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来稿照登 -> 正文

[徐锡年]《周易》可持续发展性探讨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5-06-18     点击次数:

                                            徐锡年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自动化   上海200233)

  摘要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观,从自然科技发展史与现代科技发展动向视角,对《周
易》与由其衍生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比较与总结,探讨《周易》在现代科学技 
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  周易    数学模型     知识形态    现代科技    可持续发展
  Discussion on Consecutive Development of Zhou Yi
  Xu Xinian
  (Dept. Of Automation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3)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by the 
views of natural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of modern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the writers make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conclusion on Zhou Yi in the 
field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Zhou Yi, mathematic modules, knowledge configuratio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ecutive development.
  哲学是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进步史说明,若一个国家的科学技
术与文化水准能领先于他国,其背景必定是依托卓有成效的哲学成果。
  在14世纪前,中国古人发现、发明或首创了堪称当时世界一流的众多科技成果。英国学者李约
瑟博士主编的“中国科技发展史”有7卷34分册之多就是明证(本文主要论述与《周易》相关的古
代科技成果,下同)。若要问其哲学背景,相信绝大多数中外学者的答案是《周易》。近代科学
技术的许多重大发现、发明时常能在《周易》中得到启迪或诠释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周易》
被公认为博大精深、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周易》原本是用于卜筮
的书,因此又有宣扬迷信,宿命论的说法。面临对《周易》褒贬毁誉反差如此之大的现象,应该
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先生的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来加以明智地理解。由于以往
没有对《周易》究竟如何有效地应用开发于自然科学进行过深入全面的探讨,并进行能取得共识
的科学定性,因此产生长期笼罩在《周易》身上的各种神秘的光环与疑云的现象自然是合理的。
作为已进入21世纪的炎黄子孙理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观的科学态度,从人类文明进步史
与自然科技发展史的视角,依据近代科学知识与科技发展动向,对《周易》以及有关古代科技成
果作实事求是地分析、比较、再认识、扬弃、正本清源地总结、给出现代理解,并探讨其在自然
科技领域中的可供应用开发性与可持续发展性。本文将通过对古今东西方科技研发过程的异同比
较与分析,从两个方面深入探讨;(1)《周易》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知识构成;是怎样通过对阴阳
变量的正确定位,来有效地应用开发于自然科学与探索自然规律的。(2)对古籍中先哲们总结其
成功实践经验所采用的文字诠释、口诀、以及“理、象、数”模型等三种不同形态的知识的优缺
点进行比较,指出被今人视为“天书”的“理、象、数”模型是具有近代科技意义的广义数学模
型,能描述自然规律,至今仍有实用价值。从而在阐明《周易》与有关古代科技成果的知识构
成、应用、认知的特点与缺点,以及先哲们在总结其成功实践经验形成知识所存在问题的基础
上,对《周易》作实事求是地科学定性,还其本来的科学面目,旨在把对《周易》的研究纳入科
学理性的轨道,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1 《周易》是卓有成效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人们生活在地球上必然要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其最根本的活动是认识活动与
实践活动,旨在向大自然争取更大更多的自由,从而发现、总结、发展了目的与功能类同而知识
形态各异的哲学与科学技术。文[1]中的一段话,说出了哲学的本质与功能,“哲学的本体是认识
论,归根到底是为人类提供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认识论的方法的,而且总积淀为认识论”。(第 256
页)因此,优秀的哲学成果必定能有效地指导与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1.1《周易》初创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易·系辞传·下》写道:“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
