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刊索引易类总目(1988年)
刘洋 整理
题名 |
著者 |
刊名 |
年份 |
周易对立、变化、创新思想中的美学意义 |
黄寿祺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3).-46-52 |
《周易》研究之反思 |
李衡眉 |
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4).-38-41 |
试论《周易》整体观的特点 |
耿成鹏 |
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6).-65-67 |
论《周易》“倚数-极数-逆数”的数理观 |
周瀚光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6).-11-17 |
《太平经》与《周易》 |
伍伟民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6).-18-24 |
《周易》爻辞诗歌的整体结构分析 |
傅道彬 |
江汉论坛 |
1988,(10).-49-54 |
《周易》与宇宙全息统一论 |
刘长允 |
理论学刊 |
1988,(6).-75-79 |
《周易》潜龙、飞龙源流考辨 |
陆思贤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4).-119-125 |
简论《周易》的思维取向、思维形式及思维方法 |
刘仲宇 |
求是学刊 |
1988,(5).-43-48 |
试论《周易·系辞》对社会历史的认识 |
张晓松 |
上饶师专学报 |
1988,(3/4).-32-34 |
从《周易》看武王伐纣的真相 |
李大用 |
社会科学战线 |
1988,(4).-146-153 |
熹平石经中《周易》体例的臆定 |
杨建辉 |
文博 |
1988,(3).-42-44 |
追索古代中国智慧之光-读近年来的《周易》研究 |
谢维扬 |
文汇报 |
1988,6.21.-3 |
《古本周易参同契补遗》释译 |
宋山海 |
武当 |
1988,(1).-14 |
《古本周易参同契补遗》释译 |
朱山海 |
武当 |
1988,(2).-22-23 |
谈《周易·系辞》中的重人事思想 |
赵荣织 |
西部学坛 |
1988,(1).-76 |
简论《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 |
李衡眉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
1988,(2).-10-15 |
论《周易》与先秦文学的关系 |
孙玉成 |
延边教育学院学刊:综合版 |
1988,(1/2).-78-83 |
《史记》与《周易》经传 |
田汉云 |
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88,(2).-143-148 |
还《周易》“太极说”以本来面目 |
郑谦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8,(2).-96-106 |
中国《周易》研究之新进展 |
唐明邦 |
哲学动态 |
1988,(4).-23-26 |
论《周易》的符号象征 |
陈良运 |
哲学研究 |
1988,(3).-58 |
从系统和信息观点看《周易》经传 |
刘长林 |
哲学研究 |
1988,(3).-66 |
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综述 |
|
哲学研究 |
1988,(3).-79 |
中国文化·原本与致用-《周易》管窥 |
李戏鱼 |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3).-43-47 |
一部创造性的学术专著-宋祚胤《周易译注与考辨》评介 |
游唤民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8,(1).-139-141 |
孔子认为《周易》不是卜筮之书 |
游唤民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8,(4).-117-120 |
《周易》、符号、音乐 |
赵晓生 |
中国音乐 |
1988,(2).-12-15 |
山东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综述 |
林忠军 |
中国哲学史研究 |
1988,(3).-120-122 |
《周易》卦爻辞编作年代新考 |
曹福敬 |
中国哲学史研究 |
1988,(3).-3-10 |
周易象数与古代科学 |
唐明邦 |
中国哲学史研究 |
1988,(4).-11-24 |
从西周甲骨文探索《周易》卦爻辞的性质 |
李大用 |
中国哲学史研究 |
1988,(4).-3-10 |
孔子与《周易》关系考辨 |
耿成鹏 |
中州学刊 |
1988,(2).-27-29 |
通变成文,极数定象-从《易经》的辩证思想谈我国诗歌形式的发展变化规律 |
宗小荣 |
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 |
1988,(1).-51-57 |
《易经》及“易学” |
宗小英 |
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 |
1988,(2).-24-28 |
《易经》及其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 |
侯哲安 |
贵州社会科学 |
1988,(6).-1-6 |
《易经》屯卦试析 |
孙玉章 |
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 |
1988,(2).-14-17 |
西周兴起的大事记(之一)-浅释《易经》乾卦筮辞 |
王路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
1988,(4).-14-22 |
王赣和他的《易经》新说 |
田洪德 |
解放军生活 |
1988,(4).-13-14 |
《易经》天人观及影响 |
