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书介绍 -> 正文

《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2-24     点击次数:

陈仁仁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全书共37.6万字,404页。是《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丛书的第三册。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与综论。概述了战国楚竹书《周易》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比较诸种出土易文本与易筮资料,认为楚竹书《易》是易文本从卜筮之书到意义文本或经典文本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并分析了《周易》文本早期形态展开过程的一些特点。第二部分是关于战国楚竹书《周易》的版本、特殊符号及卦序问题。针对楚竹书文本文字书法风格的抄本特点,认为楚竹书《易》是一个补抄本。针对楚竹书《易》文本出现的一组前所未见的红黑特殊符号,作者通过细致的研究,并综合诸家之说,提出了八种特殊符号说和特殊符号标示八原则说。分析了这些特殊符号及其排序所体现的阴阳观念。对于楚竹书《易》的卦序问题,作者通过提出“宏观卦序”、“微观卦序”以及“同序异构卦序”,尤其是“同序异构卦序”这样的理论框架,认为对同一易卦编次作不同的分区,其实反映了背后存在着不同的卦序观念。第三部分是战国楚竹书《周易》相异文句研究。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占全书近三分之一篇幅。通过系统比较与研究楚竹书与今本、帛本、阜阳本四种《易经》文本的“断辞类相异文句”和“非断辞类相异文句”,提出了对今古文本问题的看法,认为今本可能比楚竹书《易》保存了更多的古本《易》面貌。此外,还从对“用”字异文的用法理解出发,指出了对某些卦爻辞存在的误解误读。第四部分是战国楚竹书《周易》校注,采用的是死校法,以尽量保存原本原貌。对于字形隶定释读等的不同见解以及对某些重要卦爻辞的不同见解都在校注中标出,不改原释文字。第五部分则是附录。收录有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综述,四种版本《易经》异文对勘、异文表和相异文句表。楚竹书《周易》是近年来出土文献研究和易学研究的热点,该书立足于早期易学的宏大背景对楚竹书《周易》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楚竹书《周易》最全面系统的一部著作,且在许多问题上发前人所未发。(高 原)