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来稿照登 -> 正文

[孙贵平]太极思维的生态与整体伦理(3)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10-29     点击次数:

十 太阳是怎样形成的?

(对太阳成因的两种构想)

 

细胞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积体,它的独特结构和形状犹如一个晶莹的水晶球,在细胞球状积体内不但包含有积极的生态效应,而且还客观地造就了自然效应。

一块凸光镜下可以看见一个光的聚焦点,而一个水晶球下却看不见这个聚焦点,这个聚焦点也叫聚光点它跑到哪里去了呢,很显然,它跑到这个水晶球的中心去了,光亮被圆球收拢于其中。我们身在其外看这个聚光点可能是漠糊的,不清的,但是对于这个水晶球内某一个微小的质点来说,由于它们身在其内,看这个聚光点则是明亮的,显耀的,这是球状积体内特有的一种聚光反照现象,光点是整体和积体作用下光量的集中。

太阳系胞是地球之外更大范围和层次上的一个完整天体,地球是这个天体中的一个特定质点,在光的眼里看太阳系胞就如同一个水晶般纯洁的圆球,由于系(细)胞球状积体的收、聚光作用,光量可以从四周围同时被传递和收拢于其中,形成一点。

由于这个光点是系(细)胞整体的聚光效应所至,是系(细)胞内所有光亮和热量的集中与总和,所以这个光点比系(细)胞内任一部分和位置上的光亮与温度都要高得多,强得多,因而对于系(细)胞内深层次里个别位置点上的小生命来说,他们也会自然地感受到和看到这一聚光效应点。

可以这样认为:我们所看到的太阳,不过是在太阳系胞内的地球位置上,背对光源观望比我们地球大一层次的细胞核心方向时所呈现的一种状态,是分质核上的小生命向其母细胞的核心方向观望时所看见的光亮的收拢,太阳是细胞聚光效应的产物,是细胞整体形态下的制辐现象所为,没有细胞决不会有太阳。

这就是太阳吗?不,这只是我们对太阳和太阳模式的一种构想,下面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太阳。

我们知道系(细)胞内的空间是有应变现象的,越是靠近和处于系(细)胞核心部位的空间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这是细胞生态积体内一种特有的制控现象,那么在太阳系胞这个巨大的天体积体内,它的核心处其空间或说位置的密度和质量该会是多大呢?当然是很大,很大或说极大、极大了。那么当空间在它的系(细)胞核心处或说它系(细)胞核心处的空间被细胞积体及其制控现象所压缩和聚拢到一定程度和极限后,它会不会物极必反地形成聚变和释放现象,而以另外一种形势表现出来呢?当然会的。那么这种极端聚核后的聚变和释放现象该会是什么样的或说它将是以什么样的形势和状态表现出来呢?——太阳?!对了,是太阳。这种由上一层次细胞生态和细胞积体所造成的聚核和聚变现象及其在细胞核心处的超过了极限压缩后的“空间”形态,实际上已经转变和形成为一种超重的“热性聚合物”或说变性空间,它与周围还没有达到和形成转变现象的“轻性”(或说氢性)空间正发生着直接的、源源不断的交换和连续反应,形成了一座天然的聚变场和太阳这种表现形势。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太阳是系(细)胞生态和系(细)胞积体作用下的制控现象所为,是太阳系(细)胞核心处的聚变与聚核现象及其反应。从太阳在客观(即系胞生态)中出现的位置和形态上,我们也会很容易地就想到和领会到这种现象的存在及其可能性。

太阳这一聚核和聚变效应点的形成,是与大范围内的存在体制和形态即系(细)胞现象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系(细)胞积体、没有大范围内的逐渐加剧和连续应变过程,太阳这一点是决不会实现和形成的,因此也可以说是系(细)胞生态和系(细)胞整体创造和制辐了太阳。

太阳应该说即是真实的、又是虚无的,说它虚无是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机体和生命体,而是一个整体之下,极端之外的遗造和遗露现象,是生命的附制品,它象气、象光、象热、象量,但又不是自身的发挥,而是一个贪婪和垄断的产物,是系(细)胞天体所辐制出来的一种超自然现象;说它真实是因为它是比地球更大整体的合作,是不同层次细胞天体真实存在的表露,也是客观整体生命形态对我们地球这一层次存在现象的关怀与关照,属客观整体生命形态中的一部分。对于这样一种存在形势,你用天文望远镜和对个别形势的观察方法怎么能够认得出来,发现得了呢,然而客观整体的能力和形像以及系(细)胞观念的产生却为我们提供了对“什么是太阳”这一神密现象和千古之迷的合理构想与解答。