之文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唯物
史观看,古人把客观起作用的大自然各种规律所产生的现象视为“神明之德”,其本意不能视为
宣扬迷信。则上文的现代理解为,在结绳记事、穴居、生产力极其不发达的时代,以伏羲为代表
的中华先民们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应用由具体到抽象的异中观同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发明了用阴、阳爻构成的八卦符号模型来模拟大自然各种事物与规律,再依据
卦象反映的阴阳哲理以抽象到具体的同中观异方法来认识大自然万物之性状与变化规律,寻求物
我之联系,进而指导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实践。可见引文写出了《周易》初创时的认识论与方法
论,并雄辩地说明中国先民世界观的主流是“存在决定意识”。
  1.2《周易》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知识构成
  由伏羲、神农、文王、周公、孔子、朱熹……等无数先哲为代表的古人发现、创造、实践与总
结的《周易》,以及发展形成的易学,是以规范、简约的“理、象、数”模型构成《周易》的认
识认与方法论。“理”:由阴阳学说,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因果论,由天、地、人三才组成的
“天人感应”学说等构成的哲学概念推理认识系统;“象”:由阴或阳爻构成的八经卦与六十四
重卦,由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即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构成六十花甲子组合而成的阴阳五行符号逻辑“语言”
系统,以及蕴含阴阳哲理的太极图、河图、洛书等图形模型系统;“数”:又称之术数,是被赋
予阴阳哲理的数,即奇数为阳,1、3、5、7、9阳数之和为天数25,偶数为阴,2、4、6、8、10阴数之和为地数35,从而得天地之数55、大衍之数50来用以反映卦象及其爻变规律,以及天地事物
之数理等。通常称之为“象数论”、“比类论”与由实测、质测、效测、试验等方法构成的“实
验论”所总结出来的古人认识、改造外部世界成功实践经验形成知识的总积淀,是为古中华民族
提供认识与改造外部世界的认识论的方法的。
  1.3《周易》是卓有成效的哲学奇葩
在文化与科技极为不发达的历史长河中,《周易》基本上没有得到以汉武帝为代表的封建帝皇的
类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样的“政策扶持”。老祖宗们主要依托《周易》认识论与方法
论,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五千余年光辉灿烂的中华古文明与领先于当时世界的众多科技成果,为全

人类的科技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独特的巨大贡献。所以,《周易》无疑是卓有成效的哲
学奇葩。
  2 对《周易》的科学定性
古今许多学者赞誉《周易》广大悉备,是至高无上的宇宙法则,例如“易为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传》·第四章)等不胜枚举。但也有不少近代学者以其业已熟悉的近代科学知识
视角,认为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重归纳法,缺逻辑推演法与对自然规律的研究,是
玄学与神秘文化。是过誉、还是苛责?过誉会“捧杀”,苛责会误导。所以,有必要探讨《周
易》是怎样有效地应用开发于自然科学的,并进行实事求是地科学定性。
  2.1 辨识真或伪科学的判据
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长期地客观起作用的规律,而后才被古今人们逐步感受、发
现、实践、验证与总结并形成知识。人们只能发现、研究、描述与利用规律,任何人都不能创造
或消灭规律。
  各种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继承与认知现有的各种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所构成的知识;工
程技术人员利用与应用开发各种规律;科学研究人员探索,揭示与描述各种新规律。各种规律经
实践验证,作为成功的经验被总结,再以各种数学、符号、图形或表格“语言”等形式,及语言
文字逻辑概念系统加以描述与诠释,形成各种形态的知识来传承,能有效地应用开发于社会与大
自然改造,其成功经验又形成新的知识来造福人类。从人类文明进步史与自然科技发展史视角
看,各种形态知识的构成过程、目的与功能,古今中外与将来概莫如此。由此,辩识真或伪科学
的判据为:必须具有或能反映规律性。凡论述规律性的知识为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必定具有可实
证性,以及适用条件下的可供应用开发性的特点。否则即为伪科学。
 因此,只要是科学知识就应当允许其存在不同的形态,不同形态的科学知识可殊途同归,能产生
有效的互动与互补作用,将有利于对现有知识的应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并能推进新知识的形成
与发展。不同形态的科学知识之间会存在各种各样人们观念或习惯上的难或易、简或繁、以及有
效性与先进性等差别,这一差别不能作为伪科学的判据。
以上所述为本文立论与行文依据,下文引用简称“规律论”、“判据”。
  2.2 《周易》应用开发于自然科学的特点与缺点
  古人依据《周易》认识论与方法论应用开发于自然科学,例如天文、地理、历法、乐律、物侯
学、农学、数学、建筑、中医药学……等,都是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古代科技成果。爱因
