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人论易 -> 正文

朱熹論《繫辭下傳》(二)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12-26     点击次数:

朱熹論《繫辭下傳》(二)
文章类型:学人论易 文章加入时间:2009年12月26日8:32

問:“‘乾坤,其《易》之門邪',所謂門者,是六十四卦皆由是而岀,如‘兩儀生四象',只管生出,故曰門。為復,是取其闔闢之幾邪?”曰:“只是取其闔闢之幾。六十四卦,只是這一箇陰陽闔闢而成。但看他下文云:‘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徳,而剛柔有體。'便是見他只是這兩箇。”(林學 蒙 録)

“乾坤,《易》之門”,不是乾坤外别有《易》,只《易》便是乾坤,乾坤便是《易》。 似那兩扇門相似,一扇開,便一扇閉。只是一箇陰陽做底,如“闔戶謂之坤,闢户謂之乾”。( �1�0 淵録)

“乾,陽物;坤,陰物”,陰陽,形而下者;乾坤,形而上者。(楊道夫録)

以體天地之撰。(撰是所為。吳必大録)

“天地之撰”,撰,即是說它做處。( �1�0 淵録)

問:“‘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是指繫辭而言?是指卦名而言?”曰:“他後兩三番說名後,又舉起九卦說,看來只是為卦名。”又曰:“繫辭自此以後皆難曉。”(林學 蒙 録)

“於稽其類”,一本作“於稽 ( 音啓 ) 其顙”,又一本“於”作“烏”,不知如何?曰:“但不過是說稽考其事類。”( �1�0 淵録)

“其衰世之意邪?”伏羲畫卦時,這般事都已有了,只是未曽經歴。到文王時,世變不好,古來未曽有底事都有了,他一一經歴這﨑嶇萬變過來,所以說出那卦辭。如“箕子之明夷”,如“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此若不是經歴,如何說得。(同上)

“彰徃察來”,徃者,如陰消陽長;來者,事之未來、吉凶。(同上)

問:“‘彰徃察來',如‘神以知來,知以藏徃'相似。徃,是已定底,如天地陰陽之變,皆已見在這卦上了;來,謂方來之變,亦皆在這上了。”曰:“是。”(林學 蒙 録)

“微顯闌幽。”幽者不可見,便就這顯處說出來;顯者便就上靣尋出這不可底,教人知得。又曰:“闡幽便自微顯。”又曰:“這如‘顯道,神徳行'相似。”(林學 蒙 録)

“微顯闡幽”,便是“顯道,神徳行”。徳行顯然可見者,道不可見者。“微顯闡幽”,是將道来事上看;言那箇雖是粗底,然皆出於道義之藴。(“潛龍勿用”,顯也。“陽在下也”,只是就兩頭說。)微顯所以闡幽,闡幽所以微顯,只是一箇物事。(沈僴録)

文振問 “臧文仲” 、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與“令尹子文、陳文子忠清”等數段,先生曰:“此數段是聖人‘微顯闡幽'處。惟其似是而非,故聖人便分明説出来,要人理 ? 得。如臧文仲,人皆以為知,聖人便說道他既惑於鬼神,安得為知!葢卜筮之事,聖人固欲使民信之。然藏蓍龜之地,須自有箇合當底去處。今文仲乃為山節藻梲以藏之,便是他箇心一向倒在卜筮上面了,如何得謂之知!古說多道他是僭。某以為若是,則不止謂之不知,便是不仁了。聖人今只説它不知,便是只主不知而言也。”(潘時舉録)

鄭仲履問:“《易繫》云:‘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如何止取九卦?”先生云:“聖人論處憂患,偶然説此九卦爾。天下道理只在聖人口頭,開口便是道理,偶説此九卦,意思自足。若更添一卦也不妨,更不説一卦也不妨。只就此九卦中,亦自儘有道理。且《易》中儘有處憂患底卦,非謂九卦之外皆非所以處憂患也。若以困為處憂患底卦,則屯蹇非處憂患而何?觀聖人之經,正不當如此。後世拘于象數之學者,乃以為九陽數,聖人之舉九卦,葢合此數也,尤泥而不通矣!”(襲葢卿録)