 

十一 负性存在及其太阴

 

“细胞”是个完整的天体,针对其世界上的生命来说“细胞”是分正与负两个领域或说两种存在形势的。何为正与负两种存在形势呢?如果我们把细胞核看做是正性存在,那细胞液就是负性存在;如果我们把地的方面看做是正性存在,那天的方面就是负性存在;如果我们把物质领域看成是正性存在,那意识领域就是负性存在,如果我们把可显、可见的一面看做是正性存在,那不可显,不可见的一面就是负性存在;如果我们把阳的一面看成是正性存在,那阴的一面就是负性存在,正性存在与负性存在在客观中都是存在的,它们分别是细胞内的两个方面和两个领域,也是对称并存的双方。

那么什么是太阴呢?

有太阳必有太阴,太阴也就是与太阳同等而论,对称并存的另一方。如果我们把太阳看做是细(系)胞核的中心,那太阴就是细(系)胞液的外围,如果我们把太阳看做是地的深处,那太阴就是天的边远。

太阴与太阳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形态,太阳属正性存在,是眩目,耀眼的,而太阴则是负性存在,是隐秘,深匿的;太阳是被细(系)胞积体所收拢和汇聚成的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实密形“空间”,而太阴则是被细(系)胞积体所放束和扩散成的一种空旷、虚无、散漫、低温的广度形空间,或说纯真空、超真空;太阳是以单个、自我的形势出现,而太阴则是以无限网络、连成一片的形势出现;太阴与太阳分别是细(系)胞内的两个极端和偏向。

负性存在及其太阴其本身是一种反密度体制或说非质形存在,它对物质的积累、形成和停留等都具有一种相反的作用,即负势力和排斥力,所谓负势力就是一种无限平均、无限散漫的空扩力,这是负性存在的本身特点,而且越是靠近太阴处这种负势能力就越强,甚至会表现出一种超拔力。它的这种负势特点可以从我们头上天空中漫布的分子结构形势及其对气体、烟雾等的消化、处理情形上看出,也可以从人造飞船上杯水四溢而中间却空空如也的超拔现象中看到,不过我们头上的天空和人造飞船所在的位置和层次对这种现象的表现能力实在是太小了,它只属我们地球细胞的负势能力和范围,对比起“太阳系胞”的太阴处来说真可谓相差甚远,不可比拟。

由于太阴在细(系)胞整体中的极其边远和边缘的位置,可以想见,那里的空间(即太阴本身)将是多么地散漫和虚无,将会被调制和应变得多么巨大和辽远,如果还用我们地球所在的空间尺度去衡量和测定它,去寻思它在细胞中的形像,恐怕就有打破常规之感了。

太阴的位置就是“太阳系胞”外围边缘处,冥王星以外极其广大而遥远的空间,那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范围和存在,它就象一座虚有的,包裹着整个太阳系的空间隔离层或说负性壁垒。

当然银河系胞的太阴处,即银河系星团外围的广阔空域及其更辽远的空间边缘,其负性能力和程度恐怕比“太阳系胞”的太阴处还要深一个层次或更大的程度。科学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而负性体制也同样是分不同层次和程度的。

 

(在这里我们应该看到,人造飞船上“杯水四溢”现象的产生,应该说是由负性存在体制的空扩性和负势力所决定的,这是负性体制在负性区域内相应位置上的必然所现,而决不是由什么星球或质点的“万有引力”所引起的。“万有引力”决不可能形成,产生和保持住“物质运动”现象,相反,它只能构成各星球质点间的相互疆持和疆化的局面,造成静止不动的状态或是一但失去平恒和静止后各星球质点间的相互吸引与对撞现象,然而宇宙间却从未有过这种现象的发生。)

十二 对“宇宙空白区”的解答

 

