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刊索引易类总目(1993年)
李烁 整理
题名 |
作者 |
期刊 |
年 |
卷 |
页 |
卜用甲骨的用后处理 |
段渝 |
文史知识 |
1993 |
(1) |
23-26 |
从“易”之三义看中西传统思维差别的根源 |
李志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1) |
95-100 |
王船山的《周易》象数论 |
唐明邦 |
船山学刊 |
1993 |
(1) |
65-75 |
“瑶蛊”的哲学思想与《周易》之学 |
盘福东 |
东南文化 |
1993 |
(1) |
37-43 |
建国以来《周易》研究回顾 |
李果仁 |
东南文化 |
1993 |
(1) |
44-54 |
善为《易》者不占 |
曹础基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1) |
24-29 |
《周易·需卦》论释 |
傅剑平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1) |
30-37 |
从帛书异文看《周易》训诂中存在的问题 |
吴辛丑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1) |
38-42 |
《离骚》中之《周易》义理发微 |
邱耐久 |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93 |
(1) |
63-68 |
帛书《系辞》上篇析论 |
李学勤 |
江汉考古 |
1993 |
(1) |
80-83 |
唐代和声思维拾沈上:敦煌乐谱·合竹·易卦 |
席臻贯 |
交响 |
1993 |
(1) |
19-23 |
《周易》中所见古代婚姻礼俗考:兼释《屯》、《睽》、《归妹》、《渐》和《家人》等卦 |
李衡眉 |
孔子研究 |
1993 |
(1) |
10-19 |
周易占筮底蕴 |
李丕显 |
齐鲁学刊 |
1993 |
(1) |
97-102 |
《周易》与风水相宅 |
刘天华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
1993 |
(1) |
112-121 |
倚筇随处弄潺湲:近十几年中国大陆《周易》研究述评 |
周山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
1993 |
(1) |
57-67 |
周易图象学思潮 |
李申 |
文献 |
1993 |
(1) |
65-78 |
河图洛书谈 |
王怀 |
武当 |
1993 |
(1) |
16-17 |
关于《周易》的几个问题 |
(日)小岛祐马屠承先 |
哲学译丛 |
1993 |
(1) |
69-73 |
睡虎地秦简日书的内容、性质及相关问题 |
刘乐贤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1993 |
(1) |
67-74 |
道家新成员考辨:兼论《易·系辞》不是道家著作 |
周桂钿 |
周易研究 |
1993 |
(1) |
1-6 |
论孙奇逢“学《易》全是用《易》”的学以致用思想 |
李之鉴 |
周易研究 |
1993 |
(1) |
20-26 |
论易哲学与易文化圈 |
成中英 |
周易研究 |
1993 |
(1) |
27-34 |
论《故事新编》的象数文化结构及其在鲁迅创作中的意义 |
张文江 |
社会科学 |
1993 |
(10) |
74-77 |
我与《周易卦辞详解》 |
靳极苍 |
文史知识 |
1993 |
(11) |
3-12 |
《周易》对经营的思考 |
周胆琴 |
经营与管理 |
1993 |
(11) |
38-39 |
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纪要 |
王新春 |
哲学动态 |
1993 |
(11) |
13-15 |
太极思维方式与东方管理原则:《周易》的治国理财之道 |
唐明邦 |
孔子研究 |
1993 |
(12) |
20-23 |
寻根探源,发扬光大:“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综述 |
吉人 |
社会科学 |
1993 |
(12) |
73 |
《周易·谦卦》与泛谦德传统 |
虞友谦 |
学术月刊 |
1993 |
(12) |
41-45 |
当代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周易的自然哲学基础》一书谈起 |
余敦康 |
哲学研究 |
1993 |
(12) |
49-51 |
论张载对《易》的研求与演绎 |
王缵叔 |
宝鸡师院学报:哲社版 |
1993 |
(2) |
20-24 |
王船山周易大象解的意义 |
罗光 |
船山学刊 |
1993 |
(2) |
5-18 |
简论《周易》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 |
宁竞英 |
湖南社会科学 |
1993 |
(2) |
71-73 |
梦象、占梦与中国文化 |
姚伟钧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2) |
69-73 |
秦简日书“建除”与彝文日书“建除”比较研究 |
高明 |
江汉考古 |
1993 |
(2) |
65-76 |
历法与《周易》和阴、阳八卦的关系:兼对世界日历新方案提出三点建议 |
万霆 |
江西社会科学 |
1993 |
(2) |
28-32 |
《周易》与庆历新政 |