斯坦在给友人斯威策的一封信中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
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先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不用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
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5](第421页)因此,下文将通过对东西方在自然科
学研发过程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与分析,来揭示基于阴阳哲理的《周易》认识论与方法论应用开
发于自然科学的特点与缺点。
  2.2.1 《周易》的“理、象、数”模型是具有近代科技意义的广义数学模型
  在《易传·第十章》有“参伍其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
象“之说。在《洪范皇极·内篇》中写得更为详尽,“物有其责,数者尽天下之责也。事有其
理,数尽天下事理也。得乎数,则物之则,事之理,无不在焉。不明乎数,不明乎善也,不诚乎
身也。故静察乎数之常,而天下之故无不通。动则达乎数之变,则天下之几无不获。”此说简直
就是近代科技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应用功能说明书。西方学者发明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与功能,是
为了模拟与描述研究对象的输出入变量的变化规律,即对象的静动态特性,简要介绍如下。
单变量输出入(SISO)对象:(1)对同一对象的构成,它可以是适用连续变量的1—n阶的t域微
分方程,S域拉普拉斯代数方程、jω域频率特性方程,也可以是适用计算机应用的离散变量Z域差
分方程。以上数学模型的知识形态不同,但相互之间可按需作等效变换,目的与功能也等效,只
是适用的场合不同。(2)对不同的对象构成,因静、动态特性类同而可用同一种数学模型来模
拟。例如,阻容RC电路的充电特性,阻容RC气路的充气特性,一阶液位或压力对象,一阶弹性机
构的运动特性等,都可用一阶t域微分方程来模拟,也可用一阶S域、jω域或Z域方程来模拟。上述对象的相异之处仅仅表现在静态增益K,动态容量滞后T、纯时滞τ的值不同,以及输出入变量
的工程量纲不同。
  多变量输出入(MIMO)对象,可用多变量状态方程组来模拟与描述其静、动态特性。
 在工程技术具体应用中,上述各类数学模型时常又以各种曲线图、算图、函数表等不同形态的知
识来加以描述,以反映对象的静动态变化规律或进行定量计算。
 以上简介阐明了近代西方学者对不同事物进行同中观异、异中观同的思维与认识方式,及其成功实践经验所总结给出的不同形态数学模型的知识。
  无独有偶的是早在尚无近代数学理论的千年以前,中国先哲们就已发明了与现有数学模型应用
目的与功能类同,知识形态不同,即“理、象、数”这种简易的广义数学模型形式,通过阴阳变
化规律来逻辑推理,并定性定量地模拟与描述人或事物随天、地时空方位变化的各种规律。从这
一视角去认识古人给出的先天、后天八卦图,伏羲六十四卦方园图,十二支合十干图,太极图,
河图,洛书等基本符号与图形模型正确组合而成的十二辟卦寒暑往来图,十二地支纪地图,斗柄
定季图,易卦日月道合朔图,以及中医八卦取象比类图……等,都是用于描述研究对象随时间(即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月、日、十二时辰等)、空间(即宇宙空间的太阳、月亮,金木水
火土五星,北斗、二十八宿等)与方位(即地球上的东西南北中)变化的阴阳变化规律。把类同
离散阴阳变量的伏羲六十四卦园图与描述连续阴阳变量的太极图作外卦内图组合与正确定位,即
坤卦阴极至复卦子月冬至(或子时)—阳生,对准太极图中白色阳鱼的尾尖,乾卦阳极至垢卦午
月夏至(或午时)—阴生,对准黑色阴鱼的尾尖,可定性定量描述时间、空间与方位的阴阳变量
静动态变化规律,即阴与阳相互之间的发展与消亡的周期性循环变化的过程与规律,也可视为模
拟对象的阴阳变化特性,并实现离散阴阳变量与连续阴阳变量的等效变换。采用“纳甲法”与
“纳支法”可按需进行易卦与五行干支符号的等效变换。
  由此可知,先哲们的研究内容已拓宽拓深到时间、空间与方位等多维对象与多变量输出入
(MIMO)对象,从而使“理、象、数”这种独特知识形态的广义数学模型已具有近代科技意义;
古今中外学者在认识与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在建立认知模型,以及相关变量之间可按需作等
效变换等思维与认识方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相异之处是总结成功实践经验的知识形态不同。西
方学者发明的数学模型是应用被赋予工程物理意义的数学“语言”,即依据描述各种特定变化规
律的函数式构成的数理方程来模拟、认识与计算研究对象的输出入变量的静动态变化规律,或对
象的静动态特性,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上更具优势;《周易》的“理、象、数”模型是应用被
赋予阴阳哲理的符号、术数等逻辑“语言”,以及图形模型构成的逻辑推理认识系统,来模拟、
认识与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对象随时间、空间与方位变化的静动态变化规律,即如同甲子钟、年钟
或日钟,随时间变化来描述瞬时或将来的阴阳动态变化过程与规律,在宏观推理定性分析与哲理
知识拓宽应用上具有优势。以上的比较与分析,阐明了先哲们是怎样有效地把《周易》应用开发
于自然科学与研究探索自然规律的。因此《周易》认识论与方法论应用开发于自然科学的思维与
实践方式是科学的。可见,《周易》不神秘,也不是玄学,是一种“理、象、数”模型形态的科
学知识。
 当今接受近代科学知识教育的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即现有的科学知识才是正确的。
事实上包括《周易》在内没有一门科学知识是终极完美的,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掘现有科学知识