现代科学也承认,由爆炸产生的宇宙、其物质星体应该是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宇宙间的,而事实上在宇宙内所有星系(如银河系或其它河外星系)的周围,都存在着巨大的宇宙空白区,即没有星球和星体存在的空间,这种现象的出现很显然是与爆炸产生宇宙说不相符的。那么这种所谓“宇宙空白区”是一种什么现象呢?现代天文学无从解答。然而从细胞观念的产生中,我们却可以很容易地认识到,这种所谓“宇宙空白区”即包裹着硕大星系团的广阔外围空域,其实也就是相对于细胞核而出现的细胞液。如果我们把星系团的一面看作是更大层次上生命组体中或说天体系(细)胞中的系(细)胞核部分,那所谓“空白区”也就是更大层次上生命组体中或说天体系(细)胞中的系(细)胞液部分,如果我们把星系团的方面看成是正宇宙部分,那这种所谓“空白区”,也就是相对呈现的负宇宙部分。当然不管是正宇宙还是负宇宙,不管是星系团还是空白区,不管是细胞核还是细胞液,它们都是整体生命的产物和创造,都是细胞现象的所属,没有细胞决不会出现相对的正与负、实与空、地与天、核与液。这也是单纯在物质领域里或说正性领域里进行钻研和探索的人们及其产生的理论所无法认识的。

 

正性存在与负性存在(即地与天、细胞核与细胞液、物质与意识、太阳与太阴、正宇宙与负宇宙、星系团与空白区)在客观中都是存在的,它们分别是不同层次细胞内(或说生命组体内)的两个方面,也是对称并存的双方。它们中一方是可显、可见,一方是不可显、不可见;一方属阳性存在,一方是阴性存在;当然它们不只是表面和形势上的不同,它们的本质及其在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所谓不可显、不可见的一面即天和细胞液的方面,在客观和生命中很可能潜藏着负粒子、空穴、网络、真空、超真空等现象及其对意识、情感、神韵、气象等方面内容的调动和影响。不可显、不可见并不等于没有,在任一层次、任一个天体细胞中可以说都包含有相对的正与负、阴与阳这对称的两个方面,它们也都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地才得以出现和形成,否则它们也就无法进行显示,区别和活动了。然而现代科学在对宇宙天体的认识与观测中,只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了那些可显、可见的一面,或说正性存在的一面,什么星球、星系、又星系团的,什么原子、粒子、又微粒子的等等,而在无形中放弃了它们周围广阔的空域和负性存在的一面,放弃了它们的整体结构形态和形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这不能不说是对客观的一种偏见,没有空哪有实,没有阴何谈阳。

单纯往一个方面的发展和认识,钻研和探讨,是一种打破平衡的行为,它只能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走向偏向,走向极端,走向深坠、走向对客观和生命的远离。

当我们单纯地遨游在物质领域或说正性存在一面的时候,我们认为太阳是细胞的核心和中心,然而当我们迎来了它的另一个伙伴,即负性存在一面的时候,当让事实较为客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了,原来太阳与太阴不过分别是细胞内的两个极端和偏向,是横向方面的两个无限。

太阴与太阳是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白天我们面对的是太阳一面,接受的是太阳光照,夜晚我们面对的是太阴一面,接受的是太阴光照,太阳与太阴对于我们的生命和地球生态的现实来说都是同等地重要和必须、缺一不可,互为等同。

 

(当然对于这样一种存在形势即更大一层次上的天体系(细)胞,称之为“太阳系胞”是不合适的,因为“太阳”只不过是这个系胞中的一点、一个方面、一个极端,与太阳对称并存、相提并论的还有太阴以及整个系胞积体和其中潜藏着的诸多生命和生态效应与现象等,但是目前或暂时来说也只好这么叫。)

 

十三 “无限可分”与“无限可合”

 

科学有句名言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什么是无限可分呢,显然是指物质可以不断地、多层次地分解和存在下去。科学的这种发现和认识无疑是往物质的深处、里层,即粒子上地钻研和索见,然而我却要说科学的这种认识和发现还够不上是一个无限、顶多也只能算是半个无限,因为科学对物质的无限可分,很显然是从我们这开始往下分的,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和所见。即然是从我们这开始往下分的,是我们的发现和索见,那我们这不就是一个头或一个边吗,即然有头、有边那还能叫无限吗,很显然不能叫了,即便它真的可以无限止地分下去,什么分子、原子、原子核、又中子、质子、粒子乃至更深一层的微粒子、微微粒子等等,但那也只能算是往一侧,一个方面的无限,或说半个无限。所以我们还应开扩眼界,拓宽眼量看到客观是一个整体,宇宙也是一个整体,而我们的地球只不过是这个整体连续和罗积中的一个小小质点,我们对深层次物质或说粒子的钻研与索见那只是往一个方面、一侧的认识,这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半个无限、一侧的无限。所以我们也应考虑到往外侧的、大范围上、另一种形势地无限及其存在,即包括我们地球在内的上一层次、上几层次地结构现象和形势的存在,并把它们有机地、客观地接和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一个连续、一个罗积,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无限,即宇宙世界的无限可分及其无限层次。