因論《易》九卦,云:“聖人道理,只在口邊,不是安排來。如九卦,只是偶然說到此,而今人便要說,如何不說十卦?又如何不說八卦?便從九卦上起義,皆是胡說。且如‘履,徳之基',只是要以踐履為本。‘謙,徳之柄',只是要謙退,若處患難而矯亢自高,取禍必矣。‘復,徳之本',如孟子所謂‘自反'。‘困,徳之辨',只是困而能通,則可辨其是;困而不通,則可辨其非。損是‘懲忿窒欲',益是脩徳益令廣大。‘巽,徳之制',‘巽以行權',巽只是低心下意。要制事,須是將心入那事裏面去,順它道理方能制事,方能行權。若心麤,只從事皮膚上綽過,如此行權,便就錯了。巽,伏也,入也。”(林學蒙録)

三陳九卦,初無它意。觀上面“其有憂患”一句,便見得是聖人說處憂患之道。聖人去這裏偶然看得這幾卦有這裏道理,所以就這箇說去。若論到底,睽蹇皆是憂禍患底事,何故却不說?以此知只是聖人偶然去這裏見得有此理,便就這裏說出。聖人視《易》,如雲行水流,初無定相,不可確定他。在《易》之序,履卦當在第十,上面又自不說乾、坤。( �1�0 淵録)

三陳九卦,是聖人因上說憂患,故發眀此一項道理,不必渾泥。如“困,徳之辨”,若說蹇屯亦可,蓋偶然如此說。大畧《易》之書,如雲行水流,本無定相,確定說不得。楊子雲太 玄 一爻吉,一爻凶,相閒排將去。七百三十賛,乃三百六十五日之晝夜,晝爻吉,夜爻凶。又以五行參之,故吉凶有深淺,毫髪不可移,此可為典要之書也。聖人之《易》,則有變通。如此卦以陽居陽則吉,他卦以陽居陽或為不吉; 此卦以阴居阴则凶,他卦以阴居阴或不为凶 。 此“不可為典要”之書也。(黄顯子録)

問:“巽何以為‘徳之制'?”曰:“巽為資斧,所以多作斷制之義。蓋‘巽'之義,非順字所能盡,順而能入之义。謂巽一隂入在二陽之下,是入細直徹到底,不只是到皮子上者,如此方能斷得殺。若不見得盡,如何可以‘行權'?”(吳必大録)

或问“井以辨义”之义 , 曰: “ 井居其所而遷。”又云:“‘井,徳之地也',蓋井有定體不動,然水流出去而不窮。猶人心有守不動,而應變於外則不窮也。‘徳之地',地是那不動之地頭。”

復雖一陽方生,然而與衆隂却不相亂。如人之善端方萌,雖小然而衆惡却遏他不得。

“損先難而後易”,不探虎穴,不得虎子,須是捨身入裏面去。如摶宼讎,方得之。若輕可地說得,不濟事。(黄顯子録)

“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損先難而後易”,凡事皆然。(楊道夫録)

“損先難而後易”,如子産為政,鄭人歌之曰 :” 孰殺子産 , 吾其與之 !” 及三年後,人復歌而誦之。蓋事之初,在我亦有所勉強,在人亦有所難堪;乆之當事理,順人心,這裏方易。便如“利者,義之和”一般。義是一箇斷制物事,恰似不和;乆之事得其宜,乃所以為和。如萬物到秋,許多嚴凝肅殺之氣似可畏。然萬物到這裏,若不得此氣收歛凝結許多生意,又無所成就。其難者,乃所以為《易》也。“益,長裕而不設”,長裕只是一事,但充長自家物事教寛裕而已。“困窮而通”,此因困卦之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蓋此是“致命遂志”之時,所以名之為困。彖曰:“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蓋處困而能說也。困而寡怨,是得其處困之道,故無所怨於天,無所尤於人;若不得其道,則有所怨尤矣。“井居其所而遷”,井是不動之物,然其水却流行出去利物。“井以辨義”,辨義謂安而能慮,蓋守得自家先定,方能辨事之是非。若自家心不定,事到面前,安能辨其義也?“巽稱而隱”,巽是箇卑巽底物事,如“兊見而巽伏也”,自是箇隱伏底物事。蓋巽一隂在下,二陽在上,隂初生時,已自稱量得箇道理了,不待顯而後見。如事到面前,自家便有一箇道理處置他,不待發露出來。如云:“尊長於已踰等,不敢問其年。”蓋才見箇尊長底人,便自不用問其年;不待更計其年,然後方稱量合問與不合問也。“稱而隱”,是巽順恰好底道理。有隱而不能稱量者,有能稱量而不隱伏不露形迹者,皆非巽之道也。“巽,徳之制也”,“巽以行權”,都是此意。(沈僴録)