存在的问题或缺点,才能有效地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妨比喻说明,若问1+1=?相信绝
大多数人们的回答是2,事实上2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正确答案。在近代科技应用开发中注重的是采
用何种技术路线,即本文中多次强调的不同形态的科学知识能使答案(即科技成果)更接近于
“2”。若国际国内横向比较下来,谁的答案最接近于“2”,则谁就是世界第一无疑。先哲们采
用的技术路线是”理、象、数”模型,在当时世界的众多科技领域中几乎事事都取得了接近于
“2”的领先成果,其可行性与科学的含金量不容置疑。虽然近代科技的发展使“答案”比古代科
技成果更接近于“2”,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古代科技成果的科学性。明确了这一特点,也就科学
地诠释了爱因斯坦对中国先哲们创造的古代科技成果感到惊奇的原因。长期笼罩在《周易》身上
各种神秘的光环与疑云的成因,将可得到科学理性地认识。
  2.2.2 应用开发于自然科学的适用关键是必须正确定位
  上文2.2.1中介绍先哲们定位子月冬至(或子时)—阳生,午月夏至(或午时)—阴生即是;在
五音十二律中定位黄钟为一阳之律,其依据是律生于冬至,气起于一阳而生;在五行生克制化理
论中,有一个“五行生旺死绝“表,又称之“五行寄生十二宫”原理,为了说明问题以甲木为
例,定位长生于亥、沐浴于子、冠带于丑、临官于寅、帝旺于卯、衰于辰、病于巳、死于午、墓
于未、绝于申、胎于酉、养于戌。令人敬佩的是先哲们超凡的洞察力,敢于定位冬天刚刚降临的
子月冬至与一日中最黑暗的子时为一阳生,酷暑刚至的午月夏至与一日中太阳最旺的午时为一阴
生,并用六十四卦园图与太极图正确地模拟与描述其中的阴阳静动态变化规律,雄辩地说明了先
哲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依据阴阳变化规律超前预测其发展或消亡过程的科学的哲学思辩能力。事
实上这一定位完全与天文现象的太阳、月亮活动相符,众所周知冬至为一年之中昼最短夜最长之
日,夏至为昼最长夜最短之日,从而可知“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是“存在决定意识”的科学结
论,绝非唯心主义的产物。
  先哲们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定位,例如“五行生旺死绝”表中反映阴阳五行十天干的
定位就是各不相同的,然而上述正确的哲学思辩是始终不变的。例如,亥月(即农历十月)北方
光秃秃的大树甲木刚绽树芽时定位为长生,历经子、丑月严冬,到寅、卯月树芽已长成满树新
叶,则相应定位为沐浴、冠带、临官、帝旺,来描述甲木的生命力走旺时期。到辰、巳、午、
未、申月常人眼中看到满树郁郁葱葱“兴旺”景象时,先哲们已超前预测甲木的生命力在走向
衰、病、死、墓、绝了,酉、戌月定位为胎、养,进入下一轮周期性生旺死绝的循环。因此,
“五行生旺死绝表”绝对不是如现有古文献所阐述的那样简单,其本质是阴阳五行变化规律的正
确定位表,是先哲们的自然辩证唯物观与“理、象、数”模型应用于人体生命科学(含中医学)
的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内含有丰富的人类生命变化规律的信息,作者将另行撰文讨论,在此不
赘。
  综上所述:(1)正确定位的内容有时间,空间与方位,在中医学中还有人的身躯与脏腑等各部
位。若没有对阴阳变化规律的正确定位,“理、象、数”模型就会无依据来正确地定性、定量与
推断事物的静动态变化过程与规律,所以其适用关键是正确定位。这一客观存在的具有中国特色
古代科技发展史实雄辩地说明先哲们是注重研究自然规律的,并佐证上文2.2.1的分析结论是正确
的。(2)以唯物史观视角,受制于古代科技文化水平,在《周易》或中医等典籍中先哲们通过文
字诠释是很难做到正确、完整、严谨地表达其成功实践经验总结形成知识的本意或解析医易之理
义。当时可供采用的最佳方法是应用“理、象、数”模型,这就是易学典籍多符号图形的原因。
以上分析结论,将可有效地促进掌握近代科技知识的学者们能触类旁通地去完整理解易学典籍中
给出各种符号与图形的古学者所要表达的成功实践经验与各种自然规律,并给出现代理解,这是
《周易》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2.3 具有认识上的宏观普适性
  先哲们运用“理、象、数”模型来描述与验证宏观自然规律。例如,依据易卦与六十花甲子来
记年、月、日、时辰的阴阳合历,以及能定性定量反映时空方位阴阳静动态变化规律的二十四节
气等,至今对历法、农学、气象学与物侯学等有指导意义;在汉魏时期形成由五音十二律与六十
花甲子对应的纳音五行,并以三百六十音以合一岁三百六十日,称之律历之数;古人能定性定量
计算日、月、五星运行位置,潮汐涨落时间、以及日食、月蚀发生的时间;祖冲之应用割圆术计
算出圆周率的精度,李治、秦九韶、杨辉等人发明的高次方程数值求解法。天元术、大衍求一术
等数学成果早于西欧同类成果数百至上千年;中医药学中的人体八卦与河洛八卦、阴阳八卦、五
行八卦、干支八卦、音律八卦相通,创造了经络学说、脏象学说、中医时间医学等来进行辩证诊
疗……等等实例举不胜举。以上简介说明了“理、象、数”模型在古代自然科学的应用开发中所
体现的宏观普适性;揭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特点是一脉相承自《周易》,众多古代科技成果
之间又因《周易》而一脉相通。
  在文[5]中给出了应用《周易》来诠释或印证黑格尔辩证法、莱布尼兹二进制、爱因斯坦相对
论、海森堡测不准理论、玻尔的互补性理论、维纳的控制论、申农的信息论、人类遗传密码、普
列高津的耗散结构、宇宙全息论等介绍。由于科学只承认首创成果,所以上述事后论证只能说明
“理、象、数”模型对近代科技成果也具有认识上的宏观普适性。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科技史实,留法蜀人刘子华先生没有应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而是应用《周
易》八卦定位原理,于1930年在法国发表“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学”论文,在世界上首次预测