当然在这个连续的无限中,在这个罗积的宇宙细胞中,由于我们正身处于它的中间层次和层位上,(对于任一层次和层面上的生命来说,它们都属处于这个整体中的中间层次和层位上,因为在它们的两侧都同属“无限”。)所以它对于我们便自然地呈现出一种对称性的不同和相应的两个方面,两种存在形势,即内与外,微观与宏观,物质与宇宙,粒子与星球这两个方面及其相对于我们所呈现的一聚一散,一密一稀、一实一虚的存在形势,(这两个方面其实都属宇宙,不过相对于我们来说它们一个属内宇宙、一个属外宇宙)而我们在认识这两个方面的时候,也应相应地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即无限可分与无限可合。无限可分是现代科学对粒子方面或说内宇宙的发现和认识,是对生命的深层和内里的钻研和挺进,这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聚、很密、很实了,不分、不放大人们就看不清,弄不明白,就不知道“物质”底细,分即是观察和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也是对它所下的结论和定义,即“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而无限可合则是我们对外层次,宇宙天体方面所应采取的一种认识方式,宇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稀、很虚、很散了,如果还用分的形势和对它进行单一、个别的观察,分析与探讨,或是象观察物质那样的观察宇宙,那我们就只能与事实更加脱节,对宇宙更加飘渺和无望,甚至会走向它的反面和极端即对客观和整体的无视与否定,所以对这一方面我们要顺应其形势来个无限可合,要学会全面、系统地看待和认识事物,要有宇宙的整体观念。无限可合就是对宇宙和不同层次天体的一种合理归划和整体观模,系(细)胞就属这样的认识。无限可分与无限可合这种对称式地发现和认识世界是客观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也是对无限可分理论的补充和完整,使它从事实上只是对一侧、一个方面的无限,即半个无限,扩展和衔接到整个宇宙世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无限,当然这个无限最好应该写成——无限完整。

科学向深层次的发现及其对物质的无限可分理论,很显然是对事实上相对于我们所呈现的无限可合体制形态的一种人为钻研和分解及其不断往更低、更深层次里的追求和索见;而我们向外太空宇宙天体方面的无限可合式的认识,则是我们对事实上相对于我们所呈现的无限可分体制形态的一种客观组合和复原及其对更高、更大层次上乃至全宇宙天体结构模式的一种归纳和总结。往更深、更低层次里对客观世界及其粒子的钻研和索见,其产生的认识和结论是:“一切都是物质的”,而往更大、更高层次上对全宇宙天体及其结构模式的复合与归纳(即无限可合中的细胞观),其产生的认识和结论是:“客观是一个硕大的生命和生态整体”。这真可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境界,我们应该采取和站在哪一种立场上去看待和认识客观世界呢,我们就可能会有哪种不同的发展结果。

 

(所谓“无限可分”和“一切都是物质的”观念,其实也就是在对客观的偏见中,不断向物质的深处和里层的钻研与挺进,及其对片面的片面的事物的偏见与认领。这种观念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对平衡性和客观性的无视与打破,以及对主观自取现象的追求和进入所至。当然如果能让那些正在向唯物观思想领地进行钻研和探索的人们停下来,回头看一看,他们肯定也会有同样的发现(即对生命和生态的见识),因为他们所钻研的东西,以及他们自身的存在,正是一个生命和整体的所属,只是由于他们的偏见和偏向,才使他们忘记了客观,脱离了整体。由于单纯的唯物观是一种片面的思想结论,所以它只能算是领域科学的一种认识,而决不能成为哲学的内容。)

十四 对黑洞的发现与解迷

 

黑洞,是现代科学对宇宙中可能存在的一种隐性天体的猜测和构想,某些科学家认为:“如果有一个质量极大的天体发生引力塌缩,体积缩到一定小的时候,这个天体形成的引力场会使它周围的空间高度弯曲,形成一个闭合的球面。这样一来这个天体的光和各种辐射都无法摆脱出去,而外界来的光和辐射也有去无回,那么我们在这个天体包围圈的外面看,它就是一个黑的天体,人们把这种天体叫做黑洞。

黑洞的构想一出现,便引起了天文学界和许多爱好者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他们争先恐后、绞尽脑汁、变着法地寻找黑洞、搜索黑洞,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那么在客观中到底有没有这种黑洞和黑洞现象呢?

