时期并不合适;王玉彬则对课题中提出“天人合一”是无效命题的问题提出质疑。围绕课题中的“个体主体性”问题,究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缺乏对个人主体性的关注,还是受到西方研究范式的影响所致。陈晨捷、谭明冉、王玉彬、张文智、郭萍等教授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围绕课题中的“天”“帝”问题,“苍苍之天”能否概括天的全部内涵?天与帝之间的关系如何?赵法生、曾振宇、向世陵、张文智等教授也都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此外,与会学者还对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题成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向世陵、陈晨捷等教授指出课题的思想史写作部分仅仅写到王阳明为止并不合适,希望能够加入王夫之等人关于天人问题的讨论。李尚信、张克宾等教授认为课题的架构上应当围绕天人关系的主题展开,通论部分分别研究了“天”“人”“鬼神”“命”,是否应当加上对“性”这一重要话题的讨论,并且之后第四章“宇宙观、世界观和哲学”的章节设置,与整个框架结构安排似乎有些脱节。谢文郁教授则提出探讨天人关系如果仅从“思想史就是观念史”角度讨论会忽略很多重要问题,并从对“敬”“畏”“诚”“忧”这四个字的分析中提出对完善天人问题研究的建议。李延仓教授还指出课题内容谈到了儒家、道家、佛教,却没有涉及道教,应当予以补充。经过一天的研讨,会议在与会学者热情洋溢的论辩中落下帷幕,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