問“巽稱而隱”,曰:“以‘巽以行權'觀之,則‘稱'字宜音去聲,為稱物之義。”問:“巽有優游巽入之義;權是義精仁熟 ,於事能優 ? 以入之意。”曰:“是。”又曰:“巽是細底意,這說在九卦之後,是這八卦事了,方可以行權。某前時以稱為揚之說錯了。”(林學 蒙 録)

問:“‘巽稱而隱',‘稱',稱揚也。‘隱'字何訓?”曰:“隱,不見也。如風之動物,無物不入,但見其動而不見其形。權之用,亦猶是也。昨得潘恭叔書,說滕文公問‘閒於齊楚',與‘竭力以事大國'兩段,注云‘蓋遷國以圖存者,權也;效死勿去者,義也';‘義'字當改作‘經'字。思之,誠是。蓋義便近權,如或可如此,或可如彼,皆義也;經則一定而不易。既對‘權'字,須合着用‘經'字。”(沈僴録)

“巽稱而隱”,巽是箇卑巽底物事,如“兊見而巽伏也”。蓋凡事先稱量箇道理了,不待顯而後見。到事在面前,自家便有道理處置它,不待它發露出來。巽二陽在上,一隂在下,便有隱伏之意。又云:“‘稱而隱',是巽順得恰好底道理。有隱而不能稱量者,有能稱量而不能隱伏不露形迹者,皆非巽之道也。‘巽,徳之制也',‘巽以行權',都是事來有一箇處置道理在心中了,不待顯露。”

問:“履,如何都做‘禮'字說?”曰:“‘辨上下,定民志',便也是禮底意思。”又曰:“禮主卑下。履也是那踐履處,所行若不由 礼 , 自是乖戾,所以曰‘履以和行'。謙又更卑下,所以節制乎禮。”又曰:“禮是自家恁地卑下,謙是應物而言。”又曰:“‘履和而至'以下,每句皆是反說。履出於人情之自然,所以和者,疑若(疑有缺字)然而却至。‘謙尊而光',若 秦人尊 君卑臣,則雖尊而不光, 惟 謙,則尊而又光。”

“井以辨義”,謂安而能慮,蓋自家心先定,則可以辨事之是非。若心先不定,事到面前,安能辨其義邪?

《繫辭》既說“井以辨義”,又說“井居其所而遷”。井是不可動底物事,水却可隨所汲而徃。如道之正體却一定於此,而隨事制宜,自莫不當。所以說“井以辨義”,又云“井居其所而遷”。(葉賀孫録)

問:“‘井以辨義',是大小多寡,所施各當。如上文‘居其所而遷',是否?”曰:“然。”(呉必大録)

或問“井以辨義”之義,曰:“井居其所而遷。”又云:“‘井,徳之地也',蓋井有定體不動,然水却流行出去不窮;猶人心有持守不動,而應變則不窮也。‘徳之地也',地是那不動底地頭。”又曰:“佛家有函蓋乾坤句,有隨波逐流句,有截斷衆流句。聖人言語亦然。如‘以言其逺則不禦,以言其邇則静而正',此函蓋乾坤句也。如‘井以辨義'等句,只是隨道理説將去,此隨波逐流句也。如‘復其見天地之心',‘神者妙萬物而為言',此截斷衆流句也。”

恭父問“可與立,未可與權”,先生云:“‘可與立'者,能處置得常事;‘可與權'者,即能處置得變事。雖是處變事,而所謂處置常事,意思只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此説義與權自不同。(葉賀孫録)

