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人论易 -> 正文

朱熹論河圖洛書(先天圖附)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3-01     点击次数:

朱熹論河圖洛書(先天圖附)
文章类型:学人论易 文章加入时间:2009年3月1日13:36

世傳一至九數者為河圖,一至十數者為洛書,考之於古,正是反而置之,予於《啓蒙》辨之詳矣。讀《大戴禮》書又得一證甚明,當篇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語,而鄭氏注云法 龜文也,然則漢人固以此九數者為洛書矣。閤皂 甘 君叔懷欲刻二圖山中,覽者未必深考,又當大啓爭端,聊書以諗之。慶元丁巳上元節日遯翁。(書書河圖洛書後)

先生謂甘叔懷曰:“曽看河圖洛書數否?無事時好看,且得自家心流轉得動。”(輔廣録)

河圖既無四隅,則比之洛書固亦為圎矣。注中三句本《唐書·厯志》一行之説。二始者,一二也。一竒故為剛,二耦故為柔。二中者,五六也。五者十日,六者十二辰也。二終者,十與九也。閏餘之法,以十九嵗為一章,故其言如此。然一章之數似有附會,當時姑借其説以明十數之為河圖耳。(荅廖徳明)

論雖以四十五為河圖,五十五者為洛書,然序論之文多先書而後圖,蓋必以五十五數為體,而後四十五者之變可得而推,又況《易傳》明有五十有五之文,而《洪範》又有九位之數耶。(荅程大昌)

河圖洛書,熹竊以大傳之文詳之。河圖洛書蓋皆聖人所取以為八卦者,而九疇亦并出焉。今以其象觀之,則虚其中者所以為《易》也,實其中者所以為《洪範》也。其所以為《易》者已見于前段矣,所以為《洪範》,則河圖九疇之象、洛書五行之數有不可誣者,恐不得以其説出於緯書而略之也。(與郭沖晦)

林夔孫問:“前日承先生説,云老陽少隂老隂少陽,即除了本身一二三四,便是九八七六之數,今觀《啓蒙》陽進隂退之説,也是如此。”荅曰:“他進退亦是自然如此,不是人去强教他進退。但是以十言之,則大故分曉,這物事好則劇。”問云:“看河圖上此數便牽走了。”曰:“天地只是不會説,倩聖人出來説。若天地自 會 説,想見更説得好。如河圖洛書便是天地畫出底。”

或問:“河圖自五之外,如何一便成六七八九十?”荅曰:“皆從五過,則一對五而成六,二對五而成七,三對五而成八,四對五而成九,到末梢五又撞着个五,五便成十。”又曰:“河圖是常數,洛書是變數。”(舒高録)

問温公河圖洛書之説。荅云:“温公以河圖洛書為怪妄,未是。若説果無此,夫子何以説河不出圖?《尚書》云云,此理蓋有之。温公又以《繋辭》為非聖人之書,亦縁圖書之説故也。”(吕煇録)

問:“或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數五十,何也?銖竊謂天地之所以為數不過五而已。五者,數之祖也。蓋參天兩地,三陽而二隂,三二各隂陽,錯而數之,所以為數五也。是故三其三、三其二而為老陽老隂之數,兩其三、一其二而為少隂之數,兩其二、一其三而為少陽之數,皆五數也。河圖自天一至地十,積數凡五十有五,而其五十者,皆因五而後得,故五虚中若無所為,而實迺五十之所以為五十也。(一得五而成六,二得五而成七,三得五而成八,四得五而成九,五得五而成十,無此定數,則五十者何自來耶?)洛書自一五行至九五,福積數凡四十有五,而其四十者亦皆因五而後得,故五亦虚中若無所為,而實乃四十之所以為四十也。(一六共宗而為太陽之位數,二七為朋而為少隂之位數,三八成友而為少陽之位數,四九同道而為太隂之位數,不得此五數,何以成此四十耶?)即是觀之,河圖洛書皆五居中而為數宗祖。大衍之數五十者即此五數衍而乗之,各極其十,則合為五十也。是故五數散布於外為五十而為河圖之數,散布於外為四十而為洛書之數,衍而極之為五十而為大衍之數,皆自此五數始耳。是以於五行為土,於五常為信。水火木金不得土不能各成一氣,仁義禮智不實有之亦不能各為一徳,此所以為數之宗,而揲蓍之法必衍而極於五十以見於用也。不知是否?”荅云:“此説甚是。”(答董銖)