“ 有。 ”

如果我们身在太阴之外看“太阳系胞”这个庞大的天体,那整个“太阳系胞”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这个黑洞里面的各种光和辐射都被“系胞”积体的聚光效应和聚合(核)现象所收拢和汇聚形成太阳,外来的光和辐射也“有去无回”,被它的这种特性所俘获,由于系胞积体的形状和形态及其特有的聚缩或说“引力”效应造成了它周围空间的高度弯曲,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球面即太阴(其实是系胞积体的正常外形)。我们如果身在其外看这样的一种存在形势,那它实质上就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天体或说黑洞,如同夜晚我们头上的天空,不过夜晚的天空是由无数的黑洞所组成。

说到这也可能有人会问:按照黑洞的理论不是说连光亮都被引住,毫无外泄吗,而照你的说法我们岂不是可以从黑洞之外看见黑洞之中的太阳即星星了吗,这怎么能够得上是黑的、毫无外泄呢?

是的,星星是从黑洞里发出的光亮,星星也就是黑洞深处的太阳。透过黑洞看星星,这正是黑洞面目的正常显露,这属透过黑洞现象对它另一面或说极端深处后另一种形势的遥视。从这种观望和遥视中,我们似呼看出了一个物极必反的道理和例子,即所谓星星或说太阳不过是一个黑洞深处的极端爆发,是物极必反后形成和爆发出的“白洞”,这属事物达到一定程度或极限后的必然转变和转化,太阳或说星星(指恒星)与黑洞比较而论、更确切地叫法应是白洞,这样的认识是站在黑洞之外、一个方面上、往黑洞里面瞅,一眼将黑洞的看穿。

黑洞内的所谓“引力”和太阳这一质量极大形势的形成,都是系(细)胞现象的必然产物。从太阴到太阳也是经过了系胞积体的连续和接替,经过了整体结构的过渡和转变才得以实现的,如果没有系(细)胞效应和系(细)胞形态、没有逐渐加深和递增过程,所谓质量极大,密度极大的太阳一点或所谓黑洞效应都是决不会形成的。单独地看待恒星、寻思其“引力”,而忘掉了其它,忘掉了客观整体的作用和存在事实,那是一种偏见、单见和劣见。

系胞是个完整的天体,在系胞中不但包含了太阳,而且还包含了太阳周围和以外不断应变的广阔形空,一直到太阴,在系胞内它们都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和一体。

所谓黑洞也就是从太阴到太阳之间的一段形体空间及其隐藏着的何其核心一点的收拢和聚缩现象及其相应的束缚力,当然这种收拢和聚缩现象及其束缚力也可以称为和误认为是一种“引力”。而太阳的出现则不属于黑洞,它是一个黑洞深处极端后的爆发,是物极必反后的白洞,然而从太阳的出现和形成上,我们却看出了太阳外围一个黑洞现象及其形体的存在,如果没有这种黑洞现象和黑洞形体即大范围内的紧密收缩和聚拢现象及其束缚力,没有从太阴到太阳之间整个形体结构的不断过渡和转变,太阳这质量极大、密度极大的一点是决不会、也不能形成的。因此也可以说系胞内除了太阳一点以外的整个形体空间,相对于太阳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或说是它的“塌缩部分”与“引力范围”,而其中隐藏着的向其核心一点的收拢和聚缩现象(即束缚力)则正是黑洞内效应的表示,或说是“太阳特有引力”的表现,系胞的外围形态即一个闭合球面的形像,也正是黑洞理论与其搜寻者们所求之不得的现实。(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这种所谓“黑洞效应”和“太阳特有引力”以及所谓闭合球面的形成,实在不是由太阳或恒星所能发出和引起的,而是由细胞生态的整体结构和积体形势所决定的,没有细胞不用说“引力”、就连太阳本身也不会实现。所谓“引力”与其构想不过是站在细胞内的一个极端或说一头、一点、一个方面上的认识和所想。)