問:“‘巽以行權', 權,是逶迤曲折以順理否?”曰:“然。巽有入之義。‘巽為風',如風之入物。只為巽,便能入義理之中,無細不入。” 又問:“‘巽稱而隠',稱如風之鼓舞,有稱揚之義。隱亦是入物否?”曰:“隱便是不見處。”(陳文蔚録)

鄭仲履問:“‘巽以行權',恐是神道?”先生曰:“不須如此說。巽只是柔順,低心下意底意義。人至行權處,不少巽順,如何行得?此八卦各有所主,皆是處憂患之道。”(襲蓋卿録)

“巽以行權”,“兊見而巽伏”,權是隱然做底物事,若顯然地做,却不成行權。( �1�0 淵録)

問:“《易》之所言,無非天地自然之理,人生日用之所不能須臾離者,故曰‘不可逺'。”曰:“是。”(林學 蒙 録)

《易》“不可為典要”,《易》不是確定硬本子,揚雄《太玄》却是可為典要。他排定三百五十四贊當晝,三百五十四贊當夜,晝底吉,夜底凶,吉之中又自分輕重,凶之中又自分輕重。《易》却不然。有陽居陽爻而吉底,又有凶底; 有阴居阴爻而吉底,又有凶底; 有有應而吉底,有有應而凶底,是“不可為典要”之書。他這箇是有那許多變,所以如此。( �1�0 淵録)

使“知懼”,便是使人有戒懼之意。《易》中説如此則吉,如此則凶,是也。既“知懼”,則雖無師保,一似臨父母相似,常恁地戒懼。(同上)

問:“據文勢,則‘内外使知懼'合作‘使内外知懼',始得。”曰:“是如此。不知這兩句是如何。硬解也解去,但曉其意是說甚底,上下文意都不相屬。”又曰:“上文說‘不可為典要',下文又說‘既有典常',這都不可曉。典常,猶言常理。‘其初難知'(至)‘中爻不備',若解,也硬解了,但都曉它意不得。這下面却說一箇‘噫'字,都不成文章,不知是如何。後面說‘二與四同功',‘三與五同功',却說得好。但說‘不利逺者',也曉不得。”(林學 蒙 録)

“既有典常”,是一定了。占得它這爻了,吉凶自定,這便是“有典常”。( �1�0 淵録)

問:“雜物撰徳,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先生云:“這様處曉不得了,嘗疑有闕文。先儒解此多以為互體,如此卦震下坎上,就中間四爻觀之,自二至四則為坤,自三至五則為艮,故曰‘非其中爻不備'。互體說,漢儒多用之。《左傳》中一處說占得觀卦處,亦舉得分明。看來此說亦不可廢。”(林學蒙録)

問:“‘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近君則當柔和,逺去則當有強毅剛正之象始得,此二之所以不利。然而居中,所以无咎。”曰:“也是恁地說。”“其辭危”,是有危懼之意,故危懼者使之平,慢易者能使之傾覆。《易》之書,於萬物之理無所不具,故曰“百物不廢”。“其要无咎”,若作去聲,則是要約之義;若作平聲,則是要其歸之意乂。曰:“‘要'去聲,見要恁地;‘要'平聲,是這取那裏意思。”又曰:“其要只欲无咎。”

問:“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先生曰:“‘道有變動',不是指那隂陽老少之變,是說卦中變動。如乾卦六畫,初潛,二見,三惕,四躍,這箇便是有變動,所以謂之爻。爻中自有等差,或高,或低,或逺,或近,或貴,或賤,皆謂之等,《易》中便可見。如說‘逺近相取,而悔吝生',‘近而不相得,則凶',‘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二多譽,四多懼,近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又曰:“‘列貴賤者存乎位',皆是等也。物者,想見古人占卦,必有箇物事名與 ‘物',而今亡矣。這箇物,是那别貴賤,辨尊卑底。‘物相雜故曰“文”',如有君又有臣,便為君臣之文。是兩物相對待在這裏,故有文;若相離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卦中有陰爻,有陽爻相雜,則為文。若有陽無隂,有隂無陽,如何得有文?”(林學 蒙 録)

