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刊索引易类总目(1994年)
李烁 整理
题名 |
作者 |
期刊 |
年 |
卷 |
页 |
《易传》的吉凶观 |
梁韦弦 |
周易研究 |
1994 |
(1) |
84-88 |
对古易图全息系统层次模型的认识 |
宇亮 |
周易研究 |
1994 |
(1) |
69-72 |
医易汇通而明人之生死病治 |
窦春江 |
周易研究 |
1994 |
(1) |
62-68 |
《周易》思维方式及其偏向发展 |
张其成 |
周易研究 |
1994 |
(1) |
52-58 |
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 |
夏金华 |
周易研究 |
1994 |
(1) |
17-32 |
《周易·序卦传》爻象变化规律之试探 |
刘蕙孙 |
周易研究 |
1994 |
(1) |
1-8 |
《易传》的宇宙图景与三个理论层面 |
崔大华 |
中州学刊 |
1994 |
(1) |
71-77 |
马王堆帛书《系辞传》残本全文的剖析 |
严灵峰 |
中国哲学史 |
1994 |
(1) |
3-9 |
《周易》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
李申 |
中国哲学史 |
1994 |
(1) |
20-26 |
生命哲学与生命美学:评刘纲纪的《周易美学》 |
邹元江 |
哲学研究 |
1994 |
(1) |
76-78 |
谈《三国演义》中的“梦占” |
吴宗海 |
语文学刊 |
1994 |
(1) |
9-12 |
《周易》的吉凶观 |
张正春 |
殷都学刊 |
1994 |
(1) |
26-32 |
《周易》咸卦之有心与无心辨 |
陈科华 |
益阳师专学报 |
1994 |
15(1) |
8-11 |
论王弼《易》学的“得意忘象”说 |
张善文 |
学术界 |
1994 |
(1) |
22-25 |
京房八宫卦结构与意蕴新探 |
俞齐煜 |
学海 |
1994 |
(1) |
41-44 |
周易与中国古代几何学探源 |
刘振修 |
现代教育研究 |
1994 |
3(1) |
91-94 |
秧歌“场图”与宇宙象数 |
张华 |
舞蹈艺术 |
1994 |
(1) |
46-62 |
《周易》的哲学思想和中国武术的运动原理 |
温力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1994 |
(1) |
9-13 |
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 |
李学勤 |
文物 |
1994 |
(1) |
44-49 |
略论《周易》对魏源政治思想的影响 |
李杰 |
唐都学刊 |
1994 |
10(1) |
40-43 |
中国建筑文化的易理阐释 |
王振复 |
时代建筑 |
1994 |
(1) |
12-16 |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易》理:读《周易之河说解》札记 |
王生平 |
社会科学辑刊 |
1994 |
(1) |
153-155 |
河图、洛书“天地之数”破译:《星河启示录》续一 |
曾祥委 |
韶关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4 |
15(1) |
1-14 |
《周易》流行语及文化层面 |
王建堂 |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4 |
17(1) |
57-60 |
《周易》卦爻辞中之贞悔考(续篇) |
李西兴 |
人文杂志 |
1994 |
(1) |
76-80 |
算命书的风行说明什么 |
赵志强 |
青年思想家 |
1994 |
(1) |
23-25 |
论《周易》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
杨昌勇 |
齐鲁学刊 |
1994 |
(1) |
49-54 |
《周易》对古典美学和文论批评的影响 |
蒋凡张小平 |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 |
1994 |
(1) |
7-14 |
《矛盾论》与《周易》哲学思维的比较 |
鲁子平 |
毛泽东思想论坛 |
1994 |
(1) |
63-65 |
《易》之象与《诗》之喻:《管锥编》札记一则 |
于传勤 |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
1994 |
(1) |
93-94 |
《荀子》与《易·文言》之比较 |
杨太辛 |
孔子研究 |
1994 |
(1) |
32-38 |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 |
曹定云 |
考古与文物 |
1994 |
(1) |
46-51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探源:《周易》“师左次无咎”与《尚书》六誓的军事观 |
李际均 |
军事历史研究 |