如果我们有幸能跳出系胞之外去看其中的黑洞,比如夜晚我们抬头观看天上的星空,那无数的“太阳系胞”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而那每一颗恒星的外围就是一个黑洞,我们不难看出它确实是一个黑的天体或说黑的穹窟。它本身的存在由于层次上的原因我们无法发现和认识,我们所能想像和目视的就是它那黑洞形的体和空,它本身的光和辐射我们根本无缘能见,或许根本就没有摆脱出来,而被它的黑洞效应和形体所吸收和聚拢到其中一点,形成太阳,外来的光和辐射如其它星光的照耀以及银河系胞所给予它们的光晕等也都有去无回,而被它们的这种特性所收拢和俘获,在一个系胞内如果没有太阳或说星星的显露,那它无疑就是一个黑的天体、黑的穹窟、黑的洞穴或说黑洞。而太阳的显露实际上已不属于黑洞的范围,它已超出了黑洞,是黑洞之外或说黑洞极端后的另一种显示和存在现象,透过黑洞看星星这完全是正常的,因为黑洞是无形、无望的天体、它不应该、也不可能遮住它另一面的存在现象和另一种可见形态。再说任何一种形势和“引力”在客观中都是有其限度的,它只能吸收和消蚀那些在它的能力和度量范围之内的较小形势,而象太阳这样与它同等、同量、同级别的存在和对称并存的另一方,它是无论如何也不应和不能吸收和消隐得了的。所以说黑洞之中看星星是一种正常和正确的显示,我们也正是在这种对称并存式的连带和显示中,才发现和识破了太阳外围一个黑洞穹体的存在,否则的话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真正认识和捕捉到黑洞。

系胞就是人们所要寻找的黑洞,系胞就包含有黑洞的内容,系胞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天体,这是不容置疑的,除此而外你决找不出另外一个或一种黑洞。

当一个黑洞或说系胞内的天体聚拢和收缩到一定程度和极限后它将会怎样呢,会不会象一些人所想像和希望的那样永远、一直、无限地朝着一个方向聚拢和塌缩下去、而成为全黑的、无底的黑洞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去主观想像、而应让客观事实来回答,客观也早已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说明和解答。客观是怎样说明和解答的呢,只要我们往黑洞的深处和极端上一瞅就会一目了然,原来黑洞的极端是白洞,白洞也就是太阳,这是它唯一的出路和必然的转变,也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蚀客(黑洞)在最后阶段的自我败露。

从一个巨大的系胞整体或说黑洞穹体聚拢和收缩到太阳这么一点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极端了,以至于引起了核心处的聚变,而以完全相反的白洞形势爆发出来,比这种极端现象还极端的存在有没有呢,我说没有了,但即便是有,它们也只能是太阳,只不过是比我们的太阳更大、更亮的太阳,(因为在客观中可能存在着比我们的“太阳系胞”体积更大、范围更广的系胞,但它们的结果也只能是塑造出一个更大、更亮的太阳来,)因为达到了太阳的程度它就要进行转变和转化了,任何一个黑洞最终都是以太阳的形势表现和表露出来,而使其得到自然的、应有的解决和解脱,没有太阳的黑洞不能称其为黑洞,单纯的一种存在形势是决不可能的,所谓吞掉一切、毫无外泄,连星光(即太阳光)都被引住,或是没有转变,永远朝着一个方面无限地“引力下去”,“塌缩下去”,“密度下去”乃至成零、成空的那样一种全黑式或无底式黑洞形像,那是人们往一个方面的无限加深和联想,是主观上的无限追求和想往,在客观实际中是根本不可能的。黑洞的极端是白洞,白洞的极端是黑洞这种平衡转变和同步存在现象是客观的必然。单纯地寻觅黑洞,尤其是单存地寻觅和寻思这样的无底和无限黑洞,而丢掉了其它,忘呼所以,那是没有看到事物间的连带和转化关系以及客观整体中的相互制约与稳定因素,这样的认识问题只能使我们进入一点论、一维观和绝对化的无限与误陷之中。

“黑洞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来的”,所以象“太阳系胞”这样的黑洞也只能是相对于我们而言的,是我们对上一层次细胞天体的一种抽象印象和盲视效应状态下的描述。

当然也可以认为全宇宙就是一个黑洞,银河系胞也是一个黑洞,太阳系胞还是一个黑洞,就连我们的地球也具有黑洞的性质,它们是不同层次的黑洞,我们就生活在这些黑洞之中。然而黑洞对于我们生命和生活的现实来说,它却等于零,等于没有,是我们永远也无法体验的,它只不过是一种生命之外的无稽之谈,或说是对细胞生态的一种最抽象,最单调、最贫乏,最无谓和最遥远的认识。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孙贵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