了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存在,给出了该行星的轨道速度、密度、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因而获得博
士学位。这一史实说明“理、象、数”模型对天文学等现代科技具有可触类旁通性、互动性与宏
观普适性。
  因此,李约瑟博士赞誉“《周易》为万有概念的宝库”是非常确切的评价。
  2.2.4 “理、象、数”模型不能揭示事物的微观作用机理
  这一观点可以从自然科学中的化学发展史来比类说明。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论
著,并据此对当时尚未被发现的元素作定性定量地正确预测,得到实证。西方学者并未因此而满
足于现状,玻尔、泡利、索茉菲等学者相继提出原子结构理论、不相容原理,轨道分层理论等科
学假说来探索其微观作用机理。直至量子力学与核物理的进展才揭示元素呈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原
因,是由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呈周期性变化,使门氏学说在微观作用机理上得到更深层次的科学
实证。可见,化学发展过程是先给出符合“规律论”与“判据”的科学学说,然后因科技的发展
得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实证,进而导致现代化学的产生与发展。
  化学发展史说明科学研究的成果可分类为二种形态,初级形态的成果是揭示事物的宏观性质与
变化规律;高级形态的成果是揭示事物的微观本质与作用机理。
  据此比类源于“理、象、数”模型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由于尚未见古籍中有能揭示事物微观
本质与作用机理的记载或事实,说明先哲们仅仅满足于对事物宏观变化规律的研究,根本没有进
行微观作用机理的探索,甚至连“轨道分层理论”等这类科学假说都没有。即使《墨经》中提出
“端”的概念,文[3]的评价为“……未达到原子论”。(第116页)文[6]中介绍“蔡福裔氏受
《周易》启迪,著《八卦与原子》,提出新的元素周期律,是门捷列夫周期表之外的新发现”。
(第32页)若上述论著成立,也只能说明《周易》认识论的宏观普适性,根本不能替代量子力学
与核物理揭示微观作用机理并促进现代化学产生与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东西方在科学技术研发
过程中的相异之处,中国古人注重应用《周易》认识论与方法论描述与验证宏观自然规律,此乃
中国古代科技先进的主要原因;西方学者既注重应用数学语言描述宏观自然规律,更注重微观作
用机理的描述与验证,以及化学物理等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开发,此乃西方科技能后来居上
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以上分析是“李约瑟难题”的可行解释之一。
  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是属于科学研究中的初级形态成果。这一结论界定了《周易》认识论与方
法论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揭示了其在近代科学研究中的优势与弱势。优势体现在认
识上的宏观普适性,特别是与“天人感应”理念相关的学科,如人体生命科学(含中医学)等。
弱势是不能揭示微观作用机理。可见,《周易》并非如有些学者所赞誉的那样,广大悉备,是至
高无上的宇宙法则,可弥纶天地之道。
  2.2.5 用口诀总结成功实践经验有负效应
  先哲们总结成功经验形成知识还有一种形态是口诀,表现形式有诗诀、歌诀、密诀、要诀、心
诀等。用口诀来总结成功实践经验,具有简洁明瞭,朗朗上口而易诵易记,所以得到广泛地应用
与流传,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负效应。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形态,往往只给出经归纳得
到的口诀形式的结论,却省略了得到结论所必须的逻辑推理演绎的过程,以及必须给出的适用条
件,从而导致以下二个因果。
  (1)当今不少学者依据这一现象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重归纳法、缺推演法,即没有采用逻辑的方法
来推理演绎,并认定中国古时候没有发展出这个逻辑系统;有的认为推演方法需要逻辑,这是近
代科学精神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认为近代中国科学落后是因为没有能产生逻辑学的原因造
成的。对此,不妨引用席泽宗先生在文[3]中的一段话“事实并非如此。逻辑和语法一样,中国古
代没有语法书,不等于中国人就不会说话写文章;中国没有系统性的逻辑学著作,不等于中国人
就不会逻辑思维;更何况逻辑思维也不是万能工具。”(第5页)事实上前文的讨论已经佐证了席
泽宗先生的观点,例如指出古今中外学者在认识与改造外部世界过程中,在思维与实践方式上有
许多共同之处,只是成功实践经验总结形成知识的形态存在不同;众多古代科技成果是先哲们依
据阴阳哲理逻辑推理演绎取得的,而不是通过计算公式得到的。所以,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先哲
们是擅长逻辑推理演绎与归纳的鼻祖。以历史唯物观视角,在以刀代笔,竹简记事年代,先哲们
用最简短文字来总结成功经验的习惯与传统,是当时无其他更佳方法可以替代的一种行为。因
此,认为古代中国缺逻辑推演法的观点是似是而非的。
  (2)由于适用条件没有交待清楚,后学者若只知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应用于实践,会出现时错时
对的现象,给人以口诀本身有错,无实用价值的印象,进而会被视为玄学、神秘文化或伪科学。
这就是产生长期笼罩在《周易》身上各种疑云的主要原因之一。只给出口诀形态结论,不给出适
用条件与逻辑推理过程是不符合“理、象、数”模型的应用与认知特点的。其负效应对被称作子
平术的“四柱预测术”就十分明显,甚至是“致命”的。因为其研究对象—人类的“四柱”构成