1994 |
(1) |
71-74 |
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民间是的灾变与救灾 |
贺润坤 |
江汉考古 |
1994 |
(1) |
50-53 |
评孙奇逢《易·大过》“正君子处非常之时能戮力相与以有为”的建功立业思想:读《读易大旨》札记之一 |
李之鉴 |
黄淮学刊:哲社版 |
1994 |
10(1) |
18-23 |
环境与人互动的太极图模式 |
史海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 |
1994 |
(1) |
66-70 |
《红楼梦》:《易》象与原型 |
杜正堂 |
红楼梦学刊 |
1994 |
(1) |
47-60 |
“河图”“洛书”初探 |
刘宝才 |
河洛史志 |
1994 |
(1) |
18-24 |
《周易》韵语对《诗经》音律的影响 |
李荀华 |
古汉语研究 |
1994 |
(1) |
33-34 |
略论孔颖达对《周易》义理学的拓展 |
张善文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4 |
(1) |
39-43 |
太易图与太极图:周敦颐太极图渊源论 |
束景南 |
东南文化 |
1994 |
(1) |
1-13 |
从“易”理看王夫之对朱熹的吸收和继承 |
陈宪猷 |
船山学刊 |
1994 |
(1) |
87-98 |
《周易》之《明夷》卦探微 |
贺彩龙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
1994 |
(1) |
48-51 |
布朗族鸡卦与“濮人”文化 |
俸春华 |
民族大家庭 |
1994 |
(1/2) |
58-60 |
太极图的空间结构与气功学 |
刘亚楠 |
周易研究 |
1994 |
(2) |
74-84 |
日象四卦解 |
乌恩溥 |
周易研究 |
1994 |
(2) |
62-70 |
宫的分别字与《周易》爻辞新解 |
任俊华 |
周易研究 |
1994 |
(2) |
6-9 |
《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探微 |
杨昌勇 |
周易研究 |
1994 |
(2) |
57-61 |
论《周易》象数对近体诗形式的影响 |
胡志勇 |
周易研究 |
1994 |
(2) |
52-56 |
结婚、离婚与革命:《周易》的言外之意 |
[美]夏含夷李衡眉 |
周易研究 |
1994 |
(2) |
45-51 |
论焦循《易》学的通变与数理思想 |
陈居渊 |
周易研究 |
1994 |
(2) |
23-35 |
西周金文与《周易·象传》 |
连劭名 |
周易研究 |
1994 |
(2) |
10-14 |
《周易》的三才统一观与《内经》的天人相应 |
白凌志王敏 |
中医药信息 |
1994 |
11(2) |
7-10 |
《周易》象数与道教神秘 |
张志哲 |
中华文化论坛 |
1994 |
(2) |
70-74 |
论唐代《易》、《老》兼综的道教学风 |
卢国龙 |
中华文化论坛 |
1994 |
(2) |
66-69 |
太极·太极图·太极拳 |
王怀 |
中国太极拳 |
1994 |
(2) |
8-11 |
《周易》与中国传统的思维范型: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
郭斯萍 |
争鸣 |
1994 |
(2) |
68-73 |
读《读易大旨》札记 |
李之鉴 |
殷都学刊 |
1994 |
(2) |
18-22 |
顺天应人与变革之道:《易·革》卦的前后 |
丁润生 |
殷都学刊 |
1994 |
(2) |
16-17 |
论《周易·蒙》的教育思想 |
陈科华 |
益阳师专学报 |
1994 |
15(2) |
74-77 |
“太极图”初探 |
陈琳 |
新疆艺术 |
1994 |
(2) |
22-27 |
同“《周易》新论—其为我国古代占卜的工具书”作者商榷 |
宋昭池 |
四川图书馆学报 |
1994 |
(2) |
26-29 |
应用《周易》预估太湖地区梅雨量级 |
袁建球 |
水文 |
1994 |
(2) |
41-45 |
也谈《周易》与预测学 |
宙浩 |
书与人 |
1994 |
(2) |
93-97 |
《周易参同契》秘传仙术的来龙去脉 |
胡孚琛 |
世界宗教研究 |
1994 |
(2) |
125-134 |
河图洛书探源 |
王卡 |
世界宗教研究 |
1994 |
(2) |
109-116 |
《易传》: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石 |
赵庆麟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
1994 |
(2) |
122-129 |
初论阴阳五行及周易对于戏曲艺术的浸润生发(之一) |
马建中 |
齐鲁艺谭 |
1994 |
(2) |
24-27 |
《易传》:从自然秩序到社会秩序 |
王志跃 |
南京大学学报:哲人社版 |
1994 |
(2) |
165-169 |
《周易》卦爻辞的思维特征 |