陈金全 |
晋阳学刊 |
1993 |
(2) |
59-61 |
《日书》四方四维与五行浅说 |
刘信芳 |
考古与文物 |
1993 |
(2) |
87-94 |
“筮起于数”之探索 |
黄石声 |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2) |
59-62 |
读《中国古代龟卜文化》 |
孙希国 |
民俗研究 |
1993 |
(2) |
100-104 |
论《焦氏易林》的文学价值 |
陈良运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
1993 |
(2) |
194-192 |
真元妙道与《真元妙经图》:兼论周子《太极图》之渊源 |
王卡 |
世界宗教研究 |
1993 |
(2) |
49-60 |
巫咸探源 |
李炳海 |
世界宗教研究 |
1993 |
(2) |
71-77 |
说周易泰否卦 |
李西兴 |
文博 |
1993 |
(2) |
59-65 |
《周易》碑石考 |
苗喜霖 |
文博 |
1993 |
(2) |
74-75 |
《易经》睽六三爻辞的断句 |
胡文辉 |
文献 |
1993 |
(2) |
3-6 |
周易图象学思潮下 |
李申 |
文献 |
1993 |
(2) |
66-84 |
马王堆出土帛书《系辞》为现存最早的道家传本 |
陈鼓应 |
哲学研究 |
1993 |
(2) |
42-49 |
《周易》改革思想揆义 |
宋定国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1993 |
(2) |
39-44 |
《周易》原著精神真相大白 |
谢宝笙 |
周易研究 |
1993 |
(2) |
1-12 |
《周易》哲理与现代权力决策层次的最佳组合 |
谢玉堂 |
周易研究 |
1993 |
(2) |
33-35 |
《周易》成词例说 |
徐传武 |
周易研究 |
1993 |
(2) |
36-47 |
从原始思维中的两个世界看《周易》的卦爻辞 |
李道湘 |
周易研究 |
1993 |
(2) |
48-52 |
《中国古代龟卜文化》感言 |
宋开玉 |
周易研究 |
1993 |
(2) |
53-57 |
易变数学引论 |
王俊龙 |
周易研究 |
1993 |
(2) |
58-63 |
洛书与哥德巴赫猜想 |
傅熙如 |
周易研究 |
1993 |
(2) |
64-68 |
阴阳失衡现象刍议和成卦多人为因素假说 |
邓先实 |
周易研究 |
1993 |
(2) |
69-70 |
周代占梦术的发展及其政治功能 |
杨健民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
1993 |
(3) |
17-23 |
《左传》“之卦”说 |
陈利民 |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
1993 |
(3) |
33-36 |
神州大演“易”:电视片《中华周易》拍摄散记 |
珊泉 |
黄河 |
1993 |
(3) |
93-113 |
《周易·需卦》经义求正 |
陈柏华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
1993 |
(3) |
59-60 |
论老、易哲学与唯物辩证法:老子、易位 |
降大任 |
晋阳学刊 |
1993 |
(3) |
45-54 |
也谈殷卜辞中的上甲廿示 |
卞仁 |
考古 |
1993 |
(3) |
852-857 |
儒道两家间存在争议的几种古籍之剖析:《管子》四篇、《中庸》(包括《大学》、《表记》、《道德经》、《易系辞传》四种对读记) |
赵俪生 |
齐鲁学刊 |
1993 |
(3) |
24-28 |
石头宗、《参同契》与禅宗美学 |
皮朝刚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 |
1993 |
(3) |
14-20 |
太极图内涵蠡测 |
乾坤子 |
四川文物 |
1993 |
(3) |
12-16 |
顾颉刚先生对周易研究的贡献 |
戈春源 |
铁道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93 |
(3) |
46-48 |
《周易》研究的新开拓:评《周易美学》 |
刘清平 |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3) |
123-124 |
《周易》对中国意象理论建构的重要贡献 |
陈望衡 |
学术月刊 |
1993 |
(3) |
76-81 |
儒道思想文化的合流:从《易经》到《易传》 |
王志跃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1993 |
(3) |
63-67 |
河图洛书探微 |
王兴业 |
周易研究 |
1993 |
(3) |
1-16 |
《周易》词义辨析 |
吴新楚 |
周易研究 |
1993 |
(3) |
17-19 |
咸恒渐归妹四卦浅解 |
吕绍纲 |
周易研究 |
1993 |
(3) |
20-26 |
权能与场有:行依论:易道的诠释一 |
唐力权 |
周易研究 |
1993 |
(3) |
27-35 |
周易的符号结构与物质的元素结构:兼谈对辩证思维智能机的启示 |
李廉 |
周易研究 |
1993 |
(3) |
36-41 |
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
刘大钧 |
周易研究 |
1993 |
(3) |
71-73 |
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闭幕词 |