問:“河圖之數不過一奇一耦相錯而已,故太陽之位即太隂之數,太隂之位即太陽之數,少隂之位即少陽之數,少陽之位即少隂之數,見其迭隂迭陽,隂陽相錯所以為生成也。天五地十居中者,地十亦天五之成數,蓋一二三四已含六七八九者,以五乗之故也,蓋數不過五也。洛書之因一二三四以對九八七六,其數亦不過十,蓋太陽占第一位已含太陽之數,少隂占第二位已含少隂之數,少陽占第三位已含少陽之數,太隂占第四位已含太隂之數,雖其隂陽各自為數,然五數居中。太陽得五而成六,少隂得五而成七,少陽得五而成八,太隂得五而成九,則與河圖一隂一陽相錯而為生成之數者亦無以異也。不知可如此看否?《啓蒙》言其數與位皆三同而二異,三同謂一三五,二異謂河圖之二在洛書則為九,河圖之四在洛書則為七也。蓋一三五陽也,二四隂也。陽不可易而隂可易,陽全隂半,隂常從陽也。然七九特成數之陽,所以成二四生數之隂,則雖陽而實隂,雖易而實未嘗易也。不知是否?”荅云:“所論甚當。河圖相錯之說尤佳。”(同上)

二始者,一為陽始,二為隂始。二中者五六,二終者九十。五便是十干所起,六便是十二律所生。圎者星也。圎者河圖之數,言無那四角底,其形便圎。( ? 淵録)

河圖中宫天五乗地十而得七八九六,因五得數,積五竒五耦而為五十有五。( ? 淵録)

昆侖大無外,旁薄下深廣。隂陽無停機,寒暑互來往。皇犧古神聖,妙契一俯仰。不待窺馬圖,人文已宣朗。渾然一理貫,昭晰非象罔。珍重無極翁,為我重指掌。(感興詩)

一二三四九八七六最妙,一藏九,二藏八,三藏七,四藏六。(廖徳明録)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者,一理之判,始生一竒一耦而為一畫者二也。兩儀生四象者,兩儀之上各生一竒一耦而為二畫者四也。四象生八卦者,四象之上各生一竒一耦而為三畫者八也。爻之所以有竒有耦,卦之所以三畫而成者以此而已。是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聖人又已分明說破,亦不待更着言語,别立議論而後明也。此乃易學綱領,開卷第一義,然古今未見有識之者至 康節 先生始傳先天之學而得其説,且以此為伏羲之易也。《説卦》“天地定位”一章,先天圖乾一兊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序,皆本於此。若自八卦之上又放此而生之,至于六畫,則八卦相重而成六十四卦矣。六十四卦之上又放此而生之,至十二畫則六十四卦相重而成四千九十六卦矣,焦貢《易林》是也。(荅虞大中)

陳淳問:“先天圖有自然之象數,伏羲當初亦知其然否?”先生曰:“直圖據見在底畫較自然,圎圖作兩段來拗曲,恁地轉來 底 是竒,恁地轉去 底 是耦,有些造作,不甚依他元初 底 。伏羲當初只是太極下面有個隂陽,便知得一生二,二又生四,四又生八,恁地推去,做成這物事,不覺成來如此齊整。”

林學履問:“先天圖陽在隂中,陽逆行,隂在陽中,隂逆行,陽在陽中、隂在隂中皆順行,何謂也?”先生曰:“圖左一邊屬陽,右一邊屬隂。左自震一陽、離兊二陽、乾三陽為陽在陽中順行,右自巽一隂、坎艮二隂、坤三隂為隂在隂中順行。坤无陽,艮坎一陽,巽二陽,為陽在隂中逆行。乾无隂,兊離一隂,震二隂,為隂在陽中逆行。”又問:“先天圖心法也,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生乎心也?”先生曰:“其中間白處便是太極,三十二隂三十二陽便是兩儀,十六隂十六陽底便是四象,八隂八陽底便是八卦。”