王志功 |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4 |
22(2) |
53-58 |
李觏的《易论》 |
余敦康 |
孔子研究 |
1994 |
(2) |
77-86 |
论《易传》和《老子》基本思想体系的一致 |
徐克谦 |
江苏社会科学 |
1994 |
(2) |
83-86 |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行归宜忌 |
王子今 |
江汉考古 |
1994 |
(2) |
45-49 |
诗化《周易》独辟蹊径:谈《周易真解精述》中的诗作 |
杜春荣 |
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 |
1994 |
(2) |
31-33 |
《需》卦新解 |
朱维 |
甘肃社会科学 |
1994 |
(2) |
21-24 |
论卜辞河岳之神格 |
林志强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4 |
(2) |
54-60 |
生生之易与如如之真:论智旭的三教合一思想 |
姚治华 |
东南文化 |
1994 |
(2) |
196-201 |
忧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与人生哲理 |
陈望衡 |
船山学刊 |
1994 |
(2) |
174-187 |
装帧易理太极论 |
刘半嘉 |
编辑学刊 |
1994 |
(2) |
66-68 |
《周易》与元素周期系 |
肖树森 |
周易研究 |
1994 |
(3) |
71-83 |
惊魄的宇宙之谜:《洛书》之我见 |
周康龄 |
周易研究 |
1994 |
(3) |
66-70 |
忧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与人生哲理 |
陈望衡 |
周易研究 |
1994 |
(3) |
56-63 |
河图洛书试析 |
王怀 |
周易研究 |
1994 |
(3) |
52-59 |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论《周易》美学的基本精神 |
王维平朱岚 |
周易研究 |
1994 |
(3) |
49-55 |
论《文心》的易象思想 |
陈守富 |
周易研究 |
1994 |
(3) |
34-42 |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之《易》教及其象数 |
邓立光 |
周易研究 |
1994 |
(3) |
20-29 |
易图的内涵格解释 |
张清宇 |
哲学研究 |
1994 |
(3) |
36-43 |
易入儒道简论 |
王德有 |
哲学研究 |
1994 |
(3) |
31-35 |
《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 |
陈鼓应 |
哲学研究 |
1994 |
(3) |
22-30 |
乐象之象与乐象之易 |
牛龙菲 |
音乐探索 |
1994 |
11(3) |
13-14 |
《周易》哲学在于按规律行止 |
李廉 |
殷都学刊 |
1994 |
(3) |
16-26 |
《周易》的心理学思想及其在先秦的发展 |
燕国材 |
心理学报 |
1994 |
26(3) |
312-318 |
河图洛书之谜 |
蔡运章 |
文史知识 |
1994 |
(3) |
35-39 |
《周易》的唯象思维与五行系统说 |
吴铁铸 |
思维科学通讯 |
1994 |
(3) |
41-48 |
安阳不是《周易》发祥地 |
靳极苍 |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4 |
17(3) |
20-21 |
周易古经韵考韵读 |
杨端志 |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4 |
(3) |
1-16 |
朱陆《太极图说》之辩的文化误区:[朱熹][陆九渊][陆九韶] |
张俊相 |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
1994 |
(3) |
13-15 |
论象数易学之正说 |
林忠军 |
齐鲁学刊 |
1994 |
(3) |
84-89 |
简论《周易》语言的涵盖性 |
马恒君 |
逻辑与语言学习 |
1994 |
(3) |
44-45 |
《周易》卦爻辞与《诗经》的比兴方法 |
刘鹤文 |
晋阳学刊 |
1994 |
(3) |
54-57 |
试论《周易》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杜成宪 |
教育史研究 |
1994 |
(3) |
2-6 |
《周易》的文化价值与周易研究热 |
唐明邦 |
黄冈师专学报 |
1994 |
14(3) |
31-37 |
形神兼备,意象结合:《周易》对武术教学的启示 |
刘亚玉 |
呼兰师专学报 |
1994 |
(3) |
75-76 |
《易》的思维范式与东方审美思维 |
姜澄清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4 |