刘大钧 |
周易研究 |
1993 |
(3) |
74-76 |
日本的卜骨 |
(日)神泽勇一王培新 |
博物馆研究 |
1993 |
(4) |
76-80 |
《周易》与明代沿海卫所城堡建设 |
周思源 |
东南文化 |
1993 |
(4) |
165-170 |
现代管理的变易之道 |
凌俊池 |
甘肃理论学刊 |
1993 |
(4) |
24-28 |
《周易》·奇字·神秘数学 |
耿济 |
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4) |
28-35 |
《周易》:中国哲学的正宗 |
袁振保 |
江海学刊 |
1993 |
(4) |
100-106 |
从《明夷待访录》之命题看《周易》对黄宗羲的影响 |
陈柏华 |
江苏社会科学 |
1993 |
(4) |
88-92 |
睡虎地秦简日书“四法日”小考 |
刘乐贤 |
考古 |
1993 |
(4) |
365-366 |
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研究 |
刘乐贤 |
考古学报 |
1993 |
(4) |
435-454 |
简论风水中气的特性 |
梁景之 |
民俗研究 |
1993 |
(4) |
77-80 |
孤本古籍《大易则通》整理纪要 |
李文炳 |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
1993 |
(4) |
66-67 |
《周易》时代的渔猎和畜牧 |
王廷洽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4) |
40-45 |
《周易》新论—其为我国古代占卜的工具书 |
张展舒 |
四川图书馆学报 |
1993 |
(4) |
67-74 |
齐家文化所发现卜骨的民族考古学研究 |
木易 |
西北史地 |
1993 |
(4) |
10-14 |
瑶族的“打卦” |
韩兰英李成志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
1993 |
(4) |
64-67 |
神秘的六十四:《周易》“阴阳”说与节拍 |
唐朴林 |
中国音乐 |
1993 |
(4) |
22-23 |
中华《易》文化与民族思维方式 |
罗炽 |
中国哲学史 |
1993 |
(4) |
40-48 |
论《周易》筮数与象理的本质及其占断原理的矛盾 |
梁韦弦 |
中国哲学史 |
1993 |
(4) |
49-54 |
论睡虎地秦简日书的结构特征 |
郑刚 |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4) |
95-102 |
“周游六虚,为变所适”的启示:学习《周易决策学》的一些体会 |
杨浩明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科版 |
1993 |
(4) |
53-55 |
壮族鸡卜 |
何扬波 |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
1993 |
(4) |
43-44 |
帛书《系辞》和帛书《黄帝四经》 |
陈鼓应 |
周易研究 |
1993 |
(4) |
1-8 |
帛书《系辞》释文再补 |
廖名春 |
周易研究 |
1993 |
(4) |
9-11 |
《周易》“时”“位”观念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 |
林丽真 |
周易研究 |
1993 |
(4) |
12-25 |
《易》学源流及其《易》源论证 |
王子奂 |
周易研究 |
1993 |
(4) |
26-32 |
权能与场有:行依论:易道的诠释(二) |
唐力权 |
周易研究 |
1993 |
(4) |
45-52 |
《周易》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画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
李巍 |
周易研究 |
1993 |
(4) |
53-56 |
略论乾卦的系统性质 |
钮福铭 |
周易研究 |
1993 |
(4) |
69-75 |
闻一多《易·泰卦》“匏瓜”说新证 |
李思乐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1993 |
(5) |
20-22 |
《河图》《洛书》篇目辑说 |
王宁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1993 |
(5) |
28-34 |
云梦秦简《日书》所见法与习俗 |
(日)工藤元男莫枯 |
考古与文物 |
1993 |
(5) |
105-112 |
从“周易热”看对《周易》智慧的开发 |
翟廷晋 |
社会科学 |
1993 |
(5) |
23-37 |
《睡》简与《放》简《日书》比较研究 |
林剑鸣 |
文博 |
1993 |
(5) |
15-20 |
灵禽、祥物、卜具与戏物:我国古代鸡文化漫说 |
陈宁英 |
文史知识 |
1993 |
(5) |
50-55 |
《周易美学》 |
张玉能 |
文艺研究 |
1993 |
(5) |
154-156 |
DNA复制程序与易卦展程序的同一性 |
(美)窦宗仪 |
浙江学刊 |
1993 |
(5) |
56-61 |
《周易》中的勤廉思想 |
宋定国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1993 |
(5) |
9-14 |