大率《易》只是一隂一陽,做出許多般様事。“夫乾,夫坤”一段,也似上面“知太始,作成物”意思。“說諸心”,只是見過了便說,這箇屬陽;“研諸慮”,是研窮到底,似那“安而能慮”,直是子細了,這箇屬隂。“定吉凶”是陽;“成亹亹”是隂,便是上面作成物。且以做事言之,吉凶未定時,人自意思嬾散,不肯做去。吉凶定了,它自勉勉做將去,所以屬隂。大率陽是輕清底,物事之輕清底屬陽;隂是重濁底,物事之重濁者屬隂。“成亹亹”,是做將去。( �1�0 淵録)

《易》中只是隂陽,乾坤是隂陽之純粹者。就一年論之,乾卦氣當四月,坤卦氣當十月,不可便道四月、十月生底人便都道是好人,這箇又錯雜不可知。(同上)

長孺問:“‘乾健坤順',如何得有過不及?”荅曰:“乾坤者,一氣運於無心,不能無過不及之差。聖人有心以為之主,故無過不及之失。所以聖人能賛天地之化育,天地之功有待於聖人。”(葉賀孫録)

“乾,天下之至健”,更着思量。看來聖人無冐險之事,須是知險,便不進向前去。又曰:“他只是不直撞向前,自别有一箇路去。如舜知子之不肖,則以天下授禹相似。”又曰:“這只是說剛健之理如此,莫硬去天地上説。”

“夫乾,天下之至健”(至)“知阻”,某前日之說差了。他雖至健,知得險了,却不下去;坤是知得阻了,更不上去。以人事言之,若健了一向進去,做甚收殺!(吕煇録)

問“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徳行常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徳行常簡以知阻”,先生云:“乾剛,則看甚麽物都刺(音辣),將過去;坤則有阻處便不能進,故只是順。如上壁相似,上不得,自是住了。”(同上)

問:“‘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徳行常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徳行常簡以知阻',見得乾是至健不息之物,經歴艱險處多。雖有險處,皆不足為它之病,足以進之而無難底意否?”曰:“不然。舊亦嘗如此説,覺得終是硬說。《易》之書本意不如此,正要人知險而不進,不說是我至健了。凡有險阻,只認冒進而無難,如此,大非聖人作《易》之意。觀其上文云:‘《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徳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无咎,此之謂《易》之道也。'看他此語,是什麽恐懼危險,不敢輕進之意。乾之道便是如此,卦中皆然,所以多說‘見險而能止',如需卦之類可見。《易》之道,正是要人知進退存亡之道。若是冒險前進,必 ? 於險,是‘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豈乾之道邪!惟其至健而知險,故止於險而不 ? 於險也。”又曰:“此是就人事上說。”又曰:“險與阻不同,險是自上而臨下,見下之險,故不敢進;阻是自下而觀上,為上所阻,故不敢進。”又曰:“《易》之為書,大槩要人謹密戒懼以免患難。若恃其至健而不恤險難,豈《易》之道邪?”(沈僴録)

因言乾坤簡易,“知險知阻”,而曰:“知險阻,便不去了。惟其簡易,所以知險阻而不去。”敬子云:“今行險徼倖之人,雖知險阻,而猶冒昧以進。惟乾坤徳行本自簡易,所以知險阻。”(同上)

問:“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徳行”(止)“知阻”,曰:“不消先說健順。好底物事,自是知險阻。恰如良馬,它才遇險阻處,便自不去了。如人臨懸崖之上,若說不怕險了,要跳下來,必跌殺。”良乆,又曰:“此段專是以憂患之際而言。且如健當憂患之際,則知險之不可乗;順當憂患之際,便知阻之不可越。這都是當憂患之際,處憂患之道當如此。因憂患,方生那知險知阻。若只說健順上看,便不相似。如下文說‘危者使平,易者使傾',‘能說諸心,能研諸慮',皆因憂患說。大要乾坤只是循理而已。它若知得前有險之不可乗而不去,則不 ? 於險;知得前有阻之不可冒而不去,則不困於阻。若人不循理,以私意行乎其間,其過乎剛者,雖知險之不可乗,則 ? 於險矣。雖知阻之不可越,却硬要越,則困於阻矣。只是順理,便無事。”又問:“在人固是如此。以天地言之,則如何?”曰:“在天地自是無險阻,這只是大綱說箇乾坤底意思是如此。”又曰:“順自是畏謹,宜其不越夫阻。如健,却宜其不畏險,然却知險而不去,蓋它當憂患之際故也。”又問:“簡易”,曰:“若長是易時,更有甚麽險?它便不知險矣。若長是簡時,更有甚麽阻?他便不知阻矣。只是當憂患之際方見得。”(同上)