千变万化,而《三命通会》、《渊海子平》等典籍中总结古人类”命运“的口诀有成千上万条,
其中还带有不少错误与糟粕,更何况口诀是结论不是规律,把这种先天有病的口诀应用于对今人
的“算命”,能得到接近于“2”的答案吗?因此,出错是必然会发生的,只要出错就会误导。需
要揭露的是江湖术士为了谋生,面对刚刚排出的五花八门的“四柱”构成,能猜中几条口诀就装
神弄鬼骗钱,猜不中就以模棱两可的言词来误导人,甚至有些下一顿柴米钱尚不知何处着落的术
士竟然遑论能帮人转运或借运来消灾等。因此,子平术被人为地糟蹋成当今学术界公认的伪科学
自然是合理的结果,也是先哲们总结成功实践经验采用口诀这种知识形态,以及应用目的不当导
致的必然后果。同时也说明了当今学者研究《周易》,若只看到典籍中的文字诠释或口诀结论,
得出其是玄学或伪科学的结论是不完整的理解。真正能反映成功实践经验的,是古人给出由符
号、图形与术数构成的“理、象、数”模型所反映的规律性与著者的本意。可惜人们往往把它当
作“天书”而未予深究。
  如果摆脱子平术只能用于“算命”的思维定势,换一个视角来审视子平术,则是先哲们对人类
生命科学作出的带有糟粕的研究成果。作者依据所掌握的近代科技知识,经过长期业余研究与实
践验证,确认其中有许多符合“规律论”与“判据”的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这是一门如同侦探
破案、法官判案那样需缜密推理且容易出错,但是出错原因有规律可循、即容易纠错的科学知
识,应用开发于人类生命科学的潜在价值无可限量,下文将作披露。
  2.3对《周易》的科学定性
  综上所述,可知研究《周易》及其相关古代科技成果,若不了解其知识的构成与形态;应用开
发于自然科学的特点与缺点;先哲们总结成功实践经验形成知识所客观存在的问题;或不依据唯
物史观只看到其中客观存在的糟粕与种种不足之处,就会低估了老祖宗的超凡智慧、科学的实践
与创新精神,犯苛责的错误,并将与科学的发现失之交臂。若不依据近代科技知识对古老的《周
易》作分析、比较与现代理解,就会犯过誉的错误而夜郎自大。
 对《周易》的科学定性结论是,《周易》是卓有成效的哲学奇葩,能有效地提供认识与改造外部
世界的认识论的方法的;先哲们将《周易》应用开发于自然科学的思维与实践方式是科学的;具
有近代科技意义的“理、象、数”模型是先哲们总结成功实践经验在当时可供选用的一种最先进
的科学知识的形态;古代科技是符合“规律论”与“判据”的初级形态科技成果。
因此,当今一些学者认为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缺逻辑推演法与对自然规律的
研究观点是望文生义的偏见。
  3 关于《周易》的糟粕等若干问题的探讨
  依据上文的分析结论,下文讨论《周易》的糟粕、神秘文化、中医不科学与《周易》预测术等
有争议的问题,就能比较容易地取得共识。
  3.1关于《周易》中糟粕问题的讨论
  无庸讳言,形成发展自原始社会与封建时代的《周易》受制于当时的科技与文化水平,在用于
诠释理义的渊博繁杂的古籍中客观存在哲理与糟粕共存的现象与问题。其实问题的性质有两种,
可以解决的问题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前文讨论已说明,客观事实是先哲们依托《周易》认识论与
方法论才能取得几乎事事都领先于当时世界各国的众多科技成果,而不是拜天敬鬼神得到的。因
此,我们理应看到的“理、象、数”模型构成的《周易》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丝毫不存在糟粕这一
客观事实,所以这是一个可以并容易解决的问题。若“理、象、数”模型存在糟粕,就会成为不
可解决的问题,是伪科学就应坚决抛弃。这就是《周易》中存在糟粕问题的性质,现归类说明如
下。
  (1)有不少古学者把当时科技水平尚不能正确解释的自然现象视为天意鬼神所为,给后人以宣扬
迷信印象。(2)如同学生解错题不能怪公式有错一样,客观存在因对易理的理解出偏差而诠释有误
的现象。例如“天人感应”学说在中医学中用得很好,创造了中医时间医学、子午流注等医理医
技,至今仍在造福人类。然而若掺入唯心的“天命论”,就会变为谬误。(3)有借易理抒发个人的
志向、理想或愿望,容易造成误导或歧义。(4)为追求名利地位,故意曲解易理宣扬封建制度来迎
合封建帝皇的需求,董仲舒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5)阴阳学说、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因果论等,
实质上讲的就是辩证法与事物变化的过程与规律,有些阴阳术数家为了谋生求财会装神弄鬼,或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神秘化来故意误导,走上把科学哲理变成玄学或骗术之路。以上归类的现
象,古今中外与将来都会发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依据“规律论”与“判据”加以扬弃就是,没
有必要因存在糟粕而全盘否定。
  3.2关于神秘文化的讨论
  文[3]中写道:“从战国到秦汉时代,中国不是一个学派,而是几乎所有思想家,都相信任何事
物都有自己的数,用数可以测算一切。这样,数字就获得神圣的,因此也是神秘的意义”。(第
209页)其结论是:“这是一条通向神秘主义的道路。当把没有必然联系的事物说成有必然联系的
时候,科学就变成神秘。”(第210页)这一似是而非的说法代表了当今许多学者的看法,因而值
得商榷。“似是”在于古代术数家确有如上文2.3.1中对糟粕归类分析中如(5)所述情况。“而
非”在于从并非《周易》经典的《汉书·李广传》、《黄帝内经·九针论》、《淮南子·天文
训》、《淮南子·地形训》等古籍中单独摘录一些对术数诠释不具有代表性的文字,来望文生义
断言为“数字神秘主义”的做法是不符合历史唯物观的,所以缺乏说服力。若这一做法可行,则
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就可全盘否定,因为他原本是卜筮的书,可谓是神秘主义的鼻祖。上
文的论述已说明,《周易》认识论与方法论由“理、象、数”模型构成,这种把“数”单独取出
并冠以“神秘”的结论,是不符合古代科技发展史实际的。其实“神秘”只是古今人们在不理
解、好奇或迷信状态下所产生的感觉,把感觉当作结论是不妥的。因此,理应辩证地一分为二地
