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来稿照登 -> 正文

[孙贵平]太极思维的生态与整体伦理(9)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11-19     点击次数:

致基督教及信奉《圣经》的人们:

天之印——五色泰极祥图是上帝的印证,是天堂的徽记,它是用生命的血滴和泪水、激情和感情等不同形式因素凝聚而成的精神結晶,是让人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共创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象征,也是生命生生不息、相互依存、共为一体的标志。上帝说:有了爱,世界才会永恒。你拿它作为我的信息和见证吧,这是血与水的相认、是激情与感情的相融、是物质领域与意识领域的相聚、是人类与自然的相合、也是科学与神学、唯物与唯心、政治与宗教等单一片面性思想在整体生态观念和爱的面前(即在上帝、上天、更高层次的生命形式和体制面前)的相和。

 

《圣经》中说上帝用了上天的六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世界、万物、宇宙以及白光和黑光等,使我们成为一个生命和生态的现实,并把治理陆地、海洋和天空中生命的任务交给了人类。我们人类对于上帝交给的任务完成和维护得怎么样了呢? 上帝说: 是不是把我交给的任务忘记了、忽略了、偏离了。我的教会应该是以维护和关爱生命与生态为宗旨,以奉行和推进正义、公义和道义为准则,以传播和发扬人类的真情、博爱和奉献精神为己任,并要不断地开辟和进取,把它变为现实。一些人只知道对我的名义和形象进行崇拜,却不知道对我的理想和事业进行创建,这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徒,而我不希望你们成为徒,只希望你们象我一样成为神圣,成为高尚和荣光的“人”,基督就是高尚和无尚荣光的意思。

《圣经》中还说“太古有道”,道就是根据客观真理、根据生命与生态不断发展的规律,根据上帝和众神圣们的思想意愿,根据人类平和向上、共同美好的至高理念所相应建立起来的理想、体制和事业,以及人们对此的投入和遵循。没有道就没有长久、永衡的发展,生命和生态形势也会受到限制,所以你们要立道,循道,要进入对更高理想境界及其体制形态的创建,这是人类迈向高度文明和走向天堂的必由之路。

 

—— 以耶和华的名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十一 现代哲学及其唯物与唯心主义

在整体生态观念面前的终结

 

(一)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现代哲学在对客观和整体的分知分解中,分成了两大阵营,即唯物与唯心。所谓唯物就是以物质为准,或站在物质的观点和立场上去看待和认识一切,什么“一切都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是物质开创、构成和决定了整个世界”,“客观的本原和属性是物质的”等等。与这种强硬的唯物论相反的还有一种唯心论,即一切以意识为准或站在意识的观点和立场上去看待和认识一切,什么“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神灵创造一切”等等。西方思想体制中的这两种哲学派别之争,已经持续了一、二百年,他们各抒已见、互不相让,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以我为对,以我为尊的争论到现在为止闹了个平杵,结局一比一。

那么他们到底谁对呢,谁是第一性的呢?俗话说“旁观者清”,你与我的争执只有处于中间位置上,不介入状态下的他才看得最清。他是谁?他就是元,或说零,他就是居高临下静观和审视你们的观众——中国哲学,或说易学及其整体观念。在易的眼里和范围内它早已清楚地说明了物质与意识谁也不是第一性的,它们都是生命的产物和创造,都是生命效应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生命,决不会出现他们所属的那一部分物质和意识。但如果有人问它们是什么关系,这一点倒是很明确的,物质与意识就是对称并存的关系,是一个整体或说一个事物中的两个方面。

客观中任何一个完整的事物如一个人、一个生命、一个社会、一个星球细胞、一个宇宙组体等都分别有它们自己不同层次、不同形势的物质与意识。物质与意识是生命内的两个方面及其下属,只有当人们脱离了整体、脱离了生态、脱离了向高层次的发展和认识后,在向低层次和单一片面领域的冒充和迈进中,才会产生以物质或意识为主的概念和争执。物质与意识在生命内,客观中即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势,也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和促成的双方,相对来说它们一个属正性或说阳性存在,一个属负性或说阴性存在,至于它们谁是“一”,那我说它们都是一,不过一个是正一,一个是负一,当然所谓“一”那是他们自己争着要写上去的,为的是表明他们都在积极主动地要从生命和生态这个客观和整体中的出逃及其要向单一片面领域里冒冲和奋进的决心。

物质被人为地分成了不同层次,意识也同样是可以分不同层次和不同表现形势的,在整体中和生命内可以说每个系统,每个器官、每个细胞、每个分子、每个粒子乃至更小的微微粒子都有它们自己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势的物质与意识。当然物质是显性、可见的,而意识则是隐性、不可见的,不可见的东西怎么去见呢,全凭我们“察颜观色”,正确地去对待,看它是不是有弹性,能不能保持自己的形态,会不会运动和有个性等,现代科学的发现已经完全地证明了粒子或分子等都具备这些特性,也就是说它们都具有意识的表现和特征。