刘长林 |
孔子研究 |
1988,(1).-3 |
八卦原始-国内《易经》研究动态介绍(一) |
安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1988,11.18.-2 |
易数探究-国内《易经》研究动态介绍(二) |
安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1988,11.19.-2 |
关于筮法-国内《易经》研究动态介绍(三) |
安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1988,11.21.-2 |
《易经》六十四卦、遗传密码及信息关系辨析 |
尚乐林 |
社会科学(兰州) |
1988,(6).-15-26 |
从八卦符号系统看《易经》的思维模式 |
王霆钧 |
社会科学战线 |
1988,(3).-82-83 |
谈《易经》的成书时代与作者 |
杨天宇 |
史学月刊 |
1988,(4).-11-17 |
八卦·《易经》·原始宗教观念 |
刘金万 |
西北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88,(1).-106 |
《易经》思想探究 |
高鹏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1988,(2).-20-25 |
《易经》的形成不可能早于西周晚期 |
戢斗勇 |
中国哲学史研究 |
1988,(2).-8-10 |
《易传》哲学思想探析 |
赵书廉 |
长白学刊 |
1988,(1).-22 |
《易传》对社会历史的看法 |
崔荣华 |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88,(2/3).-79-83 |
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 |
朝仲民 |
孔子研究 |
1988,(4).-23-28 |
《易传》理想人格论 |
施忠连 |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4).-47-52 |
《易传》的社会道德思想研究 |
周祺家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
1988,(3).-19-24 |
《易传》的类概念和模型思想 |
刘长林 |
中国哲学史研究 |
1988,(3).-11-16 |
王弼“太极”说法论 |
王晓毅 |
孔子研究 |
1988,(2).-68-73 |
周敦颐《太极图说》与朱熹《太极图说解》辨异 |
夏镇平 |
孔子研究 |
1988,(2).-74-78 |
还《周易》“太极说”以本来面目 |
郑谦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8,(2).-96-106 |
周敦颐《太极图说》新考 |
束景南 |
中国社会科学 |
1988,(2).-87-98 |
许慎《说文解字》与阴阳五行说 |
庞子朝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27(5).-114-121 |
司马迁对阴阳家思想的取舍 |
张大同 |
晋阳学刊 |
1988,(3).-54-58 |
阴阳家思想之分析 |
鄢良 |
孔子研究 |
1988,(1).-71 |
阴阳八卦 |
冯骥才 |
收获 |
1988,(3).-4-71 |
简论阴阳五行说对秦之影响 |
汤其领 |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
1988,(4).-119-121 |
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武术 |
王锡安 |
武魂 |
1988,(2).-3 |
阴阳五行与中国文化的两个系统 |
傅道彬 |
学习与探索 |
1988,(1).-41 |
纳西东巴文化中的阴阳观念 |
李国文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8,(1).-46 |
中国阴阳中观与和现代科学思想(未完) |
(美)窦宗仪著 |
浙江学刊 |
1988,(3).-70-75 |
中国阴阳中和观与现代科学思想(续) |
(美)窦宗仪著 |
浙江学刊 |
1988,(4).-57-63 |
邹衍思想的转变及其阴阳五行学说的意义发微 |
辛旗 |
中国哲学史研究 |
1988,(3).-28-32 |
八卦原始-国内《易经》研究动态介绍(一) |
安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1988,11.18.-2 |
论太极八卦的四维空时流形结构 |
罗翊重 |
人文杂志 |
1988,(4).-23-25 |
从八卦符号系统看《易经》的思维模式 |
王霆钧 |
社会科学战线 |
1988,(3).-82-83 |
阴阳八卦 |
冯骥才 |
收获 |
1988,(3).-4-71 |
商代的四方风名与八卦 |
连劭名 |
文物 |
1988,(11).-40-44 |
八卦·《易经》·原始宗教观念 |
刘金万 |
西北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88,(1).-106 |
对《八卦符号原始数字意义的新探索》一文的反应 |
|
哲学研究 |
1988,(3).-74 |
敦煌文书中《相书》残卷与唐代的相面-唐代占卜之二 |
黄正建 |
敦煌学辑刊 |
1988,(1/2).-114-118 |
鄂伦春民族达格拉耶哈嘿占卜习俗试析 |
白水夫 |
黑河学刊 |
1988,(1).-67 |
云梦秦简《日书》占卜术初探 |
张铭洽 |
文博 |
1988,(3).-68-74 |
敦煌古藏文残卷《鸦鸣占卜法》译释并探源 |
杨士宏 |
西北民族研究 |
1988,(2).-62-66 |
从西周甲骨文探索《周易》卦爻辞的性质 |
李大用 |
中国哲学史研究 |
1988,(4).-3-10 |
敦煌文书中《相书》残卷与唐代的相面-唐代占卜之二 |
黄正建 |
敦煌学辑刊 |
1988,(1/2).-114-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