看问题。是科学就不会变成神秘,若是伪科学则证伪就是了。
  3.3关于中医“不科学”说法的讨论
  自古就有医易相通之说。在不少学者的心目中,中医的经络学说用尸体解剖与现代科技手段尚
不能实证其存在,因而据此推断中医不科学。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当时主管的卫生部曾发布
过“禁中医令”就是史实。客观事实是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只要刺准穴位,古今中外男女老少都会
有酸、麻、胀的相同感觉并有实际疗效,这一现象充分说明经络学说是符合“规律论”与“判
据”的初级形态科学学说,目前尚不能实证人体经络的客观存在,不等于今后科技发展仍然不能
证实其客观存在。待到现代科技发展到能实证其客观存在并揭示其微观作用机理之日,也就是现
代中医学的诞生与发展之时。附带要指出的是经络学说的形成,导源自“天人感应”学说,即乾
坤日月昼夜运行与经气在人体中盛衰流注相对应的理论,因而可以同理佐证“天人感应”是符合
“规律论”与“判据”的一种初级形态的科学假说。
  中医仍停留在初级形态的科学学说阶段,缺乏对微观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中医可持续发展不
利。其实许多病症中医疗效不比西医差,说明中西医二种不同形态的知识可殊途同归。中医客观
存在不同流派,正是中医辩证诊治特点的体现,同样可取得殊途同归的疗效,所以不能作为中医
不科学的判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在长期战乱与无现代医学的历史长
河中,不同流派的中医在维护中华各民族繁衍生息与医治伤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直
至抗日战争胜利中国能有四万万同胞的群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医的医易之理,将是人类生
命科学研究有待发掘的富矿。
  3.4 关于《周易》预测学的探讨
  人类的理想与愿望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古今人们希望能预测未来命运本无可非议。《周易》
是世界上最早的预测专著,产生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现象与问题。
  (1)几千年来,可谓集中了中国最有智慧的学者穷毕生精力,“前赴后继”地对《周易》的卦
爻辞、及其象、数理义进行校勘、整理、辑录、考据、注疏、训诂、全译、阐发、争鸣与预测实
践,著作汗牛充栋不计其数,可是至今也没有形成或给出具有典范意义、符合“规律论”与“判
据”的科学结论,来令人信服地说明把其用于预测是可行的。(2)不少著述中给出了许多“成功”
预测的案例,却无人给出预测失误的案例。不禁要问:成功与失败之比有多少?失误的原因是否
有规律可循? 预测成功是基于统计规律、概率规律、还是逻辑推理规律?(3)《周易》用于卜筮
问题不少,但是先哲们把其应用开发于自然科学却成果多多,几乎事事都领先于当时的世界各
国,这一现象能给今人以什么启迪?(4)先哲们依据《周易》应用开发出许多预测术分支,如“四
柱”(俗称八字)预测术、梅花易数、六壬大全、奇门遁甲、铁板神数、以及堪舆……等,自古
至今著述甚丰,且呈现医卜星相相通的特点,其中客观存在糟粕无疑,但是究竟有哪些符合“规
律论”与“判据”的内容可供在人类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开发?上述问题需要我们运用现代科技
知识来加以探索、扬弃、总结与定性,或进行科学地证伪,事实上在前文就是针对上述问题给出
的解答。
  当我们对先哲们发明的以“算命”面目出现的《周易》预测术持争议或否定态度时,1990年启
动的《人类基因组的作图与测序》计划在中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历史性成果,后基因时
代已经来临,科学家们可在分子层次上来认识人类生命科学的微观作用机理,并正在逐步破译与
揭示人类遗传、生老病死等命运规律。由此,可广义地视为中外现代预测学的现状与发展动向;
按本文结论可归类为高级形态的预测科学初步成果,因为现状是离真正破译基因的功能与揭示人
类生命奥秘还有漫长的探索过程。对此,难道古老的《周易》就不能为缩短这一探索过程产生有
效的互动作用吗?答案是肯定可行。下文的披露若爱因斯坦健在又将会大感惊奇。
  以李虚中、徐子平为代表的古代学者,以与现有遗传学与基因学不同形态的知识,即基于
“理、象、数”模型发明的依据人类出生年、月、日、时,按一定的规则排出的“四柱”模型,
以迎合帝皇将相与民众关心自身命运心理的“算命术”名义,早在千年以前就对人类生命科学作
出了许多符合“规律论”与“判据”的研究成果。这是一条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的科学探索
之路,作者打破其只能用于“算命”的思维定势,专门研究与大量验证被测试者的各种“四柱”
模型中所反映的六亲遗传与相关规律,确认经正确定位,应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逻辑推理演绎
与归纳,能定性反映被测试者的六亲遗传规律、相关规律、以及生老病死的新陈代谢等规律,并
从中观察到一条科学真谛是“知识改变命运”,因而对于“子平术”的现代理解是一种描述人类
六亲遗传与相关规律的广义数学模型。众所周知,现有人类遗传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有血缘
关系的亲属之间的遗传规律,而“四柱”模型不仅能反映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在性格与行为方
式方面的遗传规律,还能反映无血缘关系的配偶及其近亲的相关规律,这一发现是尚未见现有人
类生命科学文献报道的。可见,近代中外学者尚未想到的“六亲相关规律”,《周易》却早就捷
足先登了。其实在文[7]中先哲们早就给出不少有关六亲相关信息的口诀形态的结论。“四柱”模
型虽然是宏观反映人类遗传与相关规律的初级形态科学成果,但是他在许多方面能取得比现有遗
传学与基因学更接近于“2”的答案,因而能有效地指导和拓宽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内容与深度,