(3) |
1-7 |
《周易》汉政论略 |
李勤德 |
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94 |
(3) |
44-49 |
“逐于智谋”的嬗变与浪漫情调的勃发:春秋战国时期的梦占语言方式之一 |
杨健民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
1994 |
(3) |
33-37 |
周易忧患情结试探 |
李丕显 |
东岳论丛 |
1994 |
(3) |
82-88 |
禅宗图象与周敦颐《太极图》 |
夏金华 |
当代宗教研究 |
1994 |
(3) |
41-45 |
《帛书周易校释》评介 |
周文章 |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
1994 |
9(3) |
128 |
《周易》卜筮与哲学兼容的力作 |
运涛 |
黑河学刊 |
1994 |
(3/4) |
101-102 |
简论《周易卦辞详解》成书有关易学问题 |
靳极苍 |
周易研究 |
1994 |
(4) |
84-89 |
玻尔“并协原理”与《八卦太极图》 |
李仕 |
周易研究 |
1994 |
(4) |
68-76 |
医《易》会通之我见:兼与李申兄商榷 |
萧汉明 |
周易研究 |
1994 |
(4) |
60-67 |
《周易》审美价值取向初探 |
周山 |
周易研究 |
1994 |
(4) |
48-52 |
试论道家思想与《易传》的形成 |
方光华 |
周易研究 |
1994 |
(4) |
40-47 |
十翼成篇考 |
黄庆萱 |
周易研究 |
1994 |
(4) |
3-4 |
略论《周易》天人合一之旨 |
张汉 |
中华文化论坛 |
1994 |
(4) |
96-98 |
《周易》与《内经》阴阳学说的渊源 |
刘炳凡 |
中国医药学报 |
1994 |
9(4) |
55-57 |
《周易》爻辞的涵韵 |
赵振兴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4 |
(4) |
10-13 |
太极图与杨式太极拳 |
梅应生 |
中国太极拳 |
1994 |
(4) |
18-22 |
中日两国学者研究秦简《日书》述评 |
沈颂金 |
中国史研究动态 |
1994 |
(4) |
16-19 |
卜辞日至说疑议 |
常玉芝 |
中国史研究 |
1994 |
(4) |
88-97 |
略论《三国演义》中的术数 |
吴宗海 |
镇江师专学报:社科版 |
1994 |
(4) |
1-6 |
《系辞》帛书本与通行本的关系及其学派问题:兼答廖名春先生 |
王葆玹 |
哲学研究 |
1994 |
(4) |
47-54 |
《周易》的人生观 |
张正春 |
殷都学刊 |
1994 |
(4) |
21-24 |
中国戏剧美学与《周易》 |
姚文放 |
艺术百家 |
1994 |
(4) |
55-63 |
《话说周易》三个问题 |
靳极苍 |
学术论丛 |
1994 |
(4) |
57-62 |
论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 |
邓球柏 |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4 |
18(4) |
133-137 |
山东周易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
白如祥章建敏 |
文史哲 |
1994 |
(4) |
104-105 |
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篇”新解 |
刘乐贤 |
文博 |
1994 |
(4) |
74-76 |
《周易》西行记 |
山青 |
书与人 |
1994 |
(4) |
126-129 |
《杂卦》卦序新论 |
任俊华 |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
1994 |
21(4) |
76-79 |
从灵龟崇拜说到龟卜文化:《诗经》民俗文化论之七 |
周蒙 |
求是学刊 |
1994 |
(4) |
78-82 |
也谈病人身上出现太极图:人体"显性太极图"之谜初探 |
刘济跃 |
气功与科学 |
1994 |
(4) |
28-29 |
《乾》卦卦爻辞叙事形态分析 |
赵新林 |
吕梁学刊 |
1994 |
(4) |
30-32 |
《易经》六十四卦的次数分布规律 |
马保平庞智强 |
兰州商学院学报 |
1994 |
10(4) |
75-78 |
论帛书《易传》与帛书《易经》的关系 |
廖名春 |
孔子研究 |
1994 |
(4) |
40-47 |
《周易》“用九”“用六”探析 |
陈柏华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
1994 |
(4) |
61-64 |
论《周易》的成书时代、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 |