問:“‘健順'之義,如何?”曰:“只就‘健順'看,如健底人遇事便做將去,做得自易;順底人自省事。‘易'只是不難,‘簡'只是不煩。乾道‘資始',只管上一截事,故《易》坤只便承乾做下面一截事,不着做上一截,所以簡也。‘易知'是做起頭,‘簡能'是做了其後。說‘確然'、‘隤然',便可見健順之意。”(吳必大録)

先生因及險阻之義,曰:“頃因登山,在山下得其說。自上而下所見爲險,自下而上所向爲阻。健故遇險亦易,順故遇阻亦自簡。易則可以濟險,簡亦自有能陟阻之理。”(同上)

吳必大伯豐問“簡易”,曰:“只是‘健順'如人之健者,做事自易;順承者,自簡靜而不繁。只看下繫‘確然'、‘隤然',自分曉。易者只做得一半,簡者承之。又如乾‘恒易以知險',坤‘恒簡以知阻',因登山而知之。高者視下,可見其險;有阻在前,簡靜者不以爲難。”(萬人傑録)

因說:“乾坤知險阻,非是說那定位底險阻。乾是箇至健底物,自是見那物事皆低;坤是至順底物,自是見那物事都大。”敬子云:“‘能勝物之謂剛,故常信於萬物之上'相似。”曰:“然。如云‘膽欲大而心欲小'。至健‘恒易以知險',如‘膽欲大';至順‘恒簡以知阻',如‘心欲小'。又如云‘大心則(闕)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相似。”李云:“如人欲過渡,若風濤洶湧,未有要紧,不渡也不妨。 萬一有 君父之急,也只得渡。”曰:“固是如此,只是未說到這裏在。這箇又是說處那險阻,聖人固自有道以處之。這裏方說知險阻,知得了方去處它。”僴問:“如此,則乾之所見無非險,坤之所見無非阻矣。”曰:“不然。乾是至健底物,自是見那物事低。如人下山坂,自上而下,但見其險,而其行也易;坤是至順底物,則自下而上,但見其阻。險阻只是一箇物事,一是自上而視下,一是自下而視上爾。若見些小險便止了,不敢下去,安足爲健?若不顧萬仭之險,只認從上面擂將下,此又非所以爲乾;若見些小阻便止了,不敢上去,固不是坤。若不顧萬仭之阻,必欲上去,又非所以爲坤。”(所說“險阻”,與《本義》異。沈僴録)

自山下上山爲阻,故指坤而言;自山上觀山下爲險,故指乾而言。因登山而明險阻之義。(游儆録)

因說乾健,曰:“而今人只是坐時,便見他健不健了,不待做事而後見也。”又曰:“某人所記,劉元城每與人相見,終坐不甚交談。欲起,屢留之,然終不交談。或問之,元城曰:‘人坐乆必傾側,乆坐而不傾側,必貴人也。故觀人之坐起,可以知人之貴賤。'其後來見草堂先生說,又不如此。元城極愛說話。觀草堂之說與某人所記之語,大抵皆同,多言其平生所履與行已立身之方。是時元城在南京,恣口極談,無所顧忌。南京四方之衝,東南士大夫往來者無不見之。賓客塡門,無不延接。其死之時,去靖康之禍只三四年間耳。元城與了齋死同時,不知二公若留到靖康,當時若用之,何以處也。”(沈僴録)

乾健而以易臨下,故知下之險,險底意思在下;坤順而以簡承上,故知上之阻,阻是自家低,他却高底意思。自上面下來,到那去不得處,便是險;自下而上,上到那去不得處,便是阻。易只是這兩箇物事。自東而西,也是這箇;自西而東,也是這箇。左而右,右而左,皆然。( �1�0 淵録)