论儒家境界观的的构建:从《易经》、孔子到《易传》 |
刘太恒 |
复旦学报:社科版 |
1993 |
(6) |
60-66 |
“《易》无达占”类例述评 |
蒋凡 |
复旦学报:社科版 |
1993 |
(6) |
67-74 |
《周易》与中国传统养生学 |
姚伟钧 |
求索 |
1993 |
(6) |
115-119 |
《周易》卦爻辞中之贞悔考 |
李西兴 |
人文杂志 |
1993 |
(6) |
82-87 |
日本的“预卜文化” |
程绍海 |
日本学刊 |
1993 |
(6) |
115-119 |
祭说 |
丁骕 |
社会科学战线 |
1993 |
(6) |
148-152 |
从《周易》看哲学起源于宗教 |
翁美琪 |
社会科学战线 |
1993 |
(6) |
76-81 |
先天八卦卦序与京房易八宫内卦序排列关系证 |
郭志成 |
社会科学战线 |
1993 |
(6) |
82-91 |
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 |
廖名春 |
哲学研究 |
1993 |
(7) |
58-65 |
占筮大师宋献策 |
王瑞平 |
历史大观园 |
1993 |
(8) |
2-3 |
也谈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 |
陈鼓应 |
哲学研究 |
1993 |
(9) |
58-60 |
《周易》与中国古典美学 |
毛宣国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 |
1993 |
11(4) |
13-18 |
《周易》:古代管理学的萌芽 |
李邦国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
1993 |
13(2) |
23-27 |
星河启示录:河图、洛书、八卦的破译及其他 |
曾祥委 |
韶关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14(3) |
1-24 |
《周易》的宇宙观简论 |
王子耀 |
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15(1) |
11-15 |
《易传》形训略说 |
黄玉顺 |
淮阴师专学报 |
1993 |
15(4) |
80-81 |
美猴王与易卦 |
李安纲 |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16(3) |
12-19 |
《周易》新论 |
邓球柏 |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17(3) |
95-100 |
八卦卦画和数字八卦符号 |
刘少敏 |
光明日报 |
1993 |
2.28 |
6 |
首先发现周代文物上刻有八卦卦画图象 |
刘少敏 |
光明日报 |
1993 |
2.28 |
6 |
《易》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
罗炽 |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20(1) |
98-104 |
《周易》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
王记录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20(2) |
20-24 |
略论《周易》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
彭忠德 |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20(3) |
50-55 |
关于无名类、历类卜辞中用辞性质的考察 |
黄天树 |
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
1993 |
22(3) |
119-122 |
殷契卜辞及周金铭文纪日干支中之易卦 |
黎子耀 |
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93 |
23(1) |
56-64 |
《周易》思维初探 |
马全智 |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33(3) |
58-62 |
《周易》发微 |
李学文 |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33(4) |
34-35 |
风水文化小议 |
司马琪 |
文汇报 |
1993 |
6.12 |
7 |
《周易》与中国美学精神二题 |
陈望衡 |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7(1) |
70-76 |
说“乾卦” |
马玉山 |
黄淮学刊:哲社版 |
1993 |
9(2) |
34-37 |
略论《周易》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
周正刚 |
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9(2) |
32-33 |
王廷相象数观刍议 |
秦栓柱 |
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3 |
9(3) |
3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