又問:“圖雖無文,終日言之不離乎是,何也?”曰:“一日有一日之運,一月有一月之運,一嵗有一嵗之運,大而天地之始終,小而人物之生死,逺而古今之世變,皆不外乎此。只是一箇盈虚消息之理,本是箇小底變成大底,到那大處又變成小底。如納甲法,乾納甲,坤納乙,艮納丙,兊納丁,震納庚,巽納辛,離納壬,坎納癸,亦是這箇。又如火珠林,若占一屯卦,則初九是庚子,六二是庚寅,六三是庚辰,六四是戊午,九五是戊申,上六是戊戌,亦是此。又如道家以坎離為真水火,為六卦之主,而六卦為坎離之用,自月初三為震,上弦為兊,望日為乾,望後為巽,下弦為艮,晦為坤,亦不外此。”又曰:“乾之一爻屬戊,坤之一爻屬已,留戊就己,方成坎離,蓋乾坤是大父母,坎離是小父母。”(黄義剛録)

楊至曰:“《正義》謂易者變化之緫號,代換之殊稱,乃隂陽二氣生生不息之理,竊見此數語亦說得好。”先生曰:“熹以為易字有二義,有變易,有交易。先天圖一邊本都是陽,一邊本都是隂。陽中有隂,隂中有陽,便是陽往交易隂,隂來交易陽,兩邊各各相對,其實非此往彼來,只其象如此。然聖人當初亦不恁地思量,只是畫一箇隂,畫一箇陽,毎箇便生兩箇,就一箇陽上又生一箇陽一箇隂,就一箇隂上又生一箇隂一箇陽,只管恁地去自一為二,二為四,四為八,八為十六,十六為三十二,三十二為六十四,既成箇物事,便自然如此齊整,皆是天地本然之妙元如此,但略假聖人手畫出來,如乾一索而得震,再索而得坎,三索而得艮,坤一索而得巽,再索而得離,三索而得兊,初間畫卦時也不是恁地,只是畫成八箇卦後,便見有此象耳。”(黄義剛録)

先天圖八卦為一節,不論月氣先後。(李閎祖録)

天一生水,三生木,木陽東北也。次而北,又次而東,此陽之生也。地二生火,四生金,金隂西南也。次而南,又次而西,此隂之生也。(劉砥録)

包揚問:“康節以數推物,如何?”曰:“此知康節之下者耳。今覆射者亦能之。康節之學本於明理明道,所謂觀天地之運化,然後頽然其順,浩然其歸,乃康節所到處。康節之學得於先天,蓋是専心致志,看得這物事熟了,自然前知。”又云:“康節看物事便成四箇,渠只是怕處其盛。且如看花,方其蓓蕾向盛也,半開漸盛,正開大盛則衰矣。人之勢熖者必衰,強壯者必死,是其理如此。康節一見則便能知之。先天圖有一月之象,自復而震,屬初三日,月之生也。至兊屬初八日,月之上弦也。乾,月之望也。巽,月之始虧也。至艮屬二十三日,月之下弦也。坤則其晦日也。”(萬人傑録)

先天圖一日有一箇恁地道理,一月有一箇恁地道理,以至合元 會 運世十二萬九千六百嵗,亦只是這箇道理。且以月言之,自坤而震,月之始生,初三日也。至兊則月之上弦,初八日也。至乾則月之望,十五日也。至巽則月之始虧,十八日也。至艮則月之下弦,二十三日也。至坤則月之晦,三十日也。(輔廣録)

問:“昨日先生說程子謂其體則謂之易。體猶形體也,乃形而下者。易中只説箇隂陽交易而已,然先生又嘗有言曰,在人言之則其體謂之心,又是如何?”曰:“心只是箇動静感應而已,所謂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是也。看那幾箇字,便見得因言易是互相博易之義。觀先天圖便可見,東邊一畫隂便對西邊一畫陽,蓋東一邊本皆是陽,西一邊本皆是隂。東邊隂畫皆是自西邊來,西邊陽畫都是自東邊來。姤在西是東邊五畫陽過,復在東是西邊五畫隂過,互相博易而成,易之變雖多般,然此是第一變。”廣云:“程子所謂易中只説反復往來上下者,莫便是指此言之否?”曰:“看得來程子之意又别邵子所謂易。程子多理會他底不得,蓋他只據理而説,都不曾去問他。”(同上)