并缩短破译基因功能与揭示人类生命奥秘的探索过程,潜在效益难以估量。这一观点是经得起科
学的比较、质询与验证的。在此,作者可给出一个科学假说:“任何人类遗传学与基因学的定性
定量分析结论,若不反映其六亲相关性,将都是不完整的结论”。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将会证
明这一假说是正确的,并符合社会伦理学的。
  作者对子平术进行科学探索的经验是:不要见书上写的就不加思辩地生搬硬套;要运用现代科
技知识来辩识子平术的知识形态、适用前提、认知与应用特点,并给于现代理解;口诀形态知识
有负效应,但它毕竟是先哲成功经验的总结,所以应注重探索隐涵在各种口诀之中的规律性。以
上经验,对研究或证伪其他形式的《周易》预测术有参考价值,因为若不存在规律性就是伪科
学,若存在规律性就可供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开发并经得起质询与验证。例如,对子平术提出质疑
最多的问题是:“世界上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人很多,难道这些人的命运都一样?”作
者的答复是,若真正理解了本文2.2.1中关于西方数学模型知识的简介,科学的答案就在其中了。
首先,这些人“命运都一样”的说法是对子平术的知识构成特点与适用性的不了解,以及对“命
运”概念模糊的一种表现,因而不能成立;其次,本文指出的“对不同的对象构成,因静动态特
性类同而可用同一种数学模型来模拟”就是答案,“四柱”模型构成相同,说明他们的性格、思
维行为方式与六亲遗传、相关特性类同,由于国家、地域、人文与习俗环境不同,从而体现各自
命运的表现形式有差异;这一答案也印证了本文“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因为同一种“四柱”
模型的人类,处在科技文化发达与不发达地域的对象生存环境肯定不同。以上答案,实质上给出
与界定了“四柱”模型的应用与认知特点,以及适用性。对此,作者将另行撰文论述,在此不
赘。
  4《周易》的可持续发展性讨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及其在物理学意义上的统一性思想
为重要标志,即越来越呈现综合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许多古代科技成果与《周易》一脉相承、又一脉相通的特点,说明古代学者早在千年前就在
依据《周易》认识论与方法论来探索、实践、验证与总结自然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系统化之路,
不仅比西方学者走得更早,而且涵盖面很广,其成功的经验与潜在的科学价值不容忽视与曲解。
应用近代科技对《周易》及相关古代科技成果作微观本质与作用机理的研究,并给出现代理解,
是《周易》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见,科学知识不是单一形态的,不同形态的科技知识应用于同一目的会各有利弊,善于辨识这
一利弊会有可能成为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契机,即产生有效的互动与互补作用,从而获得比现有科
技更接近于“2”的成果。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现代科技在物理学意义上的统一性思想和中国古代科技与《周易》一
脉相承、又一脉相通的特点,古今东西方认识论与方法论、以及不同形态科技知识相互比较、交
叉、互补与互动、及综合性研究与应用开发,在21世纪的中国会有可能出现能涵盖自然科学与社
会科学,与《周易》一脉相通的新形态的科学与科学知识,其突破口将是人体生命科学领域。
  5  结束语
  从研究发现子平术中蕴含有人类六亲遗传与相关规律为起因,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究竟那些
环节上出了问题?才导致具有超凡绝伦智慧的老祖宗发明的“四柱”模型被糟蹋成为公众心目中
的伪科学。进而追本溯源地查阅了大量《周易》以及相关古代科技成果的文献,并运用近代科技
知识来给予现代理解。因此,本文论述的一系列观点或见解,是作者对《周易》及相关古代科技
成果进行多年研究与思辩的阐发。旨在说明,古老的《周易》虽然客观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其主
流是科学的;古代科技成果所蕴含的各种自然规律有待我们去发掘,至今仍具有可供应用开发性
与可持续发展性。

参考文献
1  陈新汉著·邓小平认识论思想论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洛书,韩鹏杰主编·周易全书·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3  卢嘉锡总主编,席泽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刘大钧著·周易概论·成都:巴蜀出版社,1999
5  刘杰,袁峻著·中国八卦医学,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
6  杨力著·周易与中医学(第二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张杰总点校·四库全书术数类全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2003/7/10

作者简介:徐锡年(1946-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长期业余从事《周易》及子
平术的六亲遗传与相关规律的研究。

上海市中山南一路892号1106室   邮编:200023
   宅电: 021 - 6305 5035
   手机: 013801801121
   电邮: jxxu@citiz.net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徐锡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