“能說諸心”,乾也;“能研諸慮”,坤也。“說諸心”,有自然底意思,故屬陽;“研諸慮”,有作為底意思,故屬隂。“定吉凶”,乾也;“成亹亹”,坤也。事之未定者屬乎陽,“定吉凶”所以爲乾;事之己為者屬隂,“成亹亹”者所以為坤。大抵言語兩端處,皆有隂陽。如“開物成務”,“開物”是陽,“成務”是隂。如“致知力行”,“致知”是陽,“力行”是隂。周子之書屢發此意,推之可見。(周謨録)

“能說諸心,能研諸慮”,方始能“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凡事見得通透了,自是懽恱。既說諸心,是都理 ? 得了,於事上更審一審,便是研諸慮。又曰:“研,是更去研磨它。‘定天下之吉凶',是割判得這事;‘成天下之亹亹',是做得事業。”(林學 蒙 録)

慮,是“研幾”。(李閎祖録)

問“變化云爲,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來”,先生云:“上兩句只說理如此,下兩句是人就理上知得。在隂陽則爲變化,在人事則爲云爲。吉事自有祥兆。惟其理如此,故於‘變化云爲',則象之而知已有之器;於‘吉事有祥',則占之而知未然之事也。”又問:“‘器'字,則是凡於有形之實事者皆爲器否?”先生云:“《易》中‘器'字是恁地說。”

“變化云爲”,是明,“吉事有祥”是幽。“象事知器”是人事,“占事知來”是筮。“象事知器”是人做這事去;“占事知來”是他方有箇禎祥, 这便占得他 。 如 《 中庸 》 言“必有祯祥” , “见乎蓍龟”之类。“吉事有祥”,凶事亦有。 ( �1�0 淵録)

問:“《易書》之中有許多‘變化云爲',又吉事皆有休祥之應,所以象事者於此而知器,占事者於此而知來。”曰:“是。”

“天地設位”四句,說天人合處。“天地設位”,便聖人成其功能;“人謀鬼謀”,則雖百姓亦可以與其能。“成能”與“與能”,雖大小不同,然亦是小小底造化之功用。 然“百姓與能”,却須因蓍龜而方知得,“人謀鬼謀”,與“謀及乃心、庶人、卜筮”相似。( �1�0 淵録)

“百姓與能”,“與”字(上 聲)。“人謀鬼謀”,猶《洪範》之“謀及卜筮,謀及卿士,謀及庶人”相似。又曰:“百姓無知,因卜筮便 ? 做得事,便是‘與能'。”(林學蒙録)

“八卦以象告”以後,說得叢雜,不知如何。(同上)

問:“‘八卦以象告'(至)‘失其守者其辭屈',竊疑自‘吉凶可見矣'而上,只是揔說《易書》所載如此。自‘變動以利害言'而下,則就人占時上說,不知如何?”先生云:“然。”又問曰:“‘《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如何?”先生云:“此疑是指占法而言。想古人占法更多,今不見得。蓋逺而不相得,則安能爲害?惟切近不相得,則凶害便能相及也。一箇凶人在五湖四海之外,安能害自家?若與之為鄰近,則有害矣。”又問云:“此如今人占火珠林課底,若是凶神,動與世不相干,不能爲害。惟是克世應世,則能為害否?”先生云:“恐是這一樣意思。”

(《文公易説》卷十四,王天宗標點)

“ 是《易》 ”原 作 “見”,據《語類》 改 。

原缺“ 臧文仲 ”,據《語類》補。

原缺“ 此卦以陰居陰則凶,他卦以陰居陰或不為凶 ”,據《語類》補。

原缺“ 或問‘井以辨義'之義,曰: ”,據《語類》補。

《語類》 作 “ 仁精 義 熟”。

原缺“ 有陰居陰爻而吉底,又有凶底 ”,據《語類》補。

“與”, 《語類》 作 “為”。

原为:“ 見乎蓍龜之類吉事有凶事亦有 ”,有缺误,据《语类》补正。

《语类》做“去”。

文章出处: 周易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周易研究中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