池陽士人何巨源以書問:“邵子詩有曰‘須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又先生賛邵子有曰‘手探月窟,足躡天根',莫只是説隂陽否?”先生荅之云:“先天圖自復至乾,陽也,自姤至坤,隂也。陽主人,隂主物,手探足躡,亦無甚意義。但姤在上,復在下,上故言手探,下故言足躡。”

先天圖今所寫者是以一嵗之運言之,若大而古今十三萬五千六百年,亦只是這圈子,小而一日一時,亦只是這圈子,都從復上推起來。(李方子録)

問:“先天圖隂陽自兩邊生,若將坤為太極,與太極圖不同,如何?”曰:“他自據他意思説,即不曽契勘濓溪底。若論他太極,中間虚者便是,他亦自説圖從中起,今不合被横圖在中間塞却,待取出放外,它兩邊生者即是隂根陽,陽根隂,這箇有對,從中出即無對。”(陳文蔚録)

前書所論先天太極二圖,乆無好況,不暇奉報。先天乃伏羲本圖,非康節所自作,雖無言語,而所該甚廣,凡今易中一字一義,無不自其中流出者。太極却是濂溪自作,發明易中大概綱領意思而已。故論其局格,則太極不如先天之大而詳,論其義理則先天不如太極之精而約,蓋合下規模不同,而太極終在先天範圍之内,又不若彼之自然,不假思慮安排也。若以數言之,則先天之數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以為八卦,太極之數亦自一而二(剛柔),自二而四(剛善剛惡,柔善柔惡),遂加其一(中),以為五行,而遂下及於萬物。蓋物理本同而象數亦無二致,但推得有大小詳略耳。近日講論及修改文字頗多,當候相見面言之。(荅黄幹)

如先天之説,亦是太極散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一卦一爻,莫不具一太極。同上

問邵康節《男子吟》。先生曰:“康節詩乃是説他先天圖中數之所從起處,天根月窟指復姤二卦而言。”(楊道夫録)

示喻人物之説,未知康節之意果如何,但如來喻以隂陽分之,似亦有理。大抵先天圖自復至乾為陽,自姤至坤為隂。隂陽所主既有淑慝之分,則人物所稟亦不能無純駁之辨也。手探足躡出於一時之謬説,無足深論,當時但以姤在上而復在下,故以手足言之耳。(荅何進之)

問:“近略考卦變,以彖辭考之,説卦變者凡十九卦,蓋言成卦之由,凡彖辭不取成卦之由,則不言所變之爻。程子専以乾坤言變卦,然只是上下兩體皆變者可通,若只一體變者則不通。兩體變者凡七卦,隨蠱賁咸恒漸渙是也。一體變者兩卦,訟无妄是也。七卦中取剛來下柔、剛上柔下之類者可通,至一體變者則以來為自外來,故説得有礙。大凡卦變須觀兩體上下為變,方知其所由以成之卦。”先生曰:“便是此處説得有礙。且程傳賁卦所云,豈有乾坤重而為泰,又自泰而變為賁之理。若其説果然,則所謂乾坤變而為六子,八卦重而為六十四,皆由乾坤而變者,其説不得而通矣。蓋有則俱有,自一畫而二,二而四,四而八而八卦成,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而重卦備。故有八卦則有六十四矣。此康節所謂先天者也。若震一索而得男以下乃是己有此卦了,就此卦生出此義,皆所謂後天之學。今所謂卦變者,亦是有卦之後,聖人見得有此象,故發於彖辭,安得謂之乾坤重而為是卦則更不可變而為他卦耶。若論先天,一卦亦無。既畫之後,乾一兊二離三震四,至坤居末,又安有乾坤變而為六子之理。凡今易中所言,皆是後天之易耳。以此見得 康節 先生後天之説最為有功。”(董銖録)

先天圖如何移出方圖在下,先生云:“是熹挑出。”(湯泳録)

先天之説昨已報商伯矣,來喻亦推得行,然皆未能究其緼。須先將六十四卦作一横圖,則震巽復姤正在中間。先自震復而却行以至於乾,乃自巽姤而順行以至於坤,便成圓圖,而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昬旦皆有次第,此作圖之大指也。又左方百九十二爻本皆陽,右方百九十二爻本皆隂,乃以對望交相博易而成此圖,若不從中起以向兩端,而但從頭至尾,則此等類皆不可通矣。試用此意推之,當自見得也。(荅葉永卿)

(《文公易说》卷一,刘保贞标点)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周易研究中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