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加中心师生对现象学的了解,推动现象学与易学之间的交流,本中心于2019年3月11日,邀请市内从事现象学研究的相关专家来中心交流,本次交流会由易学中心李尚信教授主持。
此次交流会先由傅永军、李章印、陈治国、蔡祥元四位教授就现象学的来源、发展、主要内容、问题意识等内容做了简要的梳理和介绍。傅永军教授以“如何进入现象学”这一基本问题作为讨论的线索,介绍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不同哲学流派对本质和表象的不同看法,以此为基础引出了现象学对这一问题认知和理解的创新性颠覆。蔡祥元教授对现象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分别介绍了结构现象学、情感现象学、语言现象学与身体现象学等思想流派,分析、比较了不同现象学思想家的学术特点与差异。李章印教授则从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入手,介绍了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特征,认为生存现象学不避开此时此在的场景,更强调生活的原初体验,这与中国哲学的精神有一定的契合度。陈治国教授则从不同现象学流派之间的差异和争论点出发,剖析了不同现象学家的思维方法与思想特点。
在此次交流会的最后,中心师生与四位专家就易学与现象学交流的可能性、在相互诠释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会议的沟通十分活跃、富有成果。本次交流会议促进了现象学与易学之间的交流,为下一步召开“现象学与易学研讨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交流会乃是第二届“现象学与易学研讨会”的预备会议,首次“现象学与易学研讨会”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和《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该活动旨在促进作为现代哲学主流之一的现象学与根植中华文化根脉的易学之间的交流,为西学和中学的交流提供新的平台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