当然象这样的认识和分法是不应该的,因为生命和客观都是以整体的形势出现的,也都是依赖于整体才得以产生的,没有整体便不会有生命,不会有一切。整体也就是不同层次,不同形势,不同内容间的相互扶持与和做,就是对自身、个体和单一、片面性事物以外存在形势和现象的一种认识和领悟。而象所谓分子,原子,质子,粒子的等这一类形像和概念实在是对生命和整体的远离,是人们主观上所进入的一种对客观形势的钻研和分解状态及其对生命的深层次、偏里和最单调、最遥远、最低微、最枯燥部分的进入和发现,一些人企图用这种方法来探得客观和生命的道理,恐怕只能是越探越远。

生命是客观的本原,而所谓物质和意识不过都是生命的产物和所属,世界上、客观中任何一个完整的事物或存在(如一个生命、一个社会、一个细(系)胞)都包含有阴阳、物意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和内容,它们也都是相辅相承地才得以出现和形成的。然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却决不应该只进入对物质和意识的认识,或把它们当做主导思想来加以推崇,因为在物质和意识性内容之外还有很多更为重要,更为必须,更为高上,更为先决的其它方面和层次上的形势内容需要我们去认识、遵循和发现,如精神和世界、生命与生态、整体和客观真理等,以物质或意识为准的伦理是决不会进入对这些问题的真正认识和发现的。

人们应该明白,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遵循不同的规律、站取不同的立场,就将会把我们引向不同的结果和归宿。物质和意识是每个生命、每个细胞都有的,然而精神和世界及其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和领会,却不一定是每个生命、每个细胞都能拥有的,只有在向更高一层次生命形态和境界的迈进中才能出现。

物质与意识、政与教、经济体制与人类的情感和道义观念,应该保持相应的一致,应该在崇高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统一和结合起来,应该进入对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寻求与创建,这才符合生命向高层次发展和迈进的需要。单纯或偏向的物质或意识观念,单纯或偏向的政治或宗教式统治,或是唯物与唯心式思想观的分别并立,都可能会把我们逐渐地引向偏邪、引向意外、引向分裂、引向对精神和世界的脱离,引向对生命和生态的违背。现代科学与现代神学及其对火与核、虚与空以及外部太空世界和虚幻臆想天堂的进入,其实已经构成了对生命之外理想和境界的追求,是鬼与魔向人们的招呼。

人不是属于物质或意识性内容的,而是属于精神、属于生命和世界的,所以在人的思想当中除了物质和意识性的内容之外,还具有一种自发的、高尚的思想倾向和内容,即情的、爱的、精神的和整体的思想倾向和内容,这才是人的本质和品性,然而这种人的本质和品性在地道观的思想体制和社会中却可能要受到压抑、削弱和挫折,这也是地道观体制社会的低劣和反动之处,即君子道消,小人道长。所谓地道观体制社会其实也就是现代哲学式体制社会,就是以物质和意识、科学与神学、唯物与唯心、政治与宗教等为主导思想和分别并立的社会,这是一种充满矛盾、充满纷争、充满偏见、充满自我、充满艰辛、充满忧患、充满危机、充满不可知(但必定是毁灭性)未来的社会。

在客观和生命中,物质与意识即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势,又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生命、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客观组体都具有它们自己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物质与意识,而物质与意识也只有在整体和生命中才能生成和启用,才有意义,如果离开了整体,离开了生命那它们也就完结和毫无意义了,也就会走向溃败和涣散的状态。然而现代哲学却硬把它们从客观的生命一体中,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势的整体形态中分解和提取出来,这样物质和意识也就成了两个单一片面的概念,成了相互对立的双方或说两个领域,这其实是人们掉进了底层次里的一种认识,也是西方分裂思想体系及其无元体制下的必然产物,是人为、主观地对客观的裁制。而所谓唯物或唯心这两个哲学派别也就是分别站在或偏袒于它们中某一方的说客,是用不同的片面为基准,在对客观真理、对广大生命发表己见而已。正当他们互不相让、争当第一时,他们哪里知道早在他们之前,早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零和整体的存在(即太极),还有一个对生命和生态衍化规律的揭示——易学。

 

孔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

天:指客观和人类整体,是至高无上之意。命:责任和义务。(或说使命)

“天命之谓性”,意思就是说对客观与人类整体生命形态和观念的认识与树立以及对此我们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这才是我们人类所应进入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境界。“率性”即统领人们思想观念的理想和信念,“率性之谓道”意即树立应有的共同理想和美好信念,让人们去遵循和实现它,这就是进入了道。“修道之谓教”即不断地修持和完善人类的文明体系和思想观念、不断地促进客观和人类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和产生教育的方针与目的。真正的道(即人类所应遵循的道)是片刻也不可与整体相分离的,因为客观和人类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同时同步地存在、并相互发生作用和效应的一体;可以离开整体而单独存在的“道”(如各种单一片面的知识、主观自我的思想倾向、或是与客观和整体相分离的发展形势等),那不是真道,而只能算是假道、偏道、旁门佐道, 是低层次里的思想所属,它们必须要有高层次思想内容(即道和相应层次上组织形态)的统领。

 

(孔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称为“圣人”,意即具有神圣般崇高境界和思想的人。是中国两千多年以来最杰出的人物,他的思想在人类文明体系中是必不可少和不可取代的。)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孙贵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