宋祚胤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94 |
23(4) |
42-47 |
简析孙应鳌《淮海易谈》中的《易》即“心”说 |
黄富源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4 |
(4) |
16-20 |
从文王卦图到五行、十翼 |
赵缊 |
管子学刊 |
1994 |
(4) |
77-80 |
《周易》与企业经营管理 |
王清德 |
管子学刊 |
1994 |
(4) |
74-76 |
《易经》与稷下学:兼论《易传》为稷下黄老之作 |
黄宝先 |
管子学刊 |
1994 |
(4) |
70-73 |
《周易》哲学思想简析 |
李居洋 |
管子学刊 |
1994 |
(4) |
63-66 |
淄博市周易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
德文 |
管子学刊 |
1994 |
(4) |
61-62 |
文书的起源:河图、洛书为我国文书之首 |
关静芬 |
档案学研究 |
1994 |
(4) |
57-59 |
《周易》研究在国外 |
|
中州今古 |
1994 |
(5) |
17-19 |
“刑天”补释:兼谈殷墟卜辞中的首、面、天三字 |
冀小军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1994 |
(5) |
101-105 |
《周易》的诗歌(待续) |
武砺兴 |
阳关 |
1994 |
(5) |
42-44 |
论《周易》的科学原理 |
陈德述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
1994 |
(5) |
23-28 |
《易经》·教育·德育:门外《易》谈 |
徐明祥 |
山东教育科研 |
1994 |
(5) |
64-65 |
易医心理疗法治疗阳萎520例 |
闫承序 |
辽宁中医杂志 |
1994 |
21(5) |
209-210 |
太极图意蕴与现代科学的平行与启迪 |
李以渝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
1994 |
11(5) |
48-54 |
心物交感:文艺本体论:刘纲纪《周易美学》述评 |
邹元江 |
贵州社会科学 |
1994 |
(5) |
111-112 |
《周易》商旅专卦浅论 |
王双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4 |
(6) |
36-40 |
《周易》热的成因、现状和希望 |
王永云 |
求是学刊 |
1994 |
(6) |
93-94 |
《文心雕龙》的“道”:兼论《文心雕龙》与《周易》 |
贾树新 |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4 |
(6) |
38-40 |
论《周易参同契》的外丹术 |
郭东升 |
江汉大学学报:综合版 |
1994 |
11(6) |
40-43 |
比较经济体制的太极图 |
吴闻 |
读书 |
1994 |
(6) |
31-34 |
从周敦颐《太极图》探索与太极拳的哲理 |
钱惕明 |
武林 |
1994 |
(8) |
48-50 |
《周易》:从人学、神学到哲学 |
胡崧生胡建 |
文史知识 |
1994 |
(8) |
39-43 |
《离骚》灵氛筮语用两“日”字发微 |
黄灵庚 |
文史知识 |
1994 |
(8) |
101-103 |
言意之间的“不尽之尽”:略论《周易》的言意观 |
朱立元 |
学术月刊 |
1994 |
(10) |
65-72 |
太极拳·太极·太极图 |
王怀 |
武林 |
1994 |
(10) |
34-37 |
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 |
刘乐贤 |
文物 |
1994 |
(10) |
37-42 |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刍议 |
饶宏孝 |
浙江中医杂志 |
1994 |
29(11) |
497-498 |
谈《未济》卦的解释与贡献 |
李保林 |
学习论坛 |
1994 |
(11) |
43-45 |
《周易》对领导哲学原则的启示 |
|
现代领导 |
1994 |
(11) |
40-41 |
以文会友,切磋《周易》:首届沪台两地《周易》学术研讨会概述 |
周山 |
社会科学 |
1994 |
(12) |
69-72 |
《内经》与《周易》关系探析 |
刘荩文 |
辽宁中医杂志 |
1994 |
21(12) |
535-537 |
《周易》与人类婚俗 |
张武梅珍生 |
江汉论坛 |
1994 |
(12) |
39-43 |
《易》的符号学的性质 |
周文英 |
哲学动态 |
1994 |
(增刊) |
71-76 |
经济计量时归纳逻辑概率之涵义测量:因缘和论及易理之运用 |
林国雄 |
哲学动态 |
1994 |
(增刊) |
31-37 |
黄帝与河图洛书 |
李学勤邢文 |
炎黄春秋 |
1994 |
(